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00)
- 2023(15775)
- 2022(13938)
- 2021(13176)
- 2020(11250)
- 2019(26438)
- 2018(26395)
- 2017(50976)
- 2016(27916)
- 2015(31841)
- 2014(31961)
- 2013(31636)
- 2012(29090)
- 2011(26037)
- 2010(25982)
- 2009(23810)
- 2008(23340)
- 2007(20565)
- 2006(17674)
- 2005(15157)
- 学科
- 济(114284)
- 经济(114165)
- 管理(79327)
- 业(73761)
- 企(60641)
- 企业(60641)
- 方法(55603)
- 数学(48962)
- 数学方法(48333)
- 农(29929)
- 财(28895)
- 中国(27554)
- 学(25412)
- 地方(24152)
- 业经(23531)
- 农业(19881)
- 贸(19835)
- 贸易(19828)
- 易(19157)
- 制(18492)
- 务(18274)
- 财务(18193)
- 财务管理(18149)
- 理论(17894)
- 和(17310)
- 企业财务(17137)
- 环境(16714)
- 技术(16343)
- 银(15088)
- 银行(15035)
- 机构
- 大学(394456)
- 学院(392513)
- 管理(157622)
- 济(152175)
- 经济(148720)
- 理学(137173)
- 理学院(135618)
- 管理学(133024)
- 管理学院(132308)
- 研究(127436)
- 中国(93254)
- 京(84564)
- 科学(82344)
- 财(68912)
- 农(66164)
- 所(64310)
- 业大(62138)
- 中心(59202)
- 研究所(58983)
- 江(56444)
- 财经(55865)
- 北京(53281)
- 农业(52198)
- 范(51820)
- 师范(51313)
- 经(50764)
- 州(48043)
- 院(46217)
- 经济学(45241)
- 财经大学(41686)
- 基金
- 项目(273919)
- 科学(213439)
- 基金(197502)
- 研究(196816)
- 家(172328)
- 国家(170942)
- 科学基金(146408)
- 社会(121490)
- 社会科(115039)
- 社会科学(115006)
- 省(107373)
- 基金项目(105757)
- 自然(97533)
- 自然科(95227)
- 自然科学(95200)
- 自然科学基金(93446)
- 教育(90645)
- 划(90617)
- 资助(82079)
- 编号(81472)
- 成果(65424)
- 重点(61066)
- 部(59632)
- 发(57533)
- 创(56039)
- 课题(55150)
- 科研(53085)
- 创新(52351)
- 大学(50983)
- 教育部(50750)
- 期刊
- 济(159718)
- 经济(159718)
- 研究(108833)
- 中国(69582)
- 学报(65456)
- 农(58752)
- 科学(58587)
- 管理(53612)
- 财(53434)
- 大学(48749)
- 学学(45727)
- 教育(40956)
- 农业(40450)
- 技术(34876)
- 融(29553)
- 金融(29553)
- 业经(26910)
- 财经(26298)
- 经济研究(25487)
- 图书(24045)
- 经(22366)
- 问题(21527)
- 业(21139)
- 理论(19122)
- 技术经济(19046)
- 版(19017)
- 科技(18542)
- 统计(18423)
- 资源(18225)
- 实践(17689)
共检索到557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素钢
随着我国各地建设的公租房相继投入使用,武汉、郑州等城市却出现公租房申请遇冷现象。公租房遇冷不仅会造成公共资源的闲置,还将制约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进一步完善。造成公租房遇冷除了租金高、门槛高等的表面原因外,内在原因是部分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设和运营中过度引入市场机制等。今后,应通过加强对夹心层群体住房需求的研究、降低申请者入住公租房的成本等措施来解决公租房遇冷问题,确保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公租房 准入门槛 租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瞿富强 程俊文
租金价格的合理确定是保障性租赁住房持续发展的关键,对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市场租金、保障性租赁住房成本、保障对象住房可支付能力三个主要因素构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定价模型,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保障性租赁住房成本租金受运营时间影响大,运营时间的延长可以降低保障性租赁住房成本租金,扩大保障范围;对于同一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不同收入层次保障对象应负担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除了与自身住房可支付能力相关外,还与保障性租赁住房面积、保障性租赁住房品质相关。基于此,相关部门应通过制定支持政策,鼓励保障性租赁住房投资主体长期运营;建立完善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成本监管审核制度,提高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定价的真实性;准确把握被保障群体的差异化住房需求,实现供需匹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颖 冯晓阳 宋少伟
自公共租赁住房相关政策发布以来,各地区积极建设运营,对保障全国各个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群体的住房需要发挥了一定作用。研究公共租赁住房入住率及其影响因素对进一步提高公租房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影响公租房入住率的因素分类归纳为国家政策和法规、配套设施条件、建筑本体条件和租金水平四大方面,以北京市为例,利用SEM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筑本体条件是影响公租房入住率的最重要因素,国家支持性政策和法规如公租房建设阶段税收减免、运营阶段发放货币化补贴等均能鼓励中低收入群体家庭选择公租房住房模式,同时,充分发挥租金的资源配置核心作用也是提高公租房入住率的有效途径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进涛 涂姗
文章在公共租赁住房租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剩余收入法原理,测算住房支出后的剩余收入能否满足非住房基本消费支出,评估了武汉市既有公租房家庭的住房可支付能力。结果表明,在现有公租房租金及租金补贴政策下,公租房家庭户主年龄、家庭规模对住房可支付能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户主年龄上看,户主年龄40岁及以下存在支付能力问题的家庭比例较少,而对户主年龄40岁以上的家庭,随户主年龄增长,存在住房可支付能力问题的家庭比例逐步增加;从家庭规模上看,随着家庭人口增加,住房可支付能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最后,研究还提出从分层次核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晓莲 常林 易嘉兴
本文在国家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背景下,对公共租赁住房在人口增长、面积供应、价格补贴、融资渠道等方面进行探讨,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和DPS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对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需求面积与补贴金额进行定量预测,以提升对公共租赁住房的精准供给。本文结合公共租赁住房的定位特点提出建议:即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完善多主体供给与保障策略、积极引导房地产企业转变发展模式、完善租金价格监管机制、建立公共租赁住房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公租房政策真正惠及一方百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汤磊 李德智
文章通过对上海、北京两地保障房政策和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综合分析,在厘清公租房租金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租金政策无缝衔接的角度,对公租房租金补贴范围和负担能力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今后制订公租房租金补贴政策的原则和步骤。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阎雨 周云 黄国华
针对我国公租房租金定价实践中出现的租金标准混乱、定价方法单一等问题,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城市,然后根据公租房租金定价原则选取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比较因素,建立租金定价模型,最终得到苏州市的公租房租金价格区间,并提出优化公租房租金定价的建议。
关键词:
公租房 定价机制 灰色关联分析法 租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雪梅 翟宝辉
城中村是城市规模扩张时期留下的未进行土地性质转用和基础设施覆盖的农村地区,集聚了大量低收入租赁人口,对该群体聚居状况进行分析对下一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十分必要。本文基于北京市住房抽样调查数据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城中村租赁人口居住面积小、环境差,同乡、同村、同业熟人聚居,居住要求低、满意度高,无长期居住打算,在城中村改造中处于劣势地位,面临频繁迁移的窘况。最后,基于以上特征提出解决城中村租赁人口居住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中村 租赁人口 居住特征 城中村改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效容 张建坤 刘科伟
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着资金缺乏和不可持续两大主要难题。公共租赁住房引进民间资本、创新融资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建设经验,在PPP模式的基础上,以中低收入、未婚群体为保障对象,构建了共有产权形式下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建设模式,并以南京岱山某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为例进行了收益测算,测算结果表明此运作模式达到了"三方(民间资本、政府、入住者)满意"的结果,在经济上是可行的。该运作模式具有自身造血功能,可以实现良性可持续运营。本文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建设研究为完善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体系,更好地推动全国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提供一些启发和建议。
关键词:
公共租赁住房 融资 共有产权 PPP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龙腾 万勇
以上海作为超大城市的典型案例,分析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分配方式和空间布局特征,阐述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公共服务类、城市运行类及产业类重点人群的租赁需求。综合供需两端,提出公共租赁住房持续稳定增加总量、优化空间布局、优化配建政策、调整供应结构、保持租金水平和租期稳定等对策,为国内其他大城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公共租赁住房 供应优化 超大城市 上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元瑞
当前中国城市正处于关键发展期,众多城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陆续出台了人才引进政策,以获得城市发展的长期动力。城市能否实现人才聚集,最关键的点在于人才群体"住的下来"。本文从人才引进政策与住房市场的关系入手,以人力资本理论视角探讨了人才引进政策对当地住房价格产生影响;通过双重差分(DID)实证人才引进政策对当地住房价格存在的净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人才引进政策导致政策出台城市的人才聚集和投资增长,在短期内助推了当地房价快速增长。进而看到该政策在引进高质量人才群体的效果上,中西部城市优于东部城市。
关键词:
人才引进 城市房价 人力资本 双重差分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劲松
公共租赁住房作为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主要品种,其租金定价问题关系到住房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市是国内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最早的城市之一,公共租赁住房发展模式特别是定价机制对国内其他大城市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分析总结北京市公租房发展现状、特点,结合世界各国经验,提出了符合首都城市发展特点的公共租赁住房定价机制,即要统筹宏观与微观、时间与空间、效率与公平,把握住"可承受、可持续"的双目标,兼容市场、成本、家庭收入三个定租因素,综合确定公租房租金水平,并运用ARIMA模型,设计了公共租
关键词:
公共租赁住房 定价 北京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赞 张蔚 易成栋 高菠阳
有效的保障性住房供给应同时满足保障对象住房的可支付性和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基于北京市在建或已建成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应用剩余收入法计算了保障对象的租金可支付能力。测算结果表明公租房租金补贴的发放使得公租房对于低等收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的可支付性得到了明显提升;但仍有部分低等收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存在住房支付困难。同时,分析了公共租赁住房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包括地铁站、医院、中小学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结果表明北京市公租房项目多集中于东部、南部和北部的五环到六环之间,西部则较少;目前北京市的公租房交通可达性较差,项目周围教育资源可达性和医疗资源可达性比交通可达性好。并探讨了北京市公租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劲松
公共租赁住房作为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主要品种,其租金定价问题关系到住房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市是国内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最早的城市之一,公共租赁住房发展模式特别是定价机制对国内其他大城市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分析总结北京市公租房发展现状、特点,结合世界各国经验,提出了符合首都城市发展特点的公共租赁住房定价机制,即要统筹宏观与微观、时间与空间、效率与公平,把握住"可承受、可持续"的双目标,兼容市场、成本、家庭收入三个定租因素,综合确定公租房租金水平,并运用ARIMA模型,设计了公共租赁住房定价模型;同时就租金调整、特殊家庭补贴以及公租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下一步公租房定价机制的
关键词:
公共租赁住房 定价 北京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程大涛
研究目的:研究出让与划拨两种不同性质住房用地对公共租赁房产业化发展的影响,探讨用地制度改革以推进公共租赁房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在住房用地二元体制下,地方政府不具有持续扩大公共租赁房有效供给的内在动力,房地产企业市场化开发的业务模式无法支撑公共租赁房产业化发展。通过用地制度调整和相关政策设计,可降低完全产权公共租赁房的开发成本,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投资开发领域,形成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居民家庭多赢的公共租赁房发展模式。研究结论:通过住房用地制度改革与相关配套政策调整,可实现在地方政府主导下以市场而非行政方式推进公共租赁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公共租赁房 产业化 产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