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03)
2023(3551)
2022(3117)
2021(2962)
2020(2560)
2019(6050)
2018(6249)
2017(12079)
2016(6588)
2015(7744)
2014(7718)
2013(8010)
2012(7726)
2011(7307)
2010(7438)
2009(6789)
2008(6849)
2007(6005)
2006(5598)
2005(5033)
作者
(20256)
(17053)
(16802)
(16036)
(11047)
(7969)
(7845)
(6571)
(6487)
(6483)
(5951)
(5908)
(5627)
(5483)
(5369)
(5230)
(5106)
(4976)
(4925)
(4887)
(4617)
(4250)
(4083)
(3963)
(3888)
(3855)
(3775)
(3653)
(3614)
(3488)
学科
(24354)
经济(24319)
管理(18848)
(18749)
(12527)
企业(12527)
方法(11580)
图书(10435)
书馆(9912)
图书馆(9912)
数学(9847)
数学方法(9725)
(9140)
中国(8389)
工作(8263)
(6746)
服务(6578)
(6296)
(5946)
(5490)
贸易(5487)
(5285)
地方(5204)
业经(4996)
服务业(4929)
(4898)
理论(4522)
读者(4483)
农业(4017)
(3916)
机构
大学(104313)
学院(96222)
管理(38015)
(34937)
经济(33861)
研究(33571)
理学(32146)
理学院(31657)
管理学(30986)
管理学院(30765)
中国(24607)
(22514)
科学(21789)
图书(21597)
书馆(21053)
图书馆(21050)
(17693)
(17672)
(16294)
(16213)
(16115)
研究所(16100)
师范(15987)
中心(14882)
北京(14241)
业大(14128)
(13732)
财经(13696)
师范大学(12949)
农业(12734)
基金
项目(64026)
科学(49696)
研究(47057)
基金(46472)
(40830)
国家(40493)
科学基金(33762)
社会(29951)
社会科(28184)
社会科学(28172)
基金项目(24818)
(23381)
自然(21137)
教育(20748)
编号(20711)
自然科(20698)
自然科学(20689)
(20470)
自然科学基金(20346)
成果(19764)
资助(18265)
(14141)
重点(13997)
项目编号(13856)
(13247)
(13035)
(12538)
课题(12444)
国家社会(12394)
科研(12206)
期刊
(39011)
经济(39011)
图书(29599)
研究(26728)
书馆(23910)
图书馆(23910)
中国(20729)
学报(19912)
科学(14812)
大学(14127)
(13726)
(12822)
管理(11767)
学学(10959)
教育(9904)
农业(9059)
情报(8462)
(8221)
论坛(8221)
(7341)
金融(7341)
财经(6736)
技术(6328)
经济研究(6099)
(5820)
业经(5662)
理论(5291)
问题(5193)
图书馆学(4986)
实践(4905)
共检索到158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褚树青  屠淑敏  
基本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公共服务涵盖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保障和文体服务保障等领域。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方家忠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规划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公共图书馆承担着培育社会文明、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冯云  
随着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的延伸,社群信息学为公共图书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公共图书馆已成为社群信息学的主要实践领域。在与公共图书馆的互动中,社群信息学理论所包含的社群主义、社会网络、社会资本和赋权等逐渐在公共图书馆领域有所渗透,在保障信息公平、促进社会包容、促进公民参与、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等方面丰富了公共图书馆使命的表达。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雁  仝愔  
公共图书馆有偿服务是在利用文献信息资源面向读者开展信息或知识服务的过程中,收取超出服务成本费用的活动。以公共图书馆经营形式、组织性质为依据,文章认为国有公办公共图书馆不能开展有偿服务,但非传统公共图书馆由于不完全依赖国家政府投资,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合理开展有偿服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岩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文化建设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重要作用会更加凸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则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世伟  
文章通过对习近平给国家图书馆专家的回信内容的分析,对公共图书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三大功能进行了再认识,即对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重要标志的再认识、对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重要场所的再认识、对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创新载体的再认识,指出这对谋划"十四五"期间公共图书馆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将提供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世伟  
文章论述了当代图书馆讲座工作的定位、图书馆讲座业务的发展、图书馆讲座服务的创新、图书馆讲座管理的理念。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仰煜  
图书馆界在三馆免费政策的推行下,有必要对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在新形势下进行再认识。图书馆的价值观要融入时代新元素,那就是以民生为重,以文化引领为责,充分满足社会民众对现代图书馆提出的新的文化价值需求——图书馆是民众现代文化生活的新型空间、接收有效信息的新媒体场所和建立文化核心价值的新兴领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邱冠华  
通过对美国公共图书馆的考察、与美国同行的交流,形成对美国公共图书馆的设置、理念的运用等方面的一些新认识,纠正自己原来某些片面的理解,找出差距,从而学习和借鉴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做法和经验。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程焕文  马秀文  
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和使命是公共图书馆繁荣发展的根本。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和文献分析方法从公共图书馆的历史缘起、全球共识、时代使命三个层面阐明,大众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永恒使命,认为国家战略和国家需求是中国公共图书馆的时代使命,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公共图书馆的时代主线,中国道路是中国公共图书馆的时代走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琳  
对我国现行的6部地方图书馆条例进行对比分析,从整体结构、法规内容、图书馆权利、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图书馆的设立、馆藏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人员配备及其任职要求等方面着手,论述《广州公共图书馆条例》的创新内容,分析该条例多方面的先进理念。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蔡冰  熊剑锐  韩继章  李东来  蒋永福  程亚男  初景利  
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是利用各类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和满足公众基本信息和阅读需求的公益服务行为,它具有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等特征。其内容主要包括文献资料借阅服务、咨询与信息服务、读者活动服务和基层服务四个方面。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的公益性尚未完全实现,普遍性尚待进一步加强,均等性尚需进一步规范,相关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参照国外图书馆相关法规,我国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应遵循公平、公正、效益原则,免费服务原则,关注特殊群体原则,提高服务质量原则。表2。参考文献25。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金武刚  李东来  宛玲  
2010年底,作为文化部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教材之一——《公共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的编写任务,明确交由李东来、宛玲、金武刚负责。面向基层图书馆员,编写一本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教材,说简单也简单,说困难也困难。说它简单,那是因为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著作出版多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冯佳  
中央政策的指引和推动,为公共图书馆与其他业态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公共图书馆的现代治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促进文化消费为公共图书馆与其他业态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公共图书馆与其他业态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彰显出公共图书馆的主导地位、公共图书馆职能的拓展、运营资本来源的众多、社会化管理的多元一体以及活动空间设计感强等特点,且公共图书馆要着力推动以阅读推广为主要内容的总分馆服务体系、打造以书为媒的综合服务平台、拓宽阅读推广人队伍、促进阅读链条的文化消费等,在努力增加"造血"功能的同时,使其在全民阅读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于良芝  
以1994年以来图书馆学杂志上公开发表的公共图书馆评估总结材料为分析对象,采用话语分析方法,分析了图书馆职业话语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及"图书馆服务效益"的意义建构。研究发现,对于"公共图书馆服务",1994年以来的评估总结话语继续凸显"面向普通公众的借借还还"及"面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开发、编辑、传递"的意义。对于"图书馆服务效益",评估总结话语首先将"社会效益"建构为图书馆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如开馆时间长);将"经济效益"建构为图书馆对财富创造的贡献。本文认为,这样的意义建构由于排除了很多重要意义,已经在我们的职业中留下了美国图书馆学家维根德所说的管状视野和盲点(tunnel visio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