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1)
2023(11997)
2022(9916)
2021(9321)
2020(7786)
2019(17201)
2018(17092)
2017(32547)
2016(17754)
2015(19988)
2014(19997)
2013(19397)
2012(18057)
2011(16415)
2010(16772)
2009(15796)
2008(14615)
2007(13199)
2006(12086)
2005(11082)
作者
(49431)
(41763)
(40836)
(38943)
(25933)
(19902)
(18755)
(15987)
(15960)
(14934)
(14227)
(14085)
(13140)
(13085)
(12739)
(12716)
(12389)
(11966)
(11901)
(11792)
(10657)
(10130)
(10083)
(9827)
(9400)
(9363)
(9190)
(9062)
(8477)
(8471)
学科
(69163)
经济(69083)
(54447)
(47694)
管理(42018)
农业(32010)
(29588)
企业(29588)
中国(27325)
(26246)
金融(26238)
(25341)
银行(25325)
(24574)
地方(23632)
业经(20539)
(20397)
方法(19791)
(17414)
数学(17275)
数学方法(17088)
(13914)
(13478)
(12189)
(12183)
贸易(12169)
(11752)
农业经济(11298)
中国金融(11115)
(11092)
机构
学院(238761)
大学(232557)
(96473)
经济(93965)
管理(87999)
研究(83435)
理学(73911)
理学院(73060)
中国(71973)
管理学(71842)
管理学院(71393)
(58154)
科学(50195)
(50175)
(45221)
农业(44243)
中心(42592)
(41987)
(41010)
业大(39848)
研究所(37584)
财经(34035)
(33729)
师范(33416)
(32918)
北京(31220)
(30700)
(30672)
(29720)
经济学(27963)
基金
项目(156993)
科学(122649)
研究(122368)
基金(109769)
(94610)
国家(93593)
科学基金(79468)
社会(76555)
社会科(71983)
社会科学(71965)
(65213)
基金项目(58331)
编号(53955)
教育(53922)
(52709)
自然(47628)
自然科(46406)
自然科学(46396)
自然科学基金(45534)
成果(44269)
资助(42954)
(37290)
课题(36773)
重点(35185)
(33661)
(32808)
(32671)
(31205)
国家社会(31142)
发展(30774)
期刊
(120623)
经济(120623)
研究(72703)
(61374)
中国(60227)
农业(40653)
(40222)
金融(40222)
学报(36398)
(34120)
科学(33119)
教育(29940)
大学(28343)
管理(27978)
学学(26336)
业经(26019)
技术(21019)
(19189)
问题(16989)
图书(16461)
财经(15964)
农村(15797)
(15797)
经济研究(15774)
农业经济(14510)
(13823)
(13409)
世界(12357)
资源(12329)
书馆(12132)
共检索到390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川  
近年来,随着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初具规模,并在县域"三农"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大力推进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晓四  
目前县域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矛盾十分突出,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一、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的基本表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竞争不充分、网点覆盖低、服务功能不强、服务需求满足率不高,尤其是贷款难、结算难的现象较为突出,可以用贷款紧缩、机构收缩、人员压缩、业务萎缩"四缩"来概括。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立刚  刘献良  李起文  
近年来,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笔者通过在吉林珲春、辽宁大连、陕西眉县等地的调研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业向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其金融需求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传统农户的新特点。相关金融机构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在金融产品、抵押担保和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但也面临外部环境发展不完善、内部相关政策不配套、抵押担保难等问题。最后,笔者据此提出了金融机构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有关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殷斯霞   王哲中   王卉如   留千惠   刘博见   陈俊见   边玮晶   吴晨燕  
提升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水平,事关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丽水市56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相关政府部门的调查走访,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际经验,从提高金融服务精准性、增强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扩大有效金融需求、加快配套机制建设、强化政策引导作用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吕芙蓉  李晓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重要力量。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准确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内涵和金融需求具有重要价值。从商业银行的经营效应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规模效应考虑,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服务切入点,以金融服务融入非金融服务提供场景化产品作为手段,是互联网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最优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吕芙蓉  李晓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重要力量。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准确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内涵和金融需求具有重要价值。从商业银行的经营效应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规模效应考虑,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服务切入点,以金融服务融入非金融服务提供场景化产品作为手段,是互联网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最优路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泽强  马瑞  曹亚军  罗蓉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农业现代化、农村组织化、农民专业化指明了新方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个体农户与农业企业之间有效连接的桥梁,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优化农村组织形式、培养专业农民的重要力量。202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为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工作提供了新的遵循。本文以甘肃省金塔县为例,对欠发达县域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力求对欠发达县域金融有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尹雪青  
随着国家“三农”工作重心从扶贫转向乡村振兴,北京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劳动力、科技、土地以及资金等资源趋于集约化运作,分散小农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农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种业企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业态。商业银行如何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同重点领域企业提供高度契合的金融服务,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珊  金兵兵  马小林  
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有助于缓解农村信息不对称和农村生产经营融资难,降低农业信贷风险,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辽宁省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实践为例,发现区域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普遍存在缺乏相关法律支持和监管,以及信用信息采集相对困难、诚信意识缺失、政府和金融机构多部门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尽快建立有效监管体系,完善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政府多部门合作联动机制,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鸿  
人民银行阳泉市中心支行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要求,从信息共享、科技赋能、创新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做法多点对接,信息共享。积极同市农业农村局对接,建立《金融扶持阳泉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包含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5家、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8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6家),要求全市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银行机构多点精准对接,及时掌握需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卫东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一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其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特点,对提高农村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配置效率,推动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化解乡村振兴中的顽疾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发现,融资难仍是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瓶颈,解决其发展中金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迫在眉睫。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供给存在短板信贷供给相对不足。一是信贷条件较严苛。新型农业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双喜  黄海鹏  李忠清  
通过对江西武宁县农行开展"三农"金融服务情况的调查,引发对县域农行如何搞好服务"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思考。农业银行县域支行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金融服务,要坚持以下几点:观念上要有新突破,增强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体制上要有新突破,完善县域服务网络和配套机制;产品上要有新突破,加快"三农"金融产品研发;服务上要有新突破,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激励上要有新突破,建议国家出台必要的扶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祖辉  宋文豪  叶春辉  
在普惠金融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下简称“新型主体”)创立之间的关系,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4—2020年中国27个省份1845个县的面板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新型主体创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创立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该结论在控制地区—时间交互固定效应、以“FIGI中国项目”试点构建DID模型等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2)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能通过提高农民正规信贷可得性直接促进新型主体创立,还可以通过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间接促进新型主体创立。(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对新型主体创立均具有促进作用;相较于大中型新型主体,小微型新型主体更加受益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主体创立的影响存在县域异质性,地形起伏度小的县强于地形起伏度大的县。本文为理解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主体创立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稳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柴良棋  李玉华  吴杰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形式,关系着我国农业的未来。调查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着会计组织机构不健全、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水平低、财务管理活动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与稳定。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建立和完善农村经营主体外部发展机制,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培训逐步开展农业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培训,切实提高各经营主体负责人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以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颜苏静   毛思波   侯华伟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保障农民稳定增收、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是探索农业小规模大发展、小生产对接大市场的重要路径。以吉林省通化市为样本,探析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引人员入乡村、引资金入乡村、更新信用评定方式、争取政府政策支持等进一步促进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