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9)
- 2023(16500)
- 2022(14061)
- 2021(13061)
- 2020(10964)
- 2019(24839)
- 2018(24788)
- 2017(48141)
- 2016(25993)
- 2015(29265)
- 2014(28953)
- 2013(29031)
- 2012(26566)
- 2011(23738)
- 2010(24134)
- 2009(22446)
- 2008(22300)
- 2007(20027)
- 2006(18095)
- 2005(16138)
- 学科
- 济(107606)
- 经济(107469)
- 业(101602)
- 管理(83495)
- 企(83074)
- 企业(83074)
- 农(51320)
- 方法(46320)
- 数学(36817)
- 数学方法(36406)
- 财(35839)
- 业经(35060)
- 农业(34078)
- 中国(26952)
- 务(23269)
- 财务(23198)
- 财务管理(23162)
- 制(22664)
- 贸(22574)
- 贸易(22566)
- 税(22179)
- 易(22009)
- 企业财务(21940)
- 税收(20695)
- 地方(20553)
- 收(20516)
- 学(20383)
- 技术(20347)
- 和(19371)
- 理论(18569)
- 机构
- 学院(375415)
- 大学(370263)
- 管理(152772)
- 济(152521)
- 经济(149333)
- 理学(131347)
- 理学院(130025)
- 管理学(128105)
- 管理学院(127434)
- 研究(121280)
- 中国(95836)
- 京(78435)
- 财(75099)
- 科学(74332)
- 农(72384)
- 所(61147)
- 业大(58537)
- 财经(58328)
- 江(57798)
- 中心(55977)
- 农业(55224)
- 研究所(54848)
- 经(52873)
- 北京(49227)
- 范(46836)
- 师范(46482)
- 州(46031)
- 经济学(44204)
- 院(43330)
- 财经大学(42632)
- 基金
- 项目(248544)
- 科学(196535)
- 研究(185131)
- 基金(181212)
- 家(156432)
- 国家(154979)
- 科学基金(134388)
- 社会(117762)
- 社会科(111311)
- 社会科学(111278)
- 省(97659)
- 基金项目(96827)
- 自然(86284)
- 自然科(84289)
- 自然科学(84272)
- 自然科学基金(82793)
- 教育(81949)
- 划(80392)
- 编号(77221)
- 资助(73233)
- 成果(62089)
- 部(54641)
- 重点(54588)
- 发(53521)
- 创(53108)
- 课题(51007)
- 创新(48997)
- 国家社会(48141)
- 业(47494)
- 科研(47192)
- 期刊
- 济(177809)
- 经济(177809)
- 研究(114434)
- 农(72887)
- 中国(70528)
- 财(58737)
- 学报(57170)
- 管理(56204)
- 科学(53837)
- 农业(49337)
- 大学(43989)
- 学学(41771)
- 教育(35241)
- 融(34712)
- 金融(34712)
- 业经(34493)
- 技术(31579)
- 财经(27666)
- 经济研究(25687)
- 业(24933)
- 问题(24138)
- 经(23566)
- 技术经济(19817)
- 版(18960)
- 现代(18131)
- 务(17820)
- 理论(17780)
- 科技(17682)
- 贸(17602)
- 世界(17325)
共检索到566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柏龙彪
农业税免征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免征农业税后农村面临的问题也不少,特别是长期遗留问题并未因此而迎刃而解。鉴于此,本文从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困难、公共产品提供难以为继、尾欠债务如何化解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农村 农业税免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于静涛
免征农业税,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进步激发出新的活力,但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土地矛盾、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政权组织运转、农村公共品供给及惠农政策被打折扣的现象比较突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认真解决好这些问题,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抑制农资价格上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党的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关键词:
免征农业税 新农村建设 思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曲延春 郭秋玲
长期以来,我国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仍存在着各级政府职责不清等诸多问题。根据治理和善治理论,治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善治就是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公共管理过程。我们借鉴治理和善治理论,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以实现公共产品的最优配置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问题 治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立芳
免征农业税,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但同时也给乡村治理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包括乡村财政入不敷出、村级债务更难化解、公共品供给缺失、教育事业发展投入不足和负担容易反弹等方面。破解困境应采取发展地方经济、加快改革步伐、完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和加强监督管理等综合措施。
关键词:
免征农业税 乡村治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凤 宫艳旭 朱晓义
免征农业税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一件大事,几千年皇粮国税一朝免征,意义深远重大,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但也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等相关配套改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祚祥
以免征农业税为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实质是政府、村集体与农民之间重新缔结农地产权契约。这种农地产权契约,既没有改变农村社会公共产品外生性供给模式,又降低了农民向国家与集体索取公共物品的谈判能力,结果可能将进一步恶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因此,要增加我国农村社会公共产品供给,改变其外生性供给模式,发展农村社会,其根本出路在于我国农地产权契约的进一步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祖琼 杨雪山
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免征农业税和实行粮食直接补贴,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地方财政收入、农民增收、化解债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分析了农业税费免征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破解“三农”问题需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深入推进农村税费综合改革、着力抓好农民增收以及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村税费改革 农民增收 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郅强 文宏
乡镇债务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产生的一个特殊现象,并随着当前我国免征农业税政策的推行进一步凸现出来。乡镇巨额债务的存在给免税政策的实施效果造成了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一政策的推行效果严重偏离了设定初衷。本文以免征农业税为背景,将乡镇债务问题纳入税费改革的框架之中,探讨治理乡镇债务问题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乡镇债务 免征农业税 税费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宇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对现行农业税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建议 :近期 ,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业税制 ;远期 ,取消农业税 ,在对农业和农民实施诸多税收优惠的前提下逐步统一城乡税制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永昊 储德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范建江
农村税费改革是建国以后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村第三次重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从江苏省盐城市的情况来看,农村税费改革确实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振宇 钱莲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双敏 陈尉
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被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由过去农民承担的制度外供给变为制度内供给,全国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逐步增加。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税费全面取消后,基层政府财政收入受到很大的冲击,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基层政府更是难上加难,由此导致了基层政府供给公共产品能力的萎缩,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突出。第二,自上而下的农村供给决策机制尚未改变,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尚未建立,多层级政府决策程序链过长与满足农民多元化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第三,多层政府自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需矛盾 供给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司晓宏 杨令平
后农业税时代的到来在给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农村义务教育面临许多挑战。其中,教育投入不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师资水平低、教育债务沉重等是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完善教育公共财政体系,制定教育均衡发展系数,改进农村教师人事制度,清理偿还农村中小学债务,以及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等方面入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