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15)
- 2023(3700)
- 2022(3200)
- 2021(3076)
- 2020(2436)
- 2019(5657)
- 2018(5595)
- 2017(11481)
- 2016(6327)
- 2015(6994)
- 2014(7118)
- 2013(6979)
- 2012(6816)
- 2011(6252)
- 2010(6523)
- 2009(6124)
- 2008(5992)
- 2007(5545)
- 2006(5240)
- 2005(4833)
- 学科
- 济(23877)
- 经济(23852)
- 管理(18855)
- 业(17332)
- 企(13808)
- 企业(13808)
- 方法(9090)
- 农(8377)
- 数学(8215)
- 数学方法(8059)
- 财(7681)
- 策(7345)
- 贸(7167)
- 贸易(7164)
- 易(7046)
- 中国(6999)
- 制(6492)
- 银(5691)
- 银行(5690)
- 行(5473)
- 及其(5412)
- 政策(5289)
- 税(5217)
- 业经(5145)
- 税收(5033)
- 收(4998)
- 农业(4968)
- 地方(4934)
- 融(4730)
- 金融(4730)
- 机构
- 学院(87787)
- 大学(85933)
- 济(40303)
- 经济(39343)
- 管理(33618)
- 研究(32018)
- 中国(28042)
- 理学(27454)
- 理学院(27192)
- 管理学(26781)
- 管理学院(26604)
- 财(21843)
- 京(18148)
- 科学(16680)
- 所(16276)
- 财经(15701)
- 中心(15412)
- 江(15268)
- 经(14129)
- 研究所(14008)
- 农(12831)
- 银(12084)
- 北京(12065)
- 经济学(11972)
- 州(11919)
- 银行(11729)
- 院(11542)
- 财经大学(11392)
- 范(11126)
- 师范(11067)
- 基金
- 项目(49737)
- 研究(39537)
- 科学(39435)
- 基金(35818)
- 家(29885)
- 国家(29611)
- 科学基金(25503)
- 社会(24367)
- 社会科(23163)
- 社会科学(23160)
- 省(18814)
- 教育(18251)
- 基金项目(17540)
- 编号(17049)
- 资助(16153)
- 划(16077)
- 自然(15641)
- 自然科(15260)
- 自然科学(15257)
- 成果(15194)
- 自然科学基金(14999)
- 课题(12262)
- 部(11590)
- 策(11335)
- 重点(10953)
- 性(10951)
- 发(10933)
- 项目编号(10191)
- 年(10115)
- 教育部(10076)
共检索到151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敏
200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时隔不久,央行即宣布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许多人开始担忧今年货币政策是否会"明松实紧",后续是否还会有进一步的货币紧缩措施出台。笔者认为,今年我国经济实际走势出现"低增长、低通胀"的概率非常大,因此,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慧颖
当前经济处于实际的通货紧缩阶段 ,在货币流通领域中通过种种指标表现出来 ,而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取得相应效力 ,在此基础上 ,本文浅析关于今后货币政策取向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通货紧缩 货币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戴根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学彬 杨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传纶
关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几点思考中国人民大学财金系王传纶“九五”期间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这是必要的。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历都说明,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保持社会安定,稳定币值是必要的。为此目的,“九五”期间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昂
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问题的几点看法陆昂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问题,中外争论旷日持久,但至今很难说有圆满的答案。本文试图从前人的成果与中国的实际中得出两点结论:一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取舍,是以一个国家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与特定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根据的,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春新
本文认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受制于现行经济与货币管理体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定量的互换关系。近年来,我国货币调控实际上采取的是被动权变方式,是非理性的,它造成了货币政策操作的高成本。我国货币供给量具有强烈的内生性,但内生的特点又与西方经济有许多不同。改革过程中,货币政策的对抗性因素正在逐步增多。货币调控走向理性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但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只能逐步增强。当前,应寻求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贯性,在下放审批权的同时严格投资规模控制,使货币供给稳定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代桂霞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工具。由于两者的运用互为条件和相互补充,目标具有一致性,手段上具有交叉性,作用机制又都是通过调节社会资金而影响国民经济运行。因而两者在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稳定与否都取决于二者配合得如何。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适时调整“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为应付1998年的经济衰退而出台的一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实施中主要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春新
一、几个货币政策理论问题的新解说 1.货币政策的目标:还要再争论吗? 可以说,有关货币政策的一切理论架构,都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从西方货币理论中引进,并加以中国化的。在西方货币理论中,货币政策的目标有四个方面,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在改革初期,由于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的规模有限,低工资低就业又是中国经济的一贯特点,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便被很自然地确定为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其后不久,理论上关于纸币流通条件下是否必然产生通货膨胀的争论,和实际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的显性化,使许多的经济学者坚称稳定货币才应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唯一选择。他们认为,经济增长是政府的政策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俊伟
一、综合利用多方面经济信息,实施区间管理。当前,我国正处在潜在经济增长率出现阶段性下降的关键转折点上。有关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传统经验相应失效。由于高房价带来成本调整压力,也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变化,有关物价水平变动与经济总量平衡状态的传统经验有效性显著下降;由于对外开放走向深入,跨国资本流动更加频繁,中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互动性显著增强;由于改革走向深入,政企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费兆奇 杨晓龙
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货币供给平稳增长,加快推进信贷结构调整,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进入2020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将再度加码。但是,在国内经济需求端结构性走弱、国际收支从双顺差转变为趋于平衡、宏观杠杆率高企等诸多宏观因素的制约下,货币政策难以复制"大水漫灌"的强刺激策略。而是需要在新形势下,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戴根有
岁月悠悠。1997年10月至2003年10月,我在货币政策司任上。这六年,经历过很多事情。现摘忆几件,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998年货币政策环境及稳健货币政策的提出记得我刚到任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发生,货币政策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金融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费兆奇
自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得益于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和逆周期调控政策的有效对冲,我国经济快速反弹,并在2021年上半年持续改善。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逐步退出"逆周期"调控,并着力于"跨周期"调节,从2020年上半年的"松货币、宽信用",到2020年下半年的"紧货币、宽信用",再到2021年上半年的"紧货币、紧信用",中国人民银行为我国经济的稳健复苏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也为我国保有正常货币政策空间奠定了基础。但是,进入2021年下半年,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陡增、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于学军
在1998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也是西方各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在国内,现在大家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议论较多,全年实行下来似乎得到这样一个印象或结论:货币政策效果不佳,财政政策立竿见影,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