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72)
2023(3097)
2022(2648)
2021(2335)
2020(2117)
2019(4559)
2018(4708)
2017(9172)
2016(4908)
2015(5691)
2014(5809)
2013(5862)
2012(5628)
2011(5062)
2010(5258)
2009(4997)
2008(5047)
2007(4730)
2006(4461)
2005(4190)
作者
(14588)
(12027)
(11828)
(11631)
(7505)
(5683)
(5592)
(4652)
(4589)
(4588)
(4103)
(3995)
(3951)
(3787)
(3696)
(3653)
(3573)
(3562)
(3483)
(3435)
(3269)
(2959)
(2902)
(2827)
(2804)
(2762)
(2716)
(2614)
(2446)
(2357)
学科
(24709)
经济(24682)
管理(17208)
(16643)
(14497)
企业(14497)
产业(8845)
业经(8030)
方法(7930)
地方(7056)
(6523)
(6205)
数学(6038)
数学方法(5943)
中国(5876)
(5293)
技术(5177)
结构(5079)
信息(4775)
理论(4650)
(4525)
地方经济(4398)
(4311)
财务(4296)
农业(4291)
财务管理(4287)
企业财务(4142)
(3791)
(3718)
银行(3718)
机构
大学(74038)
学院(73801)
管理(31256)
(30942)
经济(30268)
理学(25649)
理学院(25437)
管理学(25157)
管理学院(25003)
研究(23246)
中国(18562)
(15888)
(15356)
(13456)
科学(12704)
中心(12540)
财经(11633)
(10917)
(10913)
(10217)
北京(10100)
(9859)
师范(9794)
研究所(9480)
(9461)
经济学(8997)
业大(8818)
(8681)
财经大学(8286)
经济学院(8108)
基金
项目(44810)
研究(35798)
科学(35757)
基金(31858)
(26454)
国家(26232)
科学基金(23213)
社会(23073)
社会科(21999)
社会科学(21998)
(18200)
基金项目(16643)
编号(15825)
教育(15268)
(14378)
成果(14176)
自然(13366)
自然科(13043)
自然科学(13041)
自然科学基金(12852)
资助(12650)
(10729)
项目编号(10687)
课题(10044)
重点(9643)
国家社会(9528)
(9356)
(9323)
发展(9121)
(8993)
期刊
(38176)
经济(38176)
研究(23094)
中国(16392)
(12970)
管理(11846)
图书(10153)
学报(9044)
(8881)
教育(8438)
科学(8096)
(7902)
金融(7902)
书馆(7196)
图书馆(7196)
业经(7159)
技术(6928)
大学(6621)
情报(6350)
财经(5946)
经济研究(5696)
农业(5671)
学学(5655)
(5308)
问题(5244)
理论(5085)
实践(4738)
(4738)
(4482)
论坛(4482)
共检索到122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蓉美  
我们正处于一个以信息为最重要战略资源的信息社会。信息有其生产者和使用者,因此客观上存在信息产业。什么是信息产业?迄今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统一定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方宽,杨小刚  
Although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has been mentioned frequently, there is no an authoritative and common definition of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whether home or abroad so far. In this paper, authors introduced several definitions made by some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put forward the definition and categ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used in the statistics of CHina.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受文  
对民族产业界定标准问题的探讨王受文(外经贸部交际司随着我国利用外资的增加,外资对国内产业的正面和负面作用都愈加明显,对我国民族产业会受到冲击的担忧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妥善地处理利用外资和发展民族产业之间的关系,民族产业内涵的界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卜洪运  吕俊杰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统计标准尚未建立 ,各省市采用的方法 ,以及统计范围、统计指标、产品目录都不一致 ,统计结果不具有可比性 ,高技术产业统计较为混乱。为适应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进程和中国加入WTO的需要 ,建立和国际接轨的具有国际可比性的高技术统计指标和方法已迫在眉睫。本文针对高技术产业的特点和业绩 ,将模糊评价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 ,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定量数据和条文约束进行模糊处置 ,提出了一种全面、系统、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划分产业的方法 ,使对产业的界定更趋客观、科学和准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晶  
高技术产业界定指标及方法分析张晶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一、前言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技术成果被认为是一国市场竞争至关重要的因素,技术特别是高技术范围内的竞争愈演愈烈,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以增强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已成为许多国家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思齐,刘洪玉  
The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s the exact definition of property industry,provides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definition.It also introduces to the definition of United Nations,the United States and Hong Kong,China.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浩  
本文对优势产业的评价是针对长三角地区的工业产业大类进行的。首先通过构建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来对该区域各产业大类进行评估,确定十大优势产业及排序;接着对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按主要指标进行逐项分析;最后对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华丽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新疆发展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基础上,对新疆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评价,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新疆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简祯富  郭仁村  
工业工程在台湾产业生产力提升与竞争优势一直扮演重要角色。随着经营环境的变迁,工业工程的角色亦随之转变。分析工业工程在台湾实践的经验,提出一套工业工程典范移转架构,探讨工业工程人员在企业内的功能以及与其它功能组织互动模式之演变,并以3个产业的案例来检视此架构及其具体成果,最后总结工业工程在台湾产业已从生产绩效导向典范移转至经营绩效导向,并扩大对企业经营与决策力的提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吕喆在《科技日报》(5月27日)撰文说,这是新技术频出的时代。其速度之快,往往是还没有来得及在学校传播就已经在市场加以利用和推广。前沿的应用技术"绕过教育环节",或许是必然的,但不是必须的,应更好打通高等教育界与产业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夏丹  
国际产业界投资我国的新特点与新挑战江苏盐城市郊区区委夏丹改革开放十四年来,我国利用外资成绩卓著。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国际产业经济部门对我国的投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在量上有重大突破,而且在质上也有新的提高。据不完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易红郡  
英国大学与产业界的“伙伴关系”主要体现在校企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上。这种合作对大学和企业双方都有利,大学通过技术转让可以获得数量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企业与大学合作可以促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竞争力。本文探讨了英国大学与产业界之间合作的主要方式、英国政府的相关政策以及校企合作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等,并指出了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若干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勇  曹丽莉  
产业集群的形成离不开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中国信息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环渤海湾和福建金三角四大信息产业集群区,这些集群区的形成首先源于资本的集聚,继而带来劳动力的聚集。在集聚过程中,FDI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由于极化效应显著,扩散效应微弱,东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无法有效缩短地区差距,必须实施政府干预,采取相关政策措施使信息产业的制造部分逐渐向西部转移,形成沿着“东—中—西”的地理走向,信息产业的价值链环节逐步由高到低的梯度分布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