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2)
2023(9313)
2022(7642)
2021(6855)
2020(6005)
2019(13005)
2018(13013)
2017(24958)
2016(13689)
2015(15271)
2014(15350)
2013(15128)
2012(13788)
2011(12124)
2010(12721)
2009(12579)
2008(12831)
2007(11959)
2006(10907)
2005(10547)
作者
(38122)
(31911)
(31804)
(30309)
(20588)
(15000)
(14406)
(12114)
(11992)
(11730)
(10965)
(10775)
(10660)
(10279)
(10069)
(9570)
(9443)
(9384)
(9212)
(9122)
(8115)
(7834)
(7697)
(7460)
(7333)
(7298)
(7136)
(6952)
(6292)
(6275)
学科
(78428)
(74338)
企业(74338)
管理(65343)
(60574)
经济(60449)
(26912)
业经(26761)
方法(23209)
(22592)
(20400)
财务(20378)
财务管理(20354)
(19879)
企业财务(19283)
农业(16380)
技术(16055)
数学(15123)
数学方法(14964)
(14902)
中国(14799)
(14023)
(13931)
体制(13181)
(12544)
理论(12468)
企业经济(12249)
经营(11724)
技术管理(10677)
(10377)
机构
学院(202694)
大学(197374)
(87808)
经济(86076)
管理(84346)
理学(70935)
理学院(70353)
管理学(69627)
管理学院(69232)
研究(60037)
中国(51841)
(48104)
(40833)
财经(36395)
(34721)
(32646)
科学(31608)
(31169)
(29033)
中心(28753)
(26704)
财经大学(26374)
经济学(25896)
北京(25568)
业大(25522)
研究所(24992)
商学(24815)
商学院(24602)
农业(23944)
经济学院(23233)
基金
项目(120778)
科学(97833)
研究(93800)
基金(89237)
(74398)
国家(73622)
科学基金(66363)
社会(62079)
社会科(58848)
社会科学(58836)
(48321)
基金项目(46687)
教育(42481)
自然(40864)
自然科(39949)
自然科学(39939)
自然科学基金(39320)
(38230)
编号(37921)
资助(35798)
成果(31161)
(30952)
(30269)
(28832)
(27392)
重点(26386)
课题(25994)
创新(25963)
国家社会(25557)
(25313)
期刊
(109459)
经济(109459)
研究(65274)
中国(44238)
(43241)
管理(38672)
(31272)
科学(24048)
(23225)
金融(23225)
学报(22560)
农业(20782)
业经(20154)
技术(19777)
教育(19314)
大学(19152)
财经(19051)
学学(17953)
(16411)
经济研究(15772)
问题(13866)
财会(13277)
(12846)
技术经济(12312)
会计(11719)
现代(11160)
统计(10931)
(10911)
世界(10619)
(10122)
共检索到328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鹏  
一、现行企业统计管理体制的弊端我国现行的企业统计管理体制,从组织机构或人员与企业的关系看,实际上是一种“附属制”。在这种体制下,企业统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大体上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企业内部没有设置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归属于某一非统计职能部门,统计工作由其兼管;第二种是企业内部设有相对独立的统计机构(大多是三级机构),并由它负责本企业各项统计工作的开展及协调。显然,从是否有利于发挥企业统计的职能作用看,第二种类型优于第一种。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统计机构或人员都是企业内部机构或人员的组成部分,在行政上接受本企业的领导,在经济利益上与本企业直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的最大弊端,就是不能从组织上保障企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金璋,宋爱荣,田晓丽,侯涛  
随着净化会计信息市场呼声的日益高涨,会计委派制应运而生。医院实行会计委派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强化会计监督的有效性;有利于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统一管理,稳定财会队伍;有利于加强会计工作的考核力度,增强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财会人员依法进行经济核算的独立性,摆脱旧的会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长友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对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进一步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国有企业的管理问题一直为社会所诟病,根本原因在于委托代理链太长,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衡的局面尚未形成。因此,如何推动审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贺云龙  
作为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措施之一,会计委派制对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强化国有企业财务监管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作为一种新的尝试,会计委派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缺陷。本文以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阐述了会计委派制固有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不断完善会计委派制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祥  
文章分析了目前国有大型企业现有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使会计核算、监督、管理职能无法有效发挥的情况,提出了在大型国有企业实行分级全员会计委派制的设想,对实行分级全员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传统会计委派制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国有大型企业实行分级全员会计委派制的可行性做了进一步的论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孟昕  
所谓财务总监委派制度是指母公司为维护集团整体利益,强化对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财务控制与监督,由母公司直接对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由母公司实行统一管理与考核奖罚的财务控制方式。财务总监委派制度是企业集团提升对成员单位的管控能力、增强成员单位的执行能力和成员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淑芳  
作为防治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 ,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增值 ,保证和提高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会计委派制在全国已广泛试点并积极推广。本文认为会计委派制从监督理论上看是缺少依据的 ,从日常监督的需要看是不必要的 ,从作用发挥上看是难以发挥预想作用的 ,因此 ,它是不成功的设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谭业红  
对当前委派会计中存在的委派会计适应性、委派人员的流动性、接收单位财务收支的完整性以及委派会计人员对搞好被派单位经营的投入性等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边喜春  
本文从会计委派制不符合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同会计的本质不一致 ,极易造成企业与会计人员的对立等五个方面 ,论述了会计委派制的不宜推行 ,并提出加强行政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社会审计的职能 ,加强法制建设 ,增强执法力度等五条措施 ,以建立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会计管理模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萍  
文章对施工企业实施会计委派制度的必要性,目前会计委派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