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0)
- 2023(8417)
- 2022(7159)
- 2021(6675)
- 2020(5819)
- 2019(13912)
- 2018(13885)
- 2017(27128)
- 2016(14571)
- 2015(16370)
- 2014(16769)
- 2013(16489)
- 2012(15241)
- 2011(13863)
- 2010(14072)
- 2009(13322)
- 2008(13835)
- 2007(12461)
- 2006(10851)
- 2005(9985)
- 学科
- 济(66613)
- 经济(66532)
- 管理(41917)
- 业(41718)
- 企(34779)
- 企业(34779)
- 方法(32528)
- 数学(29498)
- 数学方法(29307)
- 财(19819)
- 农(16661)
- 制(16613)
- 中国(15764)
- 贸(13387)
- 贸易(13382)
- 业经(12974)
- 易(12821)
- 务(12467)
- 财务(12451)
- 财务管理(12424)
- 企业财务(11846)
- 融(11840)
- 金融(11838)
- 体(11792)
- 银(11354)
- 银行(11331)
- 学(11281)
- 地方(11147)
- 行(10834)
- 农业(10032)
- 机构
- 大学(216741)
- 学院(214790)
- 济(96780)
- 经济(94983)
- 管理(82475)
- 研究(73394)
- 理学(70446)
- 理学院(69710)
- 管理学(68723)
- 管理学院(68278)
- 中国(57269)
- 财(47800)
- 京(44977)
- 科学(41644)
- 所(37606)
- 财经(37530)
- 农(35815)
- 经(34141)
- 研究所(33615)
- 中心(33583)
- 江(32567)
- 经济学(31197)
- 业大(29923)
- 北京(28808)
- 经济学院(28414)
- 农业(28151)
- 财经大学(28034)
- 范(26365)
- 师范(26106)
- 院(25739)
- 基金
- 项目(135385)
- 科学(106720)
- 基金(99565)
- 研究(99119)
- 家(86229)
- 国家(85541)
- 科学基金(73374)
- 社会(63843)
- 社会科(60680)
- 社会科学(60656)
- 基金项目(52465)
- 省(51388)
- 自然(46757)
- 教育(46377)
- 自然科(45716)
- 自然科学(45700)
- 自然科学基金(44947)
- 划(43494)
- 资助(41316)
- 编号(40089)
- 成果(32803)
- 部(31561)
- 重点(30409)
- 发(28622)
- 创(28271)
- 教育部(27505)
- 课题(27123)
- 国家社会(26814)
- 创新(26504)
- 大学(26345)
- 期刊
- 济(106944)
- 经济(106944)
- 研究(68812)
- 中国(41629)
- 财(39313)
- 学报(32002)
- 农(31274)
- 管理(29562)
- 科学(28637)
- 融(25590)
- 金融(25590)
- 大学(24291)
- 学学(22793)
- 教育(21422)
- 农业(20047)
- 财经(19980)
- 经济研究(19157)
- 业经(17682)
- 技术(17504)
- 经(17136)
- 问题(14451)
- 贸(13275)
- 商业(12454)
- 理论(11636)
- 国际(11341)
- 技术经济(11254)
- 业(11193)
- 统计(10708)
- 实践(10256)
- 践(10256)
共检索到326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淑娟
B股流通市场对境内开放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向开放、统一的重要步骤。形式上B股流通市场是先向外开放,后向内开放,实质上B股流通市场对内开放,允许境内合法持有外币的投资者投资B股流通市场,是迈开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结构演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B股流通市场 对外开放 金融市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瑞芬 韩慧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就,对外开放程度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扩大。本文以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界,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VEC)对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的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呈现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汇率 传递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奇渊 杨盼盼
从外部环境来看,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世界经济正处于全球一体化的热潮之中。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在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的同时,世界也在拥抱中国。而目前,外部环境面临更多地去全球化、碎片化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打开大门的同时,会发现全球经济正在各扫门前雪,有的邻居还关上了窗户,甚至还有的人
关键词:
全球化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淼杰 王宾骆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工业实现了行业内和行业间的产业升级。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率明显提高,出口的产品专业化、差异化更加明显。这一经济现象可以有多种解释,但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递增无疑是最主要的两股动力。要保证中国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内继续实现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生产率,需要转换改革开放的思路,由"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转为"对外改革,对内开放"。对外改革主要出口目的国家,加强主要的自贸区建设;对内则开放国内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深化经济改革,实现产业提升。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徐忠 张雪春 曹媛媛 汤莹玮 万泰雷
遵循市场化的发展理念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规律是我国金融市场从无到有,乃至成为全球投资者难以忽视的大型市场的关键所在。此外,会计、审计、金融基础设施等因素对于降低国际投资人的成本、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也至关重要。当前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几乎完全接轨,所处的发展阶段必然需要一个稳步开放的金融市场,逐步融入国际金融秩序。这就需要进一步解决中国金融市场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建设形成与大国开放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在此背景下,应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尊重和遵循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注重顶层设计与统筹安排,加强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对外开放 金融基础设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标志,表明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以资本逐利为主要动力、以资本的优化配置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的全球化,尽管大大提升了全球生产能力,但是却导致了全球收入分配、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严重失衡,金融泡沫化严重,全球化继续发展与全球治理结构缺失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需要转型。就中国而言,旧的"两头在外"的开放模式也难以为继。根据这一全球经济新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徐忠 曹媛媛 汤莹玮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路径与发达国家不同,亟需通过进一步开放推动基础性制度的完善,推进金融市场更高层次的开放。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将外资机构引进来或国内机构走出去;二是根据金融市场发展规律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尊重并适应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最终实现与国际市场的融合,这是更高层次的开放。中国的金融市场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建立并发展起来的,遵循市场化的发展理念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规律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对外开放促进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服务业面板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服务贸易开放和外资进入对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对外开放已成为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外生动力;从分行业视角来看,服务贸易开放对中低技术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促进作用强于中高技术行业,与此不同,外资进入促进了中高技术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却抑制了中低技术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这说明对外开放对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此外,劳均增加值、人力资本存量、平均企业规模等也是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服务贸易开放 外资进入 市场化改革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徐忠 张雪春 曹媛媛 汤莹玮 万泰雷
遵循市场化的发展理念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规律是我国金融市场从无到有,乃至成为全球投资者难以忽视的大型市场的关键所在。此外,会计、审计、金融基础设施等因素对于降低国际投资人的成本、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也至关重要。当前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几乎完全接轨,所处的发展阶段必然需要一个稳步开放的金融市场,逐步融入国际金融秩序。这就需要进一步解决中国金融市场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建设形成与大国开放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在此背景下,应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尊重和遵循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注重顶层设计与统筹安排,加强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对外开放 金融基础设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钟慧中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经济领域,它不仅具有沟通生产与消费,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且担负着保障供给、稳定市场、维护社会安定的重任。由于流通业的这种特殊性质,我国政府对于流通业的对外开放,一直采取审慎的态度,允许外资进入我国流通领域的时间晚于制造加工业,也晚于旅游业和餐饮业,并且市场准入的条件和审批程序都较为严格。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景宇 何淳耀
已有的研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之所以能够在经济转型和增长方面创造出"中国奇迹",是由于分权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分权改革自身并不一定产生出"趋好的竞争","中国奇迹"的取得是对外开放与分权改革形成良性互动的结果。但是对外开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分权改革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因而调整分权改革政策,重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延续"中国奇迹"的必然举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军伟
文章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减弱经济波动的同时促进了经济长期增长,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了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表现为1996年以前影响不显著,1996年后有正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但1996年之前和1996年之后影响不同,分别是正影响和负影响,此外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有助于减弱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且当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超过一定临界值后,这一影响转而为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思锐 吕萍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是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发展中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本文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维度研究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对外开放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会产生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不同类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边际赋能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相比较而言,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边际赋能效应更强;进一步地发现,对外开放的调节效应存在,对外开放能够提升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边际赋能作用,但同样在不同类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中表现出差异化的调节效应,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中的调节效应更强。最后,本文从政策引领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毛捷 李冠一 金雪军
本文利用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时间表提供的特定研究环境,对2000~2006年内资银行针对外资潜在进入的行为反应做了经验研究。本文发现控制银行与地区的固定效应、时间趋势以及银行承受的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外资潜在进入显著地促进了国内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内资银行的净利息收入收益率和税前资产利润率大幅下降,非利息收入收益率和资产费用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这说明面对外资潜在进入,内资银行主动调整了金融产品价格,并增强了新业务的开拓力度和对先进业务技术及管理方法的投资力度。外资潜在进入的上述竞争促进效应是稳健的,不受银行国有化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制度差异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维琳 孔祥杰 饶嫣红
今年 2月 19日 ,我国改变了B股市场只对外国投资者开放的政策 ,允许境内居民进入B股市场。这一重大决策在广大境内外投资者、各家券商以及众多专家学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B股市场缘何开放 ?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指出恢复B股市场活力、有效利用我国居民外汇储蓄及实现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是B股市场对内开放的三个根本原因。
关键词:
B股市场 对内开放 国际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