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08)
2023(15186)
2022(12578)
2021(11435)
2020(9649)
2019(21319)
2018(20850)
2017(39413)
2016(21255)
2015(23265)
2014(22795)
2013(21874)
2012(19648)
2011(17707)
2010(18253)
2009(17924)
2008(17016)
2007(15669)
2006(13969)
2005(13079)
作者
(58531)
(48617)
(48489)
(46051)
(30799)
(23199)
(22064)
(18521)
(18486)
(17469)
(16526)
(16345)
(15714)
(15551)
(15199)
(14977)
(14392)
(14334)
(14181)
(13757)
(12099)
(12013)
(11708)
(11221)
(11036)
(10892)
(10776)
(10729)
(9822)
(9636)
学科
管理(82177)
(81896)
(81216)
企业(81216)
(78329)
经济(78186)
(31924)
方法(29966)
业经(27713)
(27698)
金融(27690)
中国(26322)
(25776)
银行(25755)
(24982)
(24911)
(23393)
财务(23347)
财务管理(23313)
企业财务(22154)
(21208)
数学(21134)
数学方法(20857)
环境(18696)
(18562)
理论(18520)
(17877)
技术(16904)
(16555)
(15822)
机构
学院(291838)
大学(286535)
(117898)
经济(115298)
管理(112671)
理学(95157)
研究(94340)
理学院(94213)
管理学(92710)
管理学院(92169)
中国(80683)
(62640)
(60458)
科学(54156)
财经(47988)
(47219)
(46282)
中心(45751)
(43157)
(43100)
研究所(41217)
业大(38736)
北京(37814)
(37372)
经济学(36187)
(35417)
财经大学(35280)
师范(35034)
(34784)
农业(33112)
基金
项目(188080)
科学(149390)
研究(142407)
基金(136441)
(117363)
国家(116253)
科学基金(101315)
社会(91925)
社会科(87044)
社会科学(87024)
(75164)
基金项目(71145)
教育(65136)
自然(63195)
(61806)
自然科(61668)
自然科学(61650)
自然科学基金(60556)
编号(58166)
资助(54730)
成果(47914)
重点(42648)
(41451)
(41088)
(41060)
课题(40722)
(40225)
创新(38555)
国家社会(38207)
(37124)
期刊
(140474)
经济(140474)
研究(87896)
中国(65484)
(54650)
管理(48174)
学报(41209)
(41109)
金融(41109)
(39514)
科学(39236)
教育(32847)
大学(32313)
学学(30527)
技术(26338)
农业(25173)
财经(24780)
业经(23951)
经济研究(21563)
(21338)
问题(16779)
财会(16094)
会计(14821)
(14271)
技术经济(14236)
(14164)
现代(13852)
(13689)
理论(12865)
国际(12860)
共检索到460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逢民  张会元  钱峰光  刘玉杰  张广  吴艾君  杜志文  杨华  林阿楠  周庆海  李锁清  吴永奇  陈宝刚  成秋如  
由于特定历史环境下传统“政企合一”体制的延续,黑龙江省伊春林区金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作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后进省份,黑龙江省被“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排到全国末位,而伊春市又是黑龙江省四个信贷零授信地区之一。对这种区域内特殊的“政企合一”体制及其与金融生态环境关系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后转型地区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道路的思考,而其本身作为一个典型性案例,也有助于加深对我国体制转型过程本身的理解。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有志  柏晓东  宋阳  唐梓又  
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需要金融支持,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尤为重要。政企合一体制下森林资源型城市金融生态的优化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有限市场化。通过对森林资源型城市(以伊春市为例)金融发展特殊性的分析,提出构建"绿色、立体化金融生态"的构想,并从完善碳汇交易市场体系、积极推动森林资源资产化运营、不断完善符合生态要求的传统产业体系等方面培育金融生态微观基础,从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宏观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许兆君  柏晓东  李道刚  张晓梅  
本文提出政府应建立和巩固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为国有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整体社会环境和制度安排。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培新  
一、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迫切性 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尽快实行价格改革。为了争取在风平浪静中改革价格,要求严格控制货币发行。近年来货币发行超出计划,说明我国金融体系对宏观经济的控制,存在着缺陷。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要把企业搞活,要求银行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使基层银行机构能够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阳桂香  
国有林区是生态产品的重要提供者,在生态保障中居于重要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伊春市调研时提出"生态就是生产力"重要观点,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生态文明包含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深刻含义。国有林区(林场)改革实施两年来,仍有很多林区面临融资困难。本文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为例就开展权抵押进行研究,旨在通过信贷供给方式的改变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阳桂香  
国有林区是生态产品的重要提供者,在生态保障中居于重要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伊春市调研时提出"生态就是生产力"重要观点,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生态文明包含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深刻含义。国有林区(林场)改革实施两年来,仍有很多林区面临融资困难。本文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为例就开展权抵押进行研究,旨在通过信贷供给方式的改变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胜宏  周勤英  
重庆市是全国最早实行计划单列开展综合改革试点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全国首批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从1986年初开始的金融体制改革,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促进了资金的横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世佳  华景伟  
通过调查,分析了伊春林区的资源性、结构性、体制性和社会性矛盾,认为改革已初见成效,迎来了"人喜、林兴、企业活"的发展态势。通过改革开辟了一条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之路。改革启示:敢于突破禁区,解决改革发展"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寻求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力的统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迅  
作为国有林区的典型代表,伊春市在全国率先试点探索林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国有林区改革之后,经济年均保持在11.8%的增长态势。但随着转型和改革的逐渐深入,资源性、体制性、结构性、社会性等矛盾叠加显现,城市发展重新深陷"两危"困境。2014年上半年,伊春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0.5%,转型和改革后首次出现负增长,如何破解并盘活现有经济要素实现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和优化金融资源支持城市转型,是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佟光霁  耿晓雪  
近年来,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是大势所趋,伊春市作为典型的国有林区,本着对生态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把"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确立为核心发展战略,先后实施了天保工程、严管资源、停伐红松、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等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就伊春市民关于城市经济转型的认知、态度及未来发展期望进行了统计描述与灰色关联分析,厘清了伊春市在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立  侯强  李晶  
本文以国家级资源枯竭型产业转型和林权改革"双试点单位"伊春市为典型案例,分析了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林业资源枯竭、林区经济危困、林工生计困难为特征的"三林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林权改革与天保工程、产业转型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本文认为,以林权改革为突破口解决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三林问题"方向正确,措施可行,但仍有需加以完善之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昕加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完成以及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林业资源型城市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对林业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以保护社会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伊春的资源、产业等发展现状,剖析伊春市产业生态化的问题,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提出伊春市产业生态化的深化对策,为伊春未来产业生态化的进一步深入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林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供可资参考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洪山  吴天博  田刚  
伊春市政府职能定位主要存在政企不分,对社会管理不到位,在文化宣传和教育方面投入力度欠缺和对教育不够重视等问题,鉴于此,首先提出政府职能定位应遵循生态文明建设优先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服务原则和林业产业适度发展原则;然后确定政府职能定位目标就是建立服务型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使政府的工作重心逐步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移;最后相应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政府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切实解决居民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和加快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保障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显义  
伊春市乌马河林业局作为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块试验田,通过一年的实践,全局第一批试点的15659.5hm~2林地成功流转了13436.6hm~2,占区划面积的85.8%,参与承包的职工为974户,改革的综合效益已经初步显现。鉴于林业改革的复杂性,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把握关键环节。要强化组织领导、规范运作程序、坚持生态优先、保障参与主体权益、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强化监督工作,保证改革积极稳妥向前推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永刚  温秀卿  姬菊芝  顾红  
以1961-2003年伊春林区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平均气压、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平均辐射量为气象资料,探讨了气温、降水量、日平均辐射量等表征气候特征的指标及湿润指数(K)、植被覆盖指数(VCI)、灾害指数(DI)等表征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43年来的变化趋势,并对林区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伊春林区43年来平均气温呈增高趋势,年降水量、日平均辐射量均呈减少趋势。气温、降水量、日平均辐射量等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存在季节性差异,其中冬、春两季气温升幅高于夏、秋季节;降水量在冬、春两季增多,而在夏、秋两季减少;日平均辐射量在冬季增高,而在其他三季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