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3)
2023(2915)
2022(2440)
2021(2370)
2020(1815)
2019(4297)
2018(4436)
2017(7704)
2016(4418)
2015(5118)
2014(5663)
2013(5206)
2012(4848)
2011(4419)
2010(4694)
2009(4247)
2008(4561)
2007(4290)
2006(3802)
2005(3570)
作者
(12537)
(10247)
(10150)
(9772)
(6632)
(4998)
(4772)
(4018)
(3974)
(3923)
(3529)
(3455)
(3404)
(3215)
(3206)
(3138)
(3136)
(2998)
(2967)
(2916)
(2718)
(2502)
(2480)
(2452)
(2430)
(2364)
(2270)
(2225)
(2176)
(2064)
学科
(16374)
经济(16348)
管理(13842)
(11728)
(11158)
企业(11158)
理论(6973)
方法(5995)
(5377)
(4959)
业经(4904)
中国(4826)
教育(4319)
(4307)
(4112)
教学(3924)
(3719)
(3628)
财务(3618)
财务管理(3600)
数学(3547)
数学方法(3455)
企业财务(3379)
(3313)
银行(3310)
(3117)
(2873)
金融(2872)
农业(2857)
地方(2738)
机构
学院(65906)
大学(64540)
(22737)
管理(22140)
经济(21977)
研究(18868)
理学(18162)
理学院(17945)
管理学(17557)
管理学院(17438)
中国(15681)
(14078)
(13434)
(11715)
科学(11167)
(10090)
财经(10078)
师范(10012)
(9834)
(9439)
北京(9095)
(8928)
中心(8898)
技术(8423)
职业(8213)
研究所(8059)
师范大学(7753)
财经大学(7290)
经济学(7227)
(7219)
基金
项目(34521)
研究(29130)
科学(26126)
基金(22510)
(18451)
国家(18210)
社会(16519)
科学基金(15534)
社会科(15377)
社会科学(15372)
教育(14825)
(14357)
编号(14047)
成果(12584)
(11487)
基金项目(11379)
课题(10204)
资助(9416)
(8985)
自然(8901)
自然科(8651)
自然科学(8649)
自然科学基金(8498)
项目编号(8463)
(8231)
重点(7956)
大学(7347)
(7337)
规划(7333)
(7237)
期刊
(31912)
经济(31912)
研究(21903)
中国(15947)
教育(14314)
(12565)
管理(9193)
学报(8272)
科学(7256)
技术(7021)
(6871)
大学(6513)
(6086)
金融(6086)
学学(5727)
业经(5384)
财经(5297)
图书(5192)
(4627)
职业(4589)
经济研究(4361)
财会(4322)
农业(4255)
书馆(3924)
图书馆(3924)
问题(3817)
会计(3547)
(3508)
论坛(3508)
商业(3394)
共检索到107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阳晓伟  闭明雄  庞磊  
长期以来产权经济学界存在一种"公地即悲剧"的倾向,试图将所有在"公地"领域发生的悲剧都用公地悲剧理论来解释,人为夸大了公地悲剧理论的适用范围与程度,并得出不恰当的政策建议。公地悲剧理论的适用边界应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有限进入式公地,而非开放进入式公地,才是现实中公地的主要形式,它们通常存在各种各样的管理制度,没有先验性的证据表明这类公地必然会导致悲剧;第二,公地悲剧理论将公地使用者高度简化为经济人,而这种假设本身是有争议的;第三,在行为成本未知或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下,即使是人类行为造成"公地"使用不当的悲剧,也不能用公地悲剧理论来解释;第四,囚徒困境只是公地博弈的一种解,但并不是唯一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09年10月12日,诺贝尔基金会宣布,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经济学及公共和环境事务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奥利姆·E·威廉森,以表彰他们对经济管理行为的卓越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峰  
“反公地悲剧”是与“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悲剧”的产生也与产权的界定有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并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 ,很多领域都由于产权的支离破碎而带有明显的“公地”特性 ,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反公地悲剧”。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模式重新整合产权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避免“反公地悲剧”的重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三勋  王宏武  李智强  
运用“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的理论,分析了高校校办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难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难等现象的根源,指出了校办产业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产业管理体制、加强资产委托管理及完善学校产业投入撤出机制等校办产业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阳晓伟  杨春学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在产权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公地悲剧是一种由于排他性产权缺失或太弱造成竞用性资源被过度使用的悲剧;而反公地悲剧则是指资源或产权过度分割以致破碎化,导致资源排他性过强,进而造成资源使用不足的悲剧,它在产权结构上与公地悲剧存在明显区别。虽然在数理模型上可以推导出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对称的结论,但是该结论在实验经济学领域存在较大争议——在两种不同博弈情境下,被试者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社会心理学反应,结果导致反公地悲剧造成的福利损失比公地悲剧更加严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彦东  李相合  
"公地悲剧"是由于产权范围的不明确或空缺使公共物品过度使用的现象。"反公地悲剧"是和"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于产权分离特性所引起的公共物品被闲置而造成的浪费。笔者运用"反公地悲剧"理论对高校的公共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反公地悲剧"现象进行分析,并从中国高校的实际出发,提出实现高校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对策,以减少发生在高校这块"公地"上的"悲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新平  罗桥顺  
"公地悲剧"是产权不清的情况下"公地"资源配置失效,被过度使用而枯竭的过程。近年来,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本文分析了新疆耕地数量变化与粮食安全、耕地质量变化与生态环境建设、耕地开发利用变化与地区发展战略等情况,从新疆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管理审批权限、水土资源开发配置、农户农耕理念等方面出发,论述了"有主之地"的耕地也存在"公地悲剧"现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阳晓伟  庞磊  闭明雄  
"公地悲剧"理论不仅是许多现代经济学教材的重要内容,而且具有突出的实践指导意义。虽然这一理论的雏形和正式证明在哈丁(1968)之前就已存在,但却长期被学术界所忽视。为了改善这种局面,促进人们获得对"公地悲剧"思想史更加完整的认识,系统梳理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从而清理出这段"尘封"的思想史是很有裨益的。根据时间先后和认识程度递进的顺序,这段思想史可以被归纳为三个并不连续的阶段:古希腊、近代和1968年以前的20世纪。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湛志伟  
传统经济学通过对符合个体最优的n个家庭羊的总饲养量与符合社会帕累托最优的总饲养量 ,进行简单的静态比较 ,得出了公地被过度放牧的结论。这一分析忽视了农户在决定羊的饲养量时 ,彼此之间存在的相互约束和牵制机制 ,因而“公地悲剧”的结论是片面的。构建一个由A、B两个代表性家庭组成的博弈模型 ,从博弈论的角度 ,充分考虑农户间行为的相互约束和牵制 ,引进关联博弈的思想和可信的以牙还牙的策略 ,从而可得出与“公地悲剧”截然不同的结论 :在一定的条件下 ,农户们自觉限制羊的饲养量 ,是一个内生的博弈规则 ,它能够自实施 ,成为人们的共同信念 ,“公地悲剧”不再必然产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阳晓伟  庞磊  闭明雄  
反公地悲剧是指资源或产权过度分割以致破碎化,导致资源排他性过强,进而造成资源使用不足的悲剧。该理论为人们理解产权和资源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且颇有价值的视角。本文主要梳理了"反公地悲剧"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赫勒创建的反公地悲剧理论,布坎南等人对其进行的模型化论证,实验经济学家对反公地悲剧理论进行的验证等。最后归纳总结了反公地悲剧理论折射出的政策含义和解决方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湛志伟  
传统经济学得出的“公地悲剧”的结论是片面的。需要从博弈论的角度 ,充分考虑农户间行为的相互约束和牵制。一定的条件下 ,农户们自觉限制羊的饲养量 ,是一个内生的博弈规则 ,它能够自实施 ,成为人们的共同信念 ,“公地悲剧”必然不再产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国平  王奕淇  
首先,构建多个地方政府之间的跨界水污染治理博弈理论模型,对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跨界环境污染治理投入的纳什均衡最优小于整体的帕累托最优,二者呈现背离状态,并且背离程度随着参与跨界环境污染治理地区的增加而增加,导致"囚徒困境"和"公地悲剧"局面;其次,利用我国2012年62个主要水库和湖泊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行政单位数量对水资源质量的影响,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最后提出解决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江泉  钟莎  万晓凡  
农民工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其人力资本养成过程中,其受益者——雇主、输入地政府、输出地政府、中央政府以及农民工自身都以各种理由不积极投资,"只用不育",进而引发了农民工进城中的"公地悲剧",为此,剖析"只用不育"的各种原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各利益主体在内立体化化解这一悲剧的合理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新民  朱爽  王蓓  
本文从产权与"道德风险"的视角解释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运用"公地悲剧"理论剖析金融资源产权管理缺位的"牧场效应",深入分析金融危机背后蕴含的因多个市场主体个体理性选择叠加导致整个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缺失的集体非理性现象,以及因企业经理人逆向选择诱发的"道德风险"。籍此,探索破解市场失灵问题和防范经理人道德风险的对策,即基于资产负债表的经济学意义和战略内涵,提出用企业边界治理治愈市场失灵,规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公地悲剧";用资产负债表界定企业战略边界和利益相关者治理边界的初步构想。防范企业管理层"道德风险"。确保企业遵守全体股东确立的长远发展战略承诺,以制约企业因短期财务目标而向其他市场参与主体转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姚颉靖  彭辉  
从有关药品专利保护的"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的文献中,可以梳理出药品专利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和基本矛盾。专利制度通过赋予专利权人对其专利药品的垄断权,使得产权主体地位得以明晰,维护了药物研发创新的积极性,从而避免了"公地悲剧"。但目前医药产业"专利丛林"现象,极易造成专利成果利用不足和上游基础研究被闲置的"反公地悲剧";通过实施强制许可和建立专利联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一问题,但更为积极的思路在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最优的药品专利保护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