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57)
2023(2830)
2022(2183)
2021(2081)
2020(1327)
2019(3144)
2018(3074)
2017(4740)
2016(2455)
2015(2676)
2014(2581)
2013(2406)
2012(2129)
2011(1931)
2010(1854)
2009(1790)
2008(1700)
2007(1340)
2006(1165)
2005(1054)
作者
(6341)
(5569)
(5428)
(5250)
(3455)
(2528)
(2391)
(2133)
(2044)
(1955)
(1785)
(1784)
(1702)
(1687)
(1656)
(1625)
(1612)
(1611)
(1587)
(1529)
(1302)
(1300)
(1296)
(1295)
(1211)
(1195)
(1169)
(1169)
(1075)
(1072)
学科
(10208)
经济(10205)
管理(6177)
(5465)
中国(3919)
(3843)
(3827)
企业(3827)
业经(3100)
地方(2876)
农业(2796)
方法(2481)
教育(2209)
数学(2068)
(2051)
数学方法(2029)
(2022)
贸易(2017)
(1977)
(1964)
(1930)
(1853)
金融(1852)
(1851)
银行(1850)
(1791)
技术(1719)
发展(1621)
(1614)
理论(1591)
机构
学院(34381)
大学(33125)
(13828)
经济(13545)
研究(12296)
管理(11560)
理学(9793)
理学院(9688)
管理学(9554)
管理学院(9488)
中国(8954)
科学(7005)
(6804)
(6293)
(5610)
中心(5445)
(5255)
(5200)
师范(5153)
研究所(5078)
(4967)
财经(4963)
(4540)
经济学(4402)
(4233)
(4232)
北京(4227)
技术(4089)
业大(4077)
师范大学(4071)
基金
项目(23891)
研究(20179)
科学(18997)
基金(16318)
(13998)
国家(13848)
社会(12735)
社会科(12010)
社会科学(12008)
科学基金(11644)
(9784)
教育(9379)
编号(9033)
基金项目(8182)
(8130)
成果(7564)
课题(6606)
(6202)
自然(6103)
自然科(5951)
自然科学(5950)
(5920)
自然科学基金(5820)
资助(5750)
项目编号(5632)
重点(5579)
(5400)
国家社会(5300)
(5286)
(5274)
期刊
(16913)
经济(16913)
研究(10850)
中国(7967)
教育(6795)
(4914)
学报(4429)
(4342)
管理(4310)
科学(4227)
大学(3644)
(3573)
金融(3573)
业经(3467)
农业(3384)
学学(3356)
技术(3149)
经济研究(2978)
(2321)
职业(2299)
财经(2270)
问题(2182)
(1989)
国际(1925)
图书(1769)
(1735)
论坛(1735)
科技(1713)
农业经济(1661)
(1627)
共检索到53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产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章认为,当前国内市场存在着民间资金雄厚与民间投资不旺,以及居民消费下降与居民储蓄上升两大反差;制约内需扩大主要是自我封闭、重复建设、地方保护,以及限制民营企业发展两大因素。由此,文章得出结论:解决当前内需不旺的根本途径是对内开放。搞好对内开放,一是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对内开放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二是真抓实干,抓出成果,干出实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简新华  许辉  
国内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农民需求不足是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农民收入偏低又是农民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非农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夏杰长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服务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要把发展服务业与扩大内需、解决城乡居民民生、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变增长方式等目标结合起来。当前,特别要支持中小服务企业发展,要大力支持农村服务业发展,通过农村服务业发展来解决农民的民生问题;要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作为突破口。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学  
消费需求陷阱主要表现在主导消费品上。我国目前扩大内需的途径,对城市而言,主要是搞好住房贷款消费;对农村而言,主要是解决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政府宏观调控扩大内需,关键是解决主导消费品的消费需求陷阱问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明霞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选择。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就是要通过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安全网,创造一个适宜个人消费的环境、增加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寻找各个阶层消费的增长点来扩大私人消费。其次,通过确定公共产品的投资边界、谨防挤出效应、调整财政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公共生产消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志学  
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消费品结构调整滞后, 收入下降, 社会保障体系不全。针对上述原因, 扩大内需的途径为: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运用金融调控工具,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调整产品结构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刘戒骄  王旭烨  刘冰冰  
内需及其创造的市场需求是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动产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品质方向发展的重要动力。以扩大内需带动产业升级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增强双循环内生发展动力的必然要求。扩大内需与产业升级存在互为动力的内在逻辑,消费是产业升级的基础动能,而投资是产业升级的必要保障,同时产业升级会刺激消费和投资,形成内需与产业升级双向互促的发展动态。夯实消费带动产业升级的基础,激发基础设施投资的引导作用,能够有效强化产业升级动能。以扩大内需带动产业升级,不仅要以扩大内需政策有效牵引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政策刺激内需扩大,还要注重政策目标与工具的协同性,政策制定和实施主体的连通性,并以高质量的市场培育政策,为扩大内需和产业升级营造良好的市场和制度环境,促进内需与产业升级协同共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令华  
一、城镇化的最大经济效应是创造出持久增长的需求 城镇化对需求的创造源于人口城镇化创造出来的消费城镇化。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后,与土地完全脱离联系,其消费完全实现商品化。消费城镇化即消费完全商品化。消费城镇化使市场需求获得倍数扩张的能力。城镇居民的收入比农村居民高,城镇居民的消费环境比农村居民要优越,城镇居民的消费领域比农村居民要宽广。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城市的集中,还创造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对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可以列出以下几个简单的关系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钧  
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的关键。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劳动力转移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劳动力转移的性别、区域、文化程度、培训、产业分布、地区分布和转移的组织方式等角度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青枝  
本文以山西省为例,分析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指出制约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各种因素,并从增加收入、社会保障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流通体系搞活以及信贷担保机制等方面提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任重  
内需不足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需不足的产生有经济环境、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消费市场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欺骗性消费、强制性消费、伤害性消费等现象的存在,使居民产生了消费恐惧症或消费厌恶症,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心理。因此,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整顿消费市场,确保消费安全,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空间,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当前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外需的萎缩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需要内需来添补,而从中国内生发展动力看,城镇化仍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继续加快城镇化建设,仍将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翔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它的发达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在制定的“十五”计划中指出,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中国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服务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成绩斐然,对繁荣市场、扩大劳动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从总体看我国服务业的发育程度还很低、远不能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严重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199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达到32.9%,比改革初期提高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