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6)
2023(4201)
2022(3467)
2021(3354)
2020(2859)
2019(6620)
2018(6506)
2017(12845)
2016(6771)
2015(7222)
2014(6963)
2013(7219)
2012(6685)
2011(6320)
2010(6479)
2009(6137)
2008(6074)
2007(5751)
2006(5392)
2005(4861)
作者
(19272)
(17113)
(16282)
(15509)
(10321)
(8179)
(7264)
(6479)
(6389)
(5889)
(5863)
(5394)
(5364)
(5259)
(5131)
(4905)
(4875)
(4859)
(4636)
(4606)
(4296)
(4243)
(4224)
(4069)
(3860)
(3796)
(3776)
(3572)
(3559)
(3410)
学科
(43729)
(33021)
经济(32994)
农业(29027)
(25945)
业经(11778)
管理(10234)
农业经济(9660)
(8934)
农村(8927)
中国(7901)
方法(7790)
(7459)
地方(7188)
(7109)
土地(6971)
数学(6896)
数学方法(6796)
(6779)
劳动(6778)
发展(6547)
(6540)
农业劳动(6284)
收入(6222)
(6187)
人口(6142)
及其(6028)
(5991)
企业(5991)
(5957)
机构
学院(96486)
大学(91680)
(43237)
(42945)
经济(42497)
研究(36374)
管理(35810)
农业(32431)
理学(31065)
理学院(30789)
管理学(30214)
管理学院(30056)
中国(29236)
业大(24078)
科学(22281)
农业大学(19718)
(19460)
(19259)
研究所(17525)
中心(17315)
(16435)
(16177)
(15598)
(14399)
经济管理(13718)
(12776)
科学院(12598)
财经(12500)
(12347)
师范(12260)
基金
项目(63498)
科学(49113)
研究(48296)
基金(45168)
(39913)
国家(39449)
科学基金(32653)
社会(30922)
社会科(28760)
社会科学(28753)
(26319)
(26109)
基金项目(24092)
编号(21228)
(20545)
教育(19925)
自然(19630)
自然科(19164)
自然科学(19159)
自然科学基金(18809)
资助(17614)
成果(16780)
(15337)
(14343)
(14258)
重点(13893)
课题(13679)
(12948)
国家社会(12834)
(12754)
期刊
(56681)
经济(56681)
(50535)
农业(34105)
研究(27156)
中国(24302)
学报(18528)
科学(16846)
业经(16545)
(15354)
大学(15121)
学学(14509)
农业经济(13140)
农村(12883)
(12883)
(12174)
金融(12174)
(10617)
问题(8824)
管理(8639)
农村经济(8630)
教育(8519)
世界(8295)
(7997)
技术(7579)
经济问题(7273)
业大(7244)
社会(6710)
农业大学(6580)
社会科(6176)
共检索到154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元  王树春  李海伟  
研究目的:研究农地转租过程低地租现象存在的原因,促进农地租赁市场良性发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出租人对承租人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的预期导致了农地转租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亲戚社会"内部成员的隐性承诺,这种带有专有性特征的隐性承诺赋予农地承租人较强的缔约谈判力。为了避免农业专用投资受到出租人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的威胁,承租人势必将谈判地位优势转化为对租赁剩余收益的控制,并最终形成了低地租现状。研究结论:取消户籍制度、健全农地市场的交易服务中介可以消除农地转租的外部约束条件,培育农户的市场意识,增强农地供给方的转租意愿。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奕山  
结合人情社会的交换特征和差序格局下的交换媒介,指出亲友之间的人情是中国的一种农地租金形态,农户在人情租和货币(或实物)租之间进行选择,无偿流转的实质是农户采用隐性的人情租替代显性的货币或实物租。通过将人情租引入农户决策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户选择租金形态的四个影响因素:货币的边际效用、人情的边际效用、货币租金率、人情租金率,并将分析结论应用于解释为何20世纪初没有广泛存在无偿流转现象、而现阶段却广泛存在,进而判断未来的租金形态演变。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农地流转的主要租金形态演变次序可归纳为:实物、货币→人情、货币→货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仁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智强  
农业地租嬗变为城市地租,推动土地要素由农村流入城市,是城市化必然的内在演化逻辑。城市的平均土地地租收益与农村平均土地地租收益之间的差距不断地扩大;在农地转非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强势介入,使得农村应得到补偿的农业地租收益与实际地价的偏离程度进一步加大。农业地租嬗变、农业地租收益与实际地价的偏离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而人口要素和土地要素的错配,是"城市病"以及"农村病"产生的根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星光  刘军弟  霍学喜  
将社会信任划分为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两维度,考察在农地产权缺乏稳定性和农地租赁市场缺乏有效性的情境中,社会信任对农地租赁市场的影响机理及其蕴含的政策建议。本文基于比较静态方法,在界定农地产权风险和社会信任等关键概念的基础上,理论分析社会信任通过稳定农地产权风险预期与降低农地流转交易成本,影响农地流转市场参与、流转租金及流转规模的作用机理,并对762户苹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对培育农地租赁市场具有正向影响。制度信任通过稳定农地产权风险预期,对提高农户参与农地租赁市场具有正向影响;人际信任通过降低农地流转交易成本,对扩大农地流转规模具有正向影响;人际信任通过稳定农地产权风险预期,对形成有偿契约机制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在社会信任中,制度信任所表征的农地产权正式制度安排主要影响农地流转的市场主体参与,人际信任所表征的市场交易非正式制度安排主要影响农地流转租金、规模等具体契约的确定。培育农地租赁市场的制度需求在于深化产权改革,提高农地租赁市场效率重在提升市场主体之间的人际信任。本文的研究结论对理解农地租赁市场运行机理、改善农地租赁市场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文勇  孟庆国  张悦  
本文基于黑龙江和四川的调查数据,通过由地权稳定性、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构成的制度分析框架,分别对租入农地农户和租出农地农户农地流转中的租约形式决策(即以书面或口头形式签订租约)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对于租入农地的农户来说,交易成本对其是否签订书面租约有显著正向影响,机会成本和地权稳定性影响不显著;对于租出农地的农户来说,交易成本对其是否签订书面租约有显著正向影响;机会成本对是否签订书面租约有显著正向影响,地权稳定性影响不显著。在黑龙江和四川两地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农地流转中租约形式的决定因素并解释现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伟  邢娇阳  
农地流转租金关联着流转双方的切身利益,决定着流转双方的意愿、流转规模和流转期限。由此,笔者在对四川、安徽和河北一些地方调研的基础上,对各地流转中的租金计算方式进行考察,在吸收其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农地所具有的功能,借鉴《农地估价规程》,把农地流转租金修正为结合本地市场粮食主要作物的租金锁定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拥军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探讨自经济学建立以来在经济学家中引起广泛争议的分成租佃理论。在汲取前辈经济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扩展的交易费用概念解释分成租佃的效率及其长期存在的原因。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单从劳动投入的角度看,分成制比工资制和定租制效率低。但低的程度却没有马歇尔认为的那样大。分成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是在一些重要的方面节约了交易费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魏剑锋  
企业集群与生物种群现象之间有其类似性。集群中的企业之间、集群与环境之间表现为竞争与共生关系。在这种促进与制约关系的基础上,集群通过改变环境、共同行动、繁衍生息等行为表现出生存优势并按特有规律发展演化。本文重点探讨了集群优势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及集群规模的确定。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光明  
文本通过现象描述分析的方式,探究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表扬体验的意义特征。分析认为,表扬是孩子们渴望的体验。渴望表扬与他们渴望被看见(存在)、被肯定(认可)、被重视(地位)、被关爱(亲密)等自我体验及人际体验直接联系在一起。理解表扬体验的这些面相,有助于我们把握表扬的本质特征,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教育实践智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曹晶  支俊立  
实际利率、居民储蓄和银行信贷是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中的几个重要变量。对我国2001~2012年2月的实际利率、储蓄存款增速和各项贷款增速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理论的传导机制在我国作用显著,实际利率过低甚至为负导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鉴于此,我国应尽快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提高实际利率,加快银行业经营转型,培育非银行金融体系,促进我国金融深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蔡继明  
"非农业地租是由农业地租调节的",这是自亚当·斯密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一直都普遍流行的观点。然而在全面分析和阐明包括工业、农业、商业、采掘业、银行业以及建筑业地租在内的各种地租理论之后就会发现,非农业地租与农业地租,在其价值来源、数量规定和实现机制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很难说到底是由哪一个起决定作用和调节作用。"非农业地租是由农业地租调节的"实际上是古典地租理论的一个教条,它没有任何理论上的和事实上的根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克春  池泽新  
本文以江西省农户调查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农业税费减免及粮食补贴政策、地租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的影响,得到的结论认为,政府实行的农业税费减免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短期内对农户的农地转入行为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农户资源禀赋是影响农户农地转入行为的主要因素;政府缺乏直接的农户农地流转优惠政策支持;土地租赁价格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农地供求关系,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孔苹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产权状况对农户土地租赁意愿的影响。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结果在定性分析农地产权状况和农地租赁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农户调查数据,建立了农地产权与农地租赁意愿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并应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该模型进行估计;根据农地产权与农地租赁意愿计量模型运行结果对农地产权与农地租赁意愿之间的关系、农地产权状况对农地租赁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进一步推进农地流转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结论农地产权的流动性、稳定性以及农地收益权的完整性等均对农地租赁意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各个因素对于不同区域以及土地租入和租出意愿的影响是不同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邹宝玲  罗必良  
农地存在多重福利保障功能,而随着农村社会变迁出现的农户分化则表现为农户对于农地功能诉求的差异,这种差异将影响其农地配置行为,并进一步表达为农地流转中的租约期限选择。为此,本文基于农户分化视角,利用2015年中国9省区2 704户农户调查数据中的614份,以农地转出户为样本,采用二元和多元的Logit模型,阐释社会变迁条件下农户农地租约期限的选择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农地就业依附性较强和人力资本较强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固定期限的租约;同时社会关系内嵌,农户双方协商下的流转以及农地产权不稳定将抑制长期租约的形成;租约形式的规范化则会促进长期租约的形成。因此,提高农户非农就业的稳定性,增加农户人力资本以弱化农户的土地依附性,培育农地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能够增强农地流转的稳定性,提高契约化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