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1)
- 2023(10944)
- 2022(9932)
- 2021(9556)
- 2020(8172)
- 2019(19160)
- 2018(19437)
- 2017(36231)
- 2016(20783)
- 2015(23442)
- 2014(23775)
- 2013(22968)
- 2012(20932)
- 2011(18807)
- 2010(19177)
- 2009(17215)
- 2008(16786)
- 2007(14386)
- 2006(12905)
- 2005(11508)
- 学科
- 济(71117)
- 经济(71018)
- 管理(54672)
- 业(50096)
- 企(42213)
- 企业(42213)
- 方法(31644)
- 数学(26996)
- 数学方法(26620)
- 中国(21240)
- 农(20692)
- 财(18771)
- 制(18343)
- 业经(16957)
- 学(16866)
- 理论(15951)
- 地方(15759)
- 教育(14727)
- 农业(13294)
- 银(12516)
- 银行(12470)
- 和(12346)
- 贸(12128)
- 贸易(12120)
- 技术(12109)
- 体(11917)
- 行(11884)
- 易(11731)
- 教学(11549)
- 融(11329)
- 机构
- 学院(276908)
- 大学(275611)
- 管理(107084)
- 济(100635)
- 经济(97874)
- 研究(94098)
- 理学(91602)
- 理学院(90548)
- 管理学(88894)
- 管理学院(88391)
- 中国(68791)
- 京(60388)
- 科学(59564)
- 财(48652)
- 所(48261)
- 农(45901)
- 研究所(43799)
- 江(43451)
- 中心(42883)
- 业大(41667)
- 范(39985)
- 师范(39621)
- 北京(38922)
- 财经(37683)
- 农业(35544)
- 州(35269)
- 技术(34508)
- 院(34151)
- 经(34091)
- 师范大学(31668)
- 基金
- 项目(186473)
- 科学(144180)
- 研究(141409)
- 基金(129559)
- 家(112328)
- 国家(111255)
- 科学基金(94365)
- 社会(83084)
- 社会科(78299)
- 社会科学(78277)
- 省(75603)
- 基金项目(69202)
- 教育(68220)
- 划(63535)
- 自然(61573)
- 编号(61083)
- 自然科(60068)
- 自然科学(60053)
- 自然科学基金(58935)
- 资助(53762)
- 成果(51189)
- 课题(43856)
- 重点(42211)
- 部(40807)
- 发(39649)
- 创(38993)
- 项目编号(37179)
- 创新(36131)
- 年(35766)
- 大学(35338)
共检索到420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孔韦韦 王炳和 雷阳
基于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从军队用人政策、研究生教育制度以及研究生教育理念三个方面对当前军队院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上述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军队院校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爱红
2007年教育部开始在全国17所高校首批试点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旨在建构以科研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以导师为主导的培养机制和以创新为目标的研究生奖助体系,推进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随着军事形态的转变和我军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防事业和部队建设对高层次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满足部队对军事高层次人才的急需,军队研究生教育的重心正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这一转变使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坤华 李青海 余江明
分析了军队院校在研究生培养机制上存在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提出了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思路和原则。结合空军工程大学实际,设计了以科研为主导的招生机制、导师管理机制、师生一体的学业考核奖助机制、创新扶持机制和全程质量控制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武毅英
2007年在我国部分高校中试行的旨在提高研究生质量的培养机制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关于导师资助制和研究生全面收费等改革问题上仍存在不少争议。这些争议,有的是改革自身的不足引起的,有的则是认识偏差导致的。研究表明,导师资助制和研究生全面收费的改革势在必行。导师资助制虽然在国际上已相当普遍,但并非所有的学科专业都要求导师资助;研究生全面收费是实施非义务教育的必然,也是体现成本分担与教育公平理念的重要方面,但目前的收费改革仍不够深入。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教育质量 培养机制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杜娟 施亚玲
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针对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提出了加强构建研究生奖助学金资助保障体系,建立配套的科学合理的研究生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积极性,继续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关键词:
研究生奖助学金 培养机制改革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应生 杜洪波 王友光
论述了新时期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军事斗争准备对高层次新型军事人才的素质要求。在借鉴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某些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军队工科院校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探索并建立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提出了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
军校研究生 培养质量 质量保证 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士俊
作者在阐述军队院校专业学位内涵,论述设置军队院校专业学位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军队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爱红 王雪松 黄国兵
分析了当前军队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剖析了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从生源、导师作用、科研投入、过程管理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实施军队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构想。改革方案包括优化研究生选拔机制、构建"学研用一体化"的联合培养模式、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构建军队特色鲜明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训练机制、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机制。
关键词:
军队研究生教育 转型 培养机制改革 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夏文祥 王宗喜
本文分析了我军研究生分配制度的现状,提出了改革目标与实施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国栋 娄枝
在分析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建议:促进培养机制改革、培养目标转向、培养类型调整、培养模式优化的协调统一;设置科学合理的奖助学金制度;健全研究生学费收费制度;进一步明确导师的权责;充分调动多个培养主体的积极性;深入开展多项改革。
关键词:
研究生 培养机制改革 深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传杰
总结了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同时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理论研究滞后、主体性、导师是否应该出资培养研究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培养机制改革 理论研究 主体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吉标 徐继存
我国自1981年正式招收教学论专业研究生至今已有30余年。在30余年发展历程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展。特别是最近10年,随着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研究生招生人数成倍增长。当前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审时度势,重新思考和厘定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与定位,有效管理现有的学位点,优化导师队伍,尽快更新不合理的培养模式,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论 研究生 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米东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对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既是我军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也是应对新军事变革挑战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在机械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建设信息化军队,实现军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紧紧依靠高层次军事指挥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作为军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必须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谋求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玉凤 齐红岩 须晖 齐明芳 孙周平 李天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已经迈入历史新阶段。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大背景,也给高等农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农科研究生提出新要求,在园艺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中,本专业生源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定位不清晰,从事农业的信念不坚定;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科学研究归纳水平不高;农业实践素养偏低,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不够。尤其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迫于自身提高学历水平,工作和学习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专业知识相对薄弱,专业学习面临困难多、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多;专业技能操作较差,掌握科研技能难度大、需要锻炼的时间更长,因此,结合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加快本专业和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高等农业院校必须全面提高研究生自身的专业兴趣爱好,增强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单独开设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课程,充分发挥跨专业知识应用的优势,更加注重培养适应社会的新时代复合型专业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