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3)
2023(12917)
2022(11001)
2021(10604)
2020(8712)
2019(20582)
2018(20819)
2017(38745)
2016(22036)
2015(25230)
2014(25569)
2013(24399)
2012(22185)
2011(20002)
2010(20111)
2009(17651)
2008(17207)
2007(14980)
2006(13168)
2005(11546)
作者
(61350)
(50391)
(50156)
(48061)
(32165)
(24232)
(23037)
(19894)
(19461)
(18300)
(17497)
(16795)
(15937)
(15935)
(15735)
(15665)
(15286)
(15094)
(14445)
(14407)
(12673)
(12632)
(12051)
(11552)
(11532)
(11338)
(11213)
(11202)
(10113)
(10108)
学科
(74743)
经济(74661)
管理(58784)
(54592)
(45744)
企业(45744)
方法(36182)
数学(30942)
数学方法(30521)
中国(24778)
教育(23647)
(20936)
(19677)
(19352)
理论(19043)
业经(18114)
地方(15050)
技术(14162)
农业(13997)
教学(13511)
(13075)
(13059)
贸易(13053)
(12987)
财务(12920)
财务管理(12899)
(12740)
(12658)
企业财务(12208)
环境(11915)
机构
大学(303134)
学院(298783)
管理(116549)
(104003)
经济(101265)
理学(101212)
理学院(100017)
管理学(98127)
研究(97858)
管理学院(97578)
中国(66372)
(66303)
科学(62720)
(49467)
师范(49077)
(48765)
(47399)
(46553)
业大(45561)
研究所(44791)
中心(44400)
(44398)
北京(42348)
师范大学(39904)
教育(39766)
财经(38540)
技术(37411)
农业(36522)
(36288)
(35249)
基金
项目(206297)
科学(162227)
研究(156978)
基金(144801)
(125515)
国家(124327)
科学基金(106296)
社会(93701)
社会科(88449)
社会科学(88422)
(82967)
教育(79405)
基金项目(77403)
(71216)
自然(69158)
编号(68023)
自然科(67532)
自然科学(67518)
自然科学基金(66296)
资助(59135)
成果(57435)
课题(48835)
重点(46935)
(46037)
(44100)
(43209)
项目编号(42009)
教育部(39916)
创新(39905)
(39768)
期刊
(109829)
经济(109829)
研究(91494)
教育(67323)
中国(63900)
学报(47983)
科学(42312)
(41133)
管理(40300)
大学(36519)
(35395)
学学(32570)
技术(30672)
农业(29294)
图书(20939)
(20004)
金融(20004)
业经(18700)
财经(17731)
职业(17424)
经济研究(16771)
(15273)
理论(15036)
(14984)
科技(14568)
情报(14555)
(14148)
论坛(14148)
实践(14126)
(14126)
共检索到433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胡家荣  
从教育观、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等三方面探讨了信息素养的教育范式。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周开发  曾玉珍  
高等教育环境和信息生态系统的快速变化对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挑战。为此,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制定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简称《框架》)。《框架》提供了新的信息素养教育工具,更加明确了学术研究指导与信息素养教学之间的界限,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图书馆员、教师之间的主动合作与广泛对话;重新设计了信息素养课程、作业、学科课程甚至课程体系。由于《框架》颁布时间较短,我国高校图书馆员与学科教师还需要对其作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广泛的实践探索。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蔡迎春   虞晨琳  
构建一个面向智能化科研(AI for Research, 简称AI4R)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素养教育培训体系,对培养出更多既具备技术知识,又拥有创新思维和伦理意识的科学研究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全球主要国家与AI相关的素养教育政策、课程与培训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这个体系框架不仅关注教育对象对AI的知识理解,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教育等,还需要关注跨学科思维及情感联系的教育。面对高校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的受教对象,AI素养的教育培养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教育培养策略可由政府、教育机构、企业等社会性机构,亦或是图书馆、社区等公益性组织实施,他们通过承担特定的角色和职责,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层次、互补的教育培养策略,不仅推动AI技术在科学领域的应用,还负责培养新一代的科研人员,使其具备利用AI技术进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莉  夏红玉  张强  
信息搜索能力的培养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从实践范式评价信息素养教育学习效果的核心指标。在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背景下,以“探索式学术信息搜索”为主题,开展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采用基于任务的信息搜索能力测试模拟学习者的日常学术信息搜索情境,根据学习者完成任务的表现来测量学习者的信息搜索能力。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与后测的测试结果,检验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项目的教学效果。前测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学术信息搜索能力亟待提高,60.39%的学生仅能完成简单学术信息搜索任务;后测结果从实践角度证明此次信息素养教育项目提升了学习者的信息搜索能力,参与本项目的实验组后测平均成绩比对照组高11.79,实践搜索能力平均提升1个等级。本研究从用户信息搜索能力的实践角度对信息素养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为探索提高实践范式下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借鉴。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徐笑一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是面向"90后"大学生开展的特定教育,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信息素养教育SCPT培养模式通过技能培养层、能力培养层、思维培养层、实践培养层4个层次,充分利用大学生个性、自信、功利、碎片、多线程等个性特征,通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任务参与、交流与共享等教学方式,实现信息素养水平的整体提高。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建庆  郭劲赤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布局,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有机融合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文章以学术界对“课程思政”概念的研究为切入点,总结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学者从“课程思政”理论建设方面及依托实体/虚拟课堂探索思政课堂显性教育与专业课堂隐性教育结合的路径,并与信息素养教育中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进行比对,探索出课程思政融入信息素养教育的新路径,反思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教学原则、内容保障性、教师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动力等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邵朝友  
评价范式反映学业评价的取向,可分为经验-分析、诠释、批判-理性评价范式,它们为探讨核心素养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大的思考框架。本文认为在三类评价范式基础上,可从评价目的、评价焦点、学生评价地位、学习动机与态度的处理、核心素养与课程的关系、核心素养与其他课程内容评价的关系、核心素养之间的评价关系、评价任务类型共八个维度来探讨核心素养评价的应然形态。结合分析维度,经实践考察表明,核心素养评价总体上隶属某个特定评价范式,但也涉及其他评价范式。这些研究结果对我国未来开展核心素养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朱莎   杨洒   李嘉源   秦威   郭庆   黎欢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要培育学生课程核心素养,倡导将核心素养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评”一致。然而,智慧课堂课程核心素养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以教学为核心、理论与数据双向驱动的课程核心素养评价新范式。该范式包含课程核心素养理论模型构建、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多模态数据采集与存储、相关特征的提取、评价模型的构建、评价结果的反馈应用六个环节,旨在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提升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文章还提出智慧课堂课程核心素养评价的原则:数字技术发展要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支持基于证据的过程性评价方法、创新情境嵌入式的评价手段、促进多元主体个性化评价反馈。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姚建欣  郭玉英  
学习进阶是描述在教学影响下学生在某领域的认知发展的蓝图,其引领了21世纪科学教育的变革与发展。近年来,与核心素养的凝练同步,进阶研究对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的发展进行整合式规划,重新审视并弱化了验证思维,发生着从"待检验、确证和具体化的静态假设"到"认知理论、教育原理和实践智慧的交换区"的范式演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金芳  刘娜  王莲  祝欣  
[目的/意义]对代表性的xMOOC课程模式开展调查,总结和发现有益于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探索的方向。[方法/过程]调查COursera、udaCity、ed x、Future Learn、Open2study、Khan aCadeMy等6个有代表性的x MOOC平台的课程模式,并分析了其在教学实践中的特色。[结果/结论]研究表明,采用协作式的朋辈培训模式、完善混合教学模式的结构化设计、开展评价与跟踪调查研究有望成为将来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热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凌婉阳  
本文从大数据和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的环境出发,归纳了科研数据素养这一具体领域的数据素养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科研数据素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了针对科研工作以及科研人员特征的数据素养培养与提高的问题,构建了基于职业发展和基于项目和数据生命周期的两个科研数据素养培养框架,以期为科研人员适应科研环境变化及提高科研数据素养提供研究基础和思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晓阳  吴治蓉  
文章在回顾与分析国内外信息素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学科信息素养模式,提出学科信息素养应分为3个层次,初级层次为基本素养,指学科思维与学科读写听说等基础能力;中级层次为工具素养与资源素养;高级层次则为研究素养。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阮海红  沈兵虎  王志敏  
高教园区的兴建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园区的最高办学理念是开放与共享。在面向对象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框架下,该文试从信息素养教育的背景分析出发,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中观层面的合作项目研究,对高教园区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共享进行可行性分析,以及在合作项目、实践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倡导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发展在于合作与多元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胜利  付少雄  
基于LIS领域发展的需要与切实的社会需求,本文指出了素养教育从信息素养向多元素养转型的必要性,系统阐释了多元素养的定义,将多元素养划分为核心素养与拓展素养,全面论述了LIS领域多元素养教育的目标。通过对社会需求、政策规划、行业发展与实践探索4个方面的分析,指明了多元素养教育的驱动因素。同时,本文对国外数据素养、健康素养、环保素养与金融素养教育实践进行介绍,然后分析了国内LIS领域多元素养培养的举措,以期优化LIS领域的人才培养,实现LIS素养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同步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文静  彭立伟  
本文通过对2014年后有关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下简称《框架》)的英文文献进行调研,分析《框架》对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影响。研究发现,《框架》影响了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理念,改革了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深化了教育评价。在教育内容方面,《框架》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从基于技能转向基于阈概念,促进不同类型的信息素养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将教育内容范围从高等教育领域拓展到日常生活领域。在教育方式方面,《框架》采取了形象化的教育故事与小短文的教学策略,通过服务研习实践,开展了自我反思式和探究式的信息素养教育。在教育评价方面,受《框架》影响,出现由定量评价转向定性评价或二者有机结合,从终结性评价转移到形成性评价或两者有机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