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3)
- 2023(9239)
- 2022(7651)
- 2021(6866)
- 2020(5998)
- 2019(13056)
- 2018(13047)
- 2017(25329)
- 2016(13658)
- 2015(15042)
- 2014(15036)
- 2013(14779)
- 2012(13347)
- 2011(11755)
- 2010(12133)
- 2009(11836)
- 2008(12238)
- 2007(11306)
- 2006(10134)
- 2005(9699)
- 学科
- 业(79486)
- 企(75453)
- 企业(75453)
- 管理(66855)
- 济(60679)
- 经济(60558)
- 财(27083)
- 业经(26639)
- 方法(24407)
- 农(22345)
- 务(21033)
- 财务(21014)
- 财务管理(20992)
- 企业财务(19928)
- 制(19653)
- 数学(16596)
- 数学方法(16504)
- 农业(16297)
- 技术(15893)
- 体(14637)
- 划(14060)
- 策(13844)
- 体制(13071)
- 中国(12595)
- 企业经济(12312)
- 理论(12151)
- 和(12060)
- 经营(11834)
- 技术管理(10788)
- 银(10721)
- 机构
- 学院(203079)
- 大学(196533)
- 济(88852)
- 经济(87230)
- 管理(86972)
- 理学(74238)
- 理学院(73644)
- 管理学(72912)
- 管理学院(72536)
- 研究(58403)
- 中国(51404)
- 财(47156)
- 京(40189)
- 财经(36204)
- 江(32762)
- 经(32656)
- 农(32636)
- 科学(30984)
- 所(28042)
- 中心(28041)
- 业大(26678)
- 财经大学(26460)
- 经济学(26193)
- 商学(25745)
- 商学院(25520)
- 州(25200)
- 农业(25104)
- 北京(24815)
- 研究所(24337)
- 经济学院(23564)
- 基金
- 项目(125123)
- 科学(102086)
- 研究(95159)
- 基金(94212)
- 家(79236)
- 国家(78469)
- 科学基金(71006)
- 社会(63800)
- 社会科(60489)
- 社会科学(60477)
- 基金项目(50138)
- 省(49436)
- 自然(45019)
- 自然科(44038)
- 自然科学(44028)
- 自然科学基金(43371)
- 教育(42793)
- 划(39434)
- 编号(38000)
- 资助(37327)
- 业(32184)
- 制(31235)
- 成果(30223)
- 创(29875)
- 部(28625)
- 重点(27070)
- 创新(26937)
- 国家社会(26419)
- 发(25740)
- 人文(25581)
- 期刊
- 济(107285)
- 经济(107285)
- 研究(60483)
- 财(42642)
- 中国(40480)
- 管理(39186)
- 农(31996)
- 科学(24947)
- 融(23872)
- 金融(23872)
- 学报(22838)
- 农业(21438)
- 业经(19975)
- 财经(19332)
- 大学(19282)
- 技术(19202)
- 学学(18653)
- 经(16584)
- 经济研究(15664)
- 教育(14788)
- 问题(13514)
- 业(13457)
- 财会(13126)
- 技术经济(12429)
- 现代(11365)
- 会计(11081)
- 商业(10323)
- 世界(10297)
- 贸(10210)
- 经济管理(9957)
共检索到313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汪宇瀚
就全球范围而言,商务领域信用交易的总规模正在呈上升趋势。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企业的信用交易比例已占到其全部交易总量的90%以上。对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表明,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已经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的重要性,企业在商务活动中也已经开始重视信用管理。然而,与此同时,尚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企业信用缺失问题。这种信用缺失现象大量存在,导致市场秩序被破坏,市场交易的成本大大提高,交易效率降低,市场体系的健康成长受到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军祖 王卓甫 洪伟民
针对目前对企业信用严重缺失原因的一些片面认识,本文论述产权制度与企业信用缺失的关系,提出产权制度缺陷是企业信用严重缺失的内因,而征信体系不健全等其它因素仅仅是其外因。辅以数学分析,本文论证了转型期产权制度的缺陷如何导致企业信用缺失。因此,除了建立征信体系等措施之外,信用重建必须从根本上建立利于信用形成的现代产权制度。
关键词:
信用 信用体系建设 产权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开亮 李美中
信用缺失是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阻因之一,也是制约经济社会改革、发展顺利推进的重要"瓶颈"。文章认为,信用信息难公开、传播渠道不通畅所导致的失信成本过低是中小企业信用行为失范的最深层原因。文章最后提出,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健全中小企业信用度测评体系、建立企业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的信用信息库、畅通信用公示渠道以及加强信用公示立法是构建中小企业信用公示体系、促进中小企业诚实守信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信用公示 中小企业 信用缺失 促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帆
当前,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一种共识,但我国民营企业的信用状况却不容乐观,信用缺失不但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而且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和秩序。民营企业的信用缺失既有外部环境的问题,也有内部管理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的信用建设,迫切需要从社会氛围、法制建设、民企业主素质、产权制度、内部信用管理、信用服务体系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吕波
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困扰我国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严峻问题。单纯依靠经济、法律等强制手段,对于治理旅游企业信用危机作用有限。道德治理是刚性治理结构的有益补充,通过道德治理,使企业树立自我监管的伦理意识,对于建立旅游企业信誉机制,抑制企业败德行为的发生将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旅游企业 信用缺失 道德治理 信誉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方晓霞
我国企业信用缺失问题十分突出。要从根本上治理和防范企业信用缺失风险,要建立以信用中介和法律建设为基础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形成有效的信用监督和约束机制,规范企业信用行为。
关键词:
企业信用 信用缺失 信用管理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春华
本文通过构建企业信用博弈模型论证当前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且对失信行为缺乏足够严厉的惩处措施。分析企业信用缺失的现实根源,解决企业信用缺失问题,关键是构建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处力度。
关键词:
信用缺失 信息不对称 博弈 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志华
本文从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法律环境的因素、企业产权和政府行为因素等角度分析我国转轨时期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要提高企业信用要多管齐下,从加强制度建设,改善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法律环境,规范政府行为以及保护企业产权等角度来提高企业信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地宁 刘玫
信用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湖南省995户工商企业调查问卷分析表明: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缺失、信用销售能力不足、信用风险巨大影响企业竞争力。为推进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我国应尽快建立信用管理研发和推广机制,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健全失信惩戒机制、信用风险转移机制以及应收账款再融资机制。
关键词:
企业 信用管理 制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婷 肖俊辉 周尚万
信用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企业是市场最基本的经济主体和信用主体,没有良好的企业信用,就没有市场秩序与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更没有社会的和谐发展。笔者提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明晰产权关系、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以重建企业信用、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巩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促进和谐社会稳定发展。
关键词:
企业信用 信用缺失 重建 和谐社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标
民营企业信用缺失的诱致因素表现为:民营企业家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观念淡薄,轻视企业信用管理,此为其内部因素。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国家政策欠稳定,民营企业产权无保障,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征信体系不健全,法制建设不完善与执行不规范等也是不容忽视的诱因。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信用缺失 关键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志 麻智辉
本文认为,信用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灵魂,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失信现象经常发生,而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征信体系不健全、企业信用的法律约束和保障机制乏力、信用中介服务落后、地方保护主义和部分官员政绩意识不正确是引起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信用缺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破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软环境,使企业运行处于无序状态。为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信用担保体系、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监管制度,规范发展企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从法律上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罚力度。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缺失 危害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