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774)
- 2022(1529)
- 2021(1555)
- 2020(1312)
- 2019(2986)
- 2018(2956)
- 2017(6488)
- 2016(3380)
- 2015(3956)
- 2014(4119)
- 2013(4165)
- 2012(3960)
- 2011(3613)
- 2010(3782)
- 2009(3615)
- 2008(3726)
- 2007(3334)
- 2006(3189)
- 2005(3201)
- 2004(2987)
- 学科
- 银(15159)
- 银行(15014)
- 行(13778)
- 制(11490)
- 济(10194)
- 经济(10184)
- 业务(9350)
- 度(8457)
- 制度(8456)
- 银行制(8059)
- 融(7616)
- 金融(7616)
- 业(6888)
- 管理(6296)
- 企(6018)
- 企业(6018)
- 方法(5675)
- 数学(5133)
- 数学方法(5116)
- 中国(3553)
- 财(3345)
- 体(3260)
- 体制(3046)
- 贸(2868)
- 贸易(2861)
- 易(2798)
- 务(2308)
- 财务(2298)
- 财务管理(2294)
- 企业财务(2200)
- 机构
- 大学(45278)
- 学院(42924)
- 中国(23288)
- 银(21453)
- 银行(20631)
- 济(19817)
- 经济(19278)
- 行(19198)
- 管理(15602)
- 研究(14828)
- 财(12219)
- 理学(11905)
- 理学院(11757)
- 管理学(11661)
- 管理学院(11563)
- 融(10994)
- 金融(10870)
- 人民(10024)
- 京(9968)
- 中心(9496)
- 财经(9202)
- 农(9156)
- 国人(8884)
- 中国人(8844)
- 中国人民(8742)
- 江(8412)
- 经(8391)
- 所(7649)
- 人民银行(7452)
- 州(7375)
共检索到88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商业银行会计制度规范与信息披露及银行监管研究》课题组
最后贷款人政策是银行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银行安全网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最后贷款人的传统理论 ,讨论了该机制在化解系统风险中的作用及其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然后文章探讨了最后贷款人在现实中面临的一些挑战。最后 ,作者对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实践作了一个简要的评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潘硕健 周清杰 陈工孟
最后贷款人政策是银行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银行安全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最后贷款人政策中,中央银行往往面临着两难选择,即传染风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最后贷款人政策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及转型经济中正接受着挑战。中国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政策明显带有传统体制的色彩,属于效率较低的粗放型管理模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清杰
最后贷款人是中央银行化解个别问题银行流动性困难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各国银行安全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国际惯例中最后贷款人的前提条件、原则、实施策略,以及如何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道德风险、维护监管当局声誉等问题,对中国人民银行行使最后贷款人的实践是至关重要的亟待解决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最后贷款人 问题银行 银行安全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自力
作为一国货币当局,中央银行有责任也有能力充当最后贷款人向暂时陷入流动性困难的问题金融机构提供紧急支持。实际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曾履行过该职能,通过紧急救助来稳定金融秩序、稳定金融市场。我国银行业问题多、风险大、整体资产质量差,这在理论和实务部门早已是共识。为化解日益显现的金融风险,防止出现系统性金融危机,自亚洲金融风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曾多次对问题机构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如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关闭案,央行向其提供了36亿元的紧急贷款支持;又如1999年央行及时实施380亿元的中央专项贷款,成功化解了广东地方性金融机构危机;在解决农村基金会、城乡信用社,以及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危机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娟 韩忠雪
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在我国的发展与演进过程,结合国外最后贷款人理论发展及实践,分析了我国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存在的缺陷和弊端及其表现,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为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最后贷款人 金融稳定 道德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平
最后贷款人制度是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一项核心制度。本文从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历史变迁人手,分析了中央银行最后贷款的基本属性及其形式上的一些新变化,最后指出了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央银行 最后贷款人制度 金融稳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田湘龙
中央银行贷款在引导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结构、增强流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实现了中央银行对经济金融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并存在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关键词:
中央银行 最后贷款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诺金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为避免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及可能引发的经济问题,各国中央银行纷纷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展开救助行动。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运行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系统性风险的深度和广度大大超过传统认知范围,传统的最后贷款人角色也在此次危机管理中发生了深刻变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任康钰
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什么新问题、怎样解决呢?本文首先对全球化在金融领域的宏观表现进行观察,并进而总结了金融机构微观层面的变化;然后具体分析了封闭和开放经济中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理论基础。接下来,本文结合此次金融危机探讨了中央银行实现该功能的途径。此时,由于流动性短缺可能是源于外币资金的短缺,中央银行救助时就必须考虑可能引起的本币贬值、外汇储备流失等问题,增加了实现救助的难度和限制条件。另外,文章还从制度基础、救助时所具有的优势、现实困难和障碍等方面对IMF进行了讨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阿蒂夫·米安 阿米尔·苏菲 王宇
中央银行之所以必须充当"最后贷款人",是为了避免发生银行挤兑导致的健康银行破产和支付系统崩。关于中央银行救助对象有两种观点:一是必须保护存款人和支付清算系统,但不需要对银行的长期债权人或者股东进行救助;二是考虑到银行特殊的贷款职能,必须保护银行债权人和股东。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银行挤兑 市场救助 支付系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研妮
近期,因商业银行流动性短缺引发的央行最后贷款人救助问题又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央行的流动性援助对银行流动性管理上产生的激励扭曲,根据双方的博弈策略建立二者的收益模型,分析得出在不同的预期下,银行将选择不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对模型的纠偏机制分析中得出:事前援助流动性银行是最优的,事后援助非流动性银行将是最优的;整合了银行资本信息的最后贷款人政策能减少资金的激励扭曲,并使银行的流动性选择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
关键词:
流动性管理 最后贷款人政策 博弈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范建军
现代中央银行的最基本的制度特征是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货币政策功能和金融监管功能则是最后贷款人功能的进一步的发挥和引申。前者是人们对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功能在宏观经济层面的有意识借用 ,后者是实现最后贷款人功能的保障。我们认为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背后隐含着两个完全不同的制度变迁过程 ,一个是指以财政融资功能为取向的古典中央银行制度的制度变迁过程 ,另一个是指能够实现弹性货币供给的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制度变迁过程。这两种制度在发达的商业银行体系建立起来以后被人为地融合为一体 ,形成了如今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认清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本质特征将会对我们分析具体问题有很大帮助。中央银行执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