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46)
2023(17325)
2022(15130)
2021(14146)
2020(11970)
2019(28248)
2018(28142)
2017(54957)
2016(29857)
2015(33785)
2014(34041)
2013(34039)
2012(31865)
2011(28998)
2010(29259)
2009(27143)
2008(27221)
2007(24433)
2006(21604)
2005(19709)
作者
(87883)
(73404)
(72955)
(69376)
(47025)
(35266)
(33411)
(28809)
(27729)
(26434)
(24855)
(24771)
(23406)
(23328)
(22791)
(22619)
(22083)
(21754)
(21104)
(21101)
(18316)
(18253)
(17831)
(16708)
(16477)
(16391)
(16361)
(16327)
(14910)
(14412)
学科
(129499)
经济(129351)
管理(87392)
(86938)
(73108)
企业(73108)
方法(58154)
数学(49796)
数学方法(49252)
(35025)
中国(34401)
(33750)
地方(28590)
业经(28421)
(27909)
(24290)
(23261)
(23247)
贸易(23230)
财务(23179)
财务管理(23134)
农业(22644)
(22452)
企业财务(22096)
理论(21314)
(20168)
(19940)
银行(19880)
(19629)
金融(19626)
机构
大学(436934)
学院(433146)
(175215)
经济(171371)
管理(170164)
研究(147189)
理学(146211)
理学院(144533)
管理学(142061)
管理学院(141258)
中国(111203)
(94375)
科学(90595)
(83213)
(75696)
(71448)
研究所(68309)
中心(66220)
财经(65824)
(64745)
业大(63908)
北京(60565)
(59634)
(58026)
师范(57494)
农业(55911)
(52662)
(52567)
经济学(52147)
财经大学(48817)
基金
项目(283437)
科学(221897)
研究(207478)
基金(204376)
(177329)
国家(175794)
科学基金(150299)
社会(129064)
社会科(122174)
社会科学(122138)
(110497)
基金项目(108693)
自然(98072)
自然科(95762)
自然科学(95733)
教育(95724)
自然科学基金(93990)
(93091)
编号(85764)
资助(85269)
成果(70980)
重点(63405)
(63093)
(61701)
课题(58947)
(58028)
科研(54240)
创新(54062)
教育部(53991)
大学(53058)
期刊
(198351)
经济(198351)
研究(131653)
中国(85274)
学报(68316)
(65683)
(64984)
管理(62809)
科学(62334)
大学(51405)
教育(49990)
学学(47938)
农业(44349)
(40519)
金融(40519)
技术(37245)
财经(32675)
业经(32524)
经济研究(31251)
(27794)
问题(25997)
(23875)
图书(23153)
技术经济(22058)
理论(21116)
商业(20155)
(19930)
(19863)
科技(19402)
现代(19397)
共检索到651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世英  
主流的企业契约或契约连接点理论对解释现代公司提供了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规范性理由,尤其在与股东的关系方面。但契约理论本身并没有具体要求其研究的主体必须是股东还是利益相关者。更有甚者,该理论允许任何处于契约连接点的各方通过相互同意所达成的经济组织方式。本文通过对该理论的一个简单扩展,对股东和利益相关者作了进一步的比较,其结论可以缓解我们对这二者之间对立性的认识,并对现实的公司具体的激励机制设计有所帮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东德  
以公司契约理论为理论工具,对股东权行使规则进行契约解释,揭示出公司法规则背后的法律经济学含义。股东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在于通过效率安排,节省公司参与者的交易成本。这从法律经济学上证明了公司法规定的股东权行使规则的正当性。为了使公司法成为一部富有效率、促进股东价值的法律,我国立法应该正确地反映股东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侯东德  
传统公司法理论没有解决股东权产生的经济根源,结合经济学和法学研究的公司契约理论为股东权产生逻辑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工具。以财产权为起点,文章从契约理论上对股东权的产生逻辑进行了研究。股东权的产生逻辑取决于财产权的让渡、企业所有权的安排、契约的机制,这揭示了股东权的经济根源,即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契约安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宏  景舒婷  国超  
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的现象,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比较热衷于配股融资,由于"同股不同权不同利"的现状导致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利益目标分离,非流通股股东利用其控制权通过配股融资侵占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达到"圈钱"的目的,从而导致两类股东财富失衡。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定向增发由于其门槛低优势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工具。虽然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股票从本质上都变为全流通股份,股东利益按原则趋于一致,但是定向增发的使用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一些地方还存在漏洞,大股东可能利用这些漏洞侵害小股东利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葛永波  
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对企业所有权分配的研究令人关注,并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论。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将剩余控制权进行了分割,提出企业所有权是剩余索取权与终极剩余控制权的融合体,并对所有权最优安排进行了讨论,认为股东拥有企业所有权是现实与理论逻辑的统一,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目标理论基础并不可靠,实际操作更不现实。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甄红线  
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从公司创造价值和价值实现角度看,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本文研究了当前居于主流地位的基于股东价值的公司治理和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公司治理两种模式,笔者认为两种治理模式都有其理论上的支撑和实践上的依据,二者的分歧多源于对基本理念、概念和范畴理解上的差异。针对我国当前国企改革的实践,我国公司治理如果完全采用基于股东价值的公司治理模式,需要与之配套的成熟公司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以及比较健全的法制环境,即相对完善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在我国目前外部治理机制不成熟情况下,国有公司治理应借鉴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治理模式,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相...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松令  刘亭立  
本文首先对有关控股股东、中小股东行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指出将代理理论作为股东行为分析的起点有一定偏颇,要对两者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基于此,本文引入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认为从资本的供给和组织的平衡性来看,共生是不同类型股东之间的本源关系。进而,本文构建了基于共生理论的上市公司股东行为研究框架,包括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共生模式、共生收益分享、共生稳定性、共生的持续性四个相互关联的研究主题,并提出具体的研究设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申尊焕  龙建成  
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已有文献缺乏对大股东侵害成因和程度的研究。依据公共选择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本文模型指出实施监督职能但没有得到相应投资收益是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原因,大股东的侵害包括以补偿监督成本为目的的第I类侵害、要求监督成本的支出取得合理投资回报为目的的第II类侵害和大股东利用公司内部信息以最大化其收益为目的的第III类侵害,且不同类型的侵害对大股东和公司的意义不同。为有效解决大股东侵害问题,并提高大股东的监督水平,就应对大股东的第I类和第II类侵害进行补偿,并对第III类侵害进行惩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勇  
一、简介 一般均衡理论由于(1)没有考虑行为主体之间直接的策略互动,(2)不考虑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是否对称,没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3)不考虑组织的内部结构,(4)假定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洪锡熙  沈艺峰  
现代西方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的主流学派认为 ,在由公司各种内外部控制机制构成的控制权市场上 ,公司内部控制机制没有发挥其主要作用 ,只有作为外部控制机制的收购才是最为有效的控制机制 ,因为公司间的收购能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利益。本文以这种理论为背景 ,对申华实业被收购案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的主要结果表明 ,在我国目前的市场条件下 ,二级市场收购并不能给目标公司带来收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昭晞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冠毅  
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始终没有确定的适用准则,股东资格作为股东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基础,其资格确认涉及公司团体、出资人、股东与第三人等多方利益冲突,且存在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等多种考察因素,法官在审理过程中不得不根据个案当事人提交的各种证据进行抉择,难免出现裁判尺度不一的情况。形式要件优先适用,实质要件个别适用要件规则的提出,且在此基础上区分公司内部或外部法律关系,为股东资格确认纠纷的审理提供了方向。但股东资格确认规则的建立与适用应协调各方利益,区分对不同法律关系的考察,结合商法的基本原则分析,落实到股东资格确认基本原则框架内。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盖地  梁虎  
税务筹划与企业契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由多方契约关系制约并由多方契约力量推动的一种行为。将契约理论应用于税务筹划的分析,系统、辩证地考察企业税务筹划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可以加深对税务筹划动因、条件、效应及其整体性与复杂性的理解,揭示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的过程中必须均衡契约各方的利益、制定出多方共赢的策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效地实现税务筹划的目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邹彦  
根据《保险法》的有关精神 ,应明确认定股东对公司的财产具有保险利益 ,以切实保障参加经济活动的股东在面临不可预测的风险时能够通过保险制度获得补偿。这一点对于我国现阶段的许多问题的解决具有实际的意义 ,特别是在保护跨国公司中中小股东合法利益的问题上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开辟了一个保险业务的新领域 ;同时也使得我国的保险业务与公司、企业的经济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在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心合  
主流的经济学、公司法学、管理学和财务学理论普遍认为:公司是由股东所有的,董事是股东的受托代理人,其首要任务和主要职责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很显然,这种观点多年来一直指导着公司实践,并成为公司经理们根深蒂固的经营和工作理念。问题是,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