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5)
2023(8108)
2022(6297)
2021(5281)
2020(4404)
2019(10456)
2018(10368)
2017(21036)
2016(11414)
2015(13362)
2014(13806)
2013(14052)
2012(13307)
2011(12152)
2010(12133)
2009(11572)
2008(11868)
2007(11017)
2006(9511)
2005(8769)
作者
(35998)
(30090)
(30047)
(28984)
(18985)
(14397)
(14117)
(11751)
(11364)
(10780)
(10192)
(10116)
(9575)
(9533)
(9487)
(9411)
(9311)
(8846)
(8831)
(8783)
(7558)
(7433)
(7305)
(7075)
(6901)
(6762)
(6736)
(6705)
(6088)
(6051)
学科
(54580)
经济(54544)
管理(30021)
(29270)
方法(27298)
数学(24950)
数学方法(24783)
(23200)
企业(23200)
(19478)
银行(19333)
(17999)
(16460)
业经(14417)
(13354)
(13055)
(13003)
贸易(12997)
中国(12898)
(12699)
(12591)
金融(12589)
(11247)
制度(11242)
产业(10215)
业务(10189)
(9513)
信息(9083)
银行制(8833)
地方(8765)
机构
大学(176652)
学院(174131)
(75453)
经济(73791)
管理(66501)
研究(57992)
理学(56067)
理学院(55471)
管理学(54641)
管理学院(54304)
中国(53038)
(36979)
(36041)
科学(34535)
(32369)
(30116)
中心(29306)
财经(28704)
研究所(27279)
(27095)
(25981)
农业(25965)
业大(25800)
经济学(24845)
(24341)
北京(23410)
银行(23365)
经济学院(22818)
(22449)
(21685)
基金
项目(110853)
科学(85798)
基金(80318)
研究(79940)
(69345)
国家(68827)
科学基金(58428)
社会(50601)
社会科(48157)
社会科学(48140)
(42664)
基金项目(41886)
自然(36748)
教育(36250)
(35920)
自然科(35876)
自然科学(35864)
自然科学基金(35238)
资助(34114)
编号(33002)
成果(27066)
(24822)
重点(24764)
(23568)
(22653)
课题(21829)
科研(21751)
国家社会(21354)
创新(21258)
教育部(21221)
期刊
(78250)
经济(78250)
研究(53638)
(34970)
金融(34970)
中国(31804)
(28456)
(28100)
学报(27947)
科学(23740)
管理(21116)
大学(20385)
学学(19111)
农业(16972)
财经(14794)
技术(14684)
经济研究(13350)
教育(13314)
(12526)
业经(12230)
理论(10973)
问题(10676)
图书(10238)
实践(10079)
(10079)
(9651)
技术经济(9545)
(9336)
统计(9174)
商业(8999)
共检索到267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邹传伟  
由中国人民银行开发的数字货币(DC/EP)已趋于成熟,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DC/EP的技术特性究竟怎样?它的出现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根据公开渠道信息,梳理央行DC/EP核心特征并推测DC/EP设计,在与"断直连"前后的第三方支付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DC/EP对支付和货币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伟  董伟  张丰麒  
2018年3月,国际清算银行发布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对支付、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的报告,报告中对阐述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概念,并从四个维度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进行了的分类,分析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对整个支付体系、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现全文编译此报告,供后续研究参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宋鹭   李佳林  
全球跨境贸易的快速增长对跨境支付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基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形态特征,从“互操作性”的视角分析了央行数字货币对传统跨境支付的效率改进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数字人民币在跨境零售支付领域和参与批发型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的应用拓展经验。本文认为,未来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领域具备基础优势和环境支撑,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和跨境支付体系的双重制约。因而,中国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则和监管体系,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发展,优化数字人民币设计框架,并积极参与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国际合作,为数字人民币进一步拓展跨境使用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宛洁茹  吴优  
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发与实践如火如荼,但主要集中在国家内部的零售层面,鲜有涉及不同国家间的跨境支付探讨。为更好理解CBDC的跨境支付,本文首先分析其主要动机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提高跨境支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与结算风险等动机,以及取代本币、削弱金融稳定性等风险;其次,总结全球CBDC跨境支付项目的实践进程。当前,大多数项目集中于批发型CBDC,且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加强兼容性、CBDC系统相互连接,以及整合成单一系统;最后,深入探讨CBDC跨境支付的前景。藉此给CBDC跨境支付研究带来一定借鉴,也为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钟红   于梦扬  
数字经济时代下,跨境需求场景日趋丰富,这对跨境支付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各国探索央行数字货币(CBDC)跨境支付体系建设。CBDC跨境支付克服了传统代理银行支付模式下的低效、不透明等缺点,使得支付系统更切合多元支付需求。在全球支付体系中,CBDC跨境支付体系一定程度上实现支付系统“去中心化”,从而规避发达国家的长臂管辖。此外,CBDC跨境支付改变国际货币竞争格局,让新兴经济体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全球金融秩序建设中。当前,诸多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着力研发跨境CBDC支付体系,以谋求数字经济时代下国际贸易的主动权;中国掌握着先发优势,应当在保持技术独立的前提下,加强国际合作,推动CBDC跨境支付体系建设,让更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受益。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博  赵真真  
数字化时代数字经济与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倒推着支付体系的更新换代,央行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型数字化支付工具应运而生。基于流行的货币支付属性构建货币效用模型研究支付工具的新旧交替,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如何通过替代现有支付工具开启支付系统新格局,并通过数值模拟预测央行数字货币取代现有支付工具的过程。研究表明:央行数字货币替代现有支付工具的程度由货币转化成本和支付属性决定,计息央行数字货币的替代力强于无息央行数字货币,现金支付被取代的程度更深,存款支付被取代的规模更大。央行数字货币成为未来主流的支付工具是大势所趋,央行对于数字货币的设计应允许其支付属性随时代发展而灵活变换;且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应从对市场冲击力最小的无息央行数字货币开始,并随着技术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增加新的功能。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于品显  
金融科技的进步,从早期的硬币和纸币到卡支付、电子货币、移动支付,以及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出现预示着金融和货币体系发生重要变革。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这种功能相似性可能会给中央银行带来多重挑战,包括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发行的垄断权、价格稳定、支付系统的顺利运行、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银行和金融体系的稳定等。面对这些挑战,央行开始探索和试验发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因此,需要研究中央银行发行CBDC的原因、潜在影响、CBDC的主要模式和流通渠道,以及是否使用、如何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等问题。发行CBDC还面临着一系列法律挑战,解决此类法律挑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修改多部法律法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正>支付系统的数字化催生出数字货币从概念上看,数字货币可分为广义的数字货币和狭义的数字货币。就广义概念而言,任何形式的数字化支付工具都可在一定程度上被称为数字货币;狭义的数字货币往往由技术开发者自我界定和命名,他们通常会认为自己开发出来的数字货币才是数字货币,别人开发的都不是,所以往往就有争议。
关键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巧玲   张昆  
当前,跨境支付存在速度慢、费用高、不透明、武器化等问题。通过比较比特币等无锚加密数字货币、以Libra为代表的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CBDC)发现:无锚加密数字货币给跨境支付的优化带来了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启发;稳定币虽然具有改善跨境支付的某些优势,但其本身币价并不稳定,不具备货币稳定币值的一般特征;只有CBDC才能更好地维护现代货币的信用本质,是改善跨境支付潜在的最优选择。当前,CBDC改善跨境支付的技术可行性已经得到了多重验证,但还面临诸多现实挑战:法律监管壁垒,影响CBDC跨境流通;技术不协调,导致CBDC缺乏互操作性;CBDC跨境流通,挑战金融主权;推广存在障碍,影响大规模使用。跨境支付的改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制度问题,各国和地区在研发CBDC改善跨境支付时应注重制度弥合: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治理协调;建立行业标准,实现互操作性;直面货币竞争,反对货币霸权;坚持双层运营,维护金融安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青  钱昕舟  
针对传统跨境支付在费用、时效、透明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央行数字货币有望推动跨境支付体系实现能级跃升。基于对现行试验项目的比较分析,本文提出构建基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新型跨境支付体系,需重点把握底层技术、交互模式、风险管理这三大要素。本文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能够解决传统跨境支付体系的一些痛点,但不会完全取代传统跨境支付体系,其重构将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包括SWIFT或将被取代、代理行角色将发生转变、传统支付清算系统或成为新型跨境支付体系的支柱之一。为促进新型跨境支付体系建设和能级提升,本文提出具备条件的区域应率先开展试点、新型与传统体系应加强互联互通、代理行应加快角色转换、跨境支付规则需进一步完善等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宏瑾  
在二级银行体系信用货币制度下,银行存款大于贷款是很正常的现象。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大一统”银行制度及中国人民银行在正式履行中央银行职责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的特殊的信贷管理体制,导致大量基础货币被金融机构直接用来发放贷款,这是造成我国长久以来出现“贷差”的原因。本文在总结目前国内有关“存差”的主要观点后指出,当前理论界认识上的混乱根源就是没有认清二级银行体系和信用货币创造过程与存贷差额形成的关系,为此本文从信用货币创造的基本原理出发,证明基础货币是首先被用来派生贷款还是被用来派生存款,尽管不会影响货币的创造,但确是造成出现“存贷”或“贷差”现象的原因。本文还对我国1952年以来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蚌埠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熊小蚌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高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成为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优化人民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是提高货币政策主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人民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分析入手,在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日本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比较的基础上,对人民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变迁的合理性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研究,进而探寻优化人民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以改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前  
电子银行是信息技术和金融业务创新有机结合的产物,被认为是进入21世纪以来银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变革。在技术创新推动、用户需求牵引和有效竞争催化下,中国电子银行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从用户体量增长来看已经跨过"引爆点",进入快速扩散阶段,业务模式也从基本功能开始向深化应用纵深发展。随着法定数字货币的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前  
电子银行是信息技术和金融业务创新有机结合的产物,被认为是进入21世纪以来银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变革。在技术创新推动、用户需求牵引和有效竞争催化下,中国电子银行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从用户体量增长来看已经跨过"引爆点",进入快速扩散阶段,业务模式也从基本功能开始向深化应用纵深发展。随着法定数字货币的渐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俏莹  孙方江  
科技进步、经济活动发展不断演变推动货币形态的演变,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央行数字货币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并被视为改善跨境支付效率的重要机遇。央行数字货币将来是否真正用于跨境领域,将会是主权货币竞争、公共与私人货币竞争、地缘政治等综合因素权衡的结果。基于此,本文研究央行数字货币跨境应用的基本概念和潜在路径,探讨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对国际货币竞争的影响,并系统梳理当前全球主要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战略研究与实践探索,研判各主要国际货币的初步态度,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政策建议,包括统筹“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在数字货币领域话语权;统筹“创新引领”和“风险可控”,通过优化技术设计扬长避短;统筹“央行主导”和“私营部门参与”,促进形成各方推动合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