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56)
2023(5082)
2022(4180)
2021(4051)
2020(3248)
2019(7321)
2018(7224)
2017(14215)
2016(7910)
2015(8815)
2014(8779)
2013(8849)
2012(8270)
2011(7455)
2010(7713)
2009(7306)
2008(7353)
2007(7057)
2006(6604)
2005(6017)
作者
(22118)
(19206)
(18713)
(17935)
(11467)
(9243)
(8185)
(7341)
(7168)
(6746)
(6554)
(6283)
(5788)
(5785)
(5730)
(5567)
(5555)
(5429)
(5271)
(5260)
(4777)
(4777)
(4652)
(4618)
(4340)
(4314)
(4262)
(3979)
(3957)
(3909)
学科
(48263)
(36626)
经济(36582)
(32388)
农业(32293)
管理(16728)
业经(15359)
农业经济(12291)
(11641)
企业(11641)
中国(11225)
(9604)
(9425)
(9404)
农村(9387)
(9384)
劳动(9367)
地方(9224)
(9191)
方法(8641)
发展(8308)
(8296)
数学(7612)
数学方法(7479)
土地(7467)
建设(7165)
收入(7163)
(6995)
(6814)
人口(6797)
机构
学院(115895)
大学(109118)
(50929)
经济(49887)
管理(44284)
(42637)
研究(39681)
理学(37820)
理学院(37498)
管理学(36927)
管理学院(36743)
中国(33957)
农业(31722)
业大(24200)
科学(22964)
(22353)
(21958)
(20697)
中心(20019)
(19309)
农业大学(19229)
研究所(18079)
财经(16384)
(16188)
经济管理(15895)
(15330)
师范(15256)
(15097)
(15044)
(14764)
基金
项目(71310)
研究(56910)
科学(56243)
基金(50886)
(43297)
国家(42753)
社会(37134)
科学基金(36440)
社会科(34590)
社会科学(34582)
(29663)
基金项目(27369)
(26412)
编号(25800)
教育(23746)
(22823)
成果(20960)
自然(20924)
自然科(20389)
自然科学(20387)
自然科学基金(19998)
资助(19461)
(17163)
课题(16263)
(16045)
(15412)
重点(15205)
(15188)
国家社会(15107)
(14706)
期刊
(69508)
经济(69508)
(51808)
农业(35123)
研究(33766)
中国(29590)
业经(19033)
学报(17534)
科学(17398)
(15848)
(15627)
金融(15627)
大学(14858)
(14748)
农业经济(14559)
学学(14357)
农村(13898)
(13898)
管理(11276)
问题(10910)
教育(10022)
农村经济(9212)
(9017)
技术(8808)
世界(8756)
经济问题(8558)
社会(7999)
财经(7876)
社会科(7429)
社会科学(7429)
共检索到187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国炳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对如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近年来,国家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但形势仍然严峻。学术界,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研究不少,也未曾间断过。然而,由于我国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受我国特定条件的影响,超出一般的理论模式,所以还存在不少尚待明确的问题。认识上的突破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对这一问题也比较关注,在此就农村劳动力剩余与转移的有关问题谈几点认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焕成  徐勇  
一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衣业生产潜力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出现持续增长的趁势。由于农业后备土地资源有限,每年又有相当数量的耕地被城镇、工业区、居民点和道路等建设侵占,人多地少日趋严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迫在眉睫 1949年至今,我国总人口增长一倍多。七十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但农村人口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华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江苏农村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晓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目前我国农村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东宁  王晨阳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逐年增加,而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三大矛盾,即农民就业充分供给与有限需求的矛盾、农民就业人多与钱少的矛盾和农民就业空间扩展需求与现实就业空间缩小之间的矛盾。推行以农业技术创新为主线,以发展农业为中心,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战略,能够避开上述矛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性转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郝团虎  姚慧琴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吸收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对制度变量的讨论,建立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市场与二元劳动力"模型,并用以解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本文认为,政府的强制性制度障碍导致"S型的人力资本投资曲线"的产生,从而使城市居民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政策和人力资本优势;作为对福利制度缺失的替代,"隐形补贴"等诱致性制度创新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成本优势。这一模型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中的特殊现象有较好的解释力,对于我国城市化战略和我国一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柯美成  
农村日益增长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政府决策以及理论界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这个问题迄今未能拿出一个从根本上解决的妥善办法。本文拟谈一些探索性意见和建议。 据有关权威部门90年代初的预测,“八五”期间我国农村新成长的劳动力为1.1亿人,加上当时农村已有1亿以上剩余劳动力,“八五”末需要安排的农村劳动力为2.1亿多人,到2000年则增加到3亿人以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扬  
1.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呈上升趋势。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场所,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转移模式优势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可以直接在当地农村从事工作,同时还可兼顾家庭的农业生产。在传统观念中农业的收入比较稳定,农民不会主动放弃农业生产活动。此时,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不容忽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