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8)
2023(2088)
2022(1779)
2021(1715)
2020(1534)
2019(3526)
2018(3439)
2017(6558)
2016(3683)
2015(4206)
2014(4222)
2013(4250)
2012(3982)
2011(3733)
2010(3744)
2009(3618)
2008(3521)
2007(3213)
2006(2862)
2005(2820)
作者
(10472)
(8804)
(8616)
(8482)
(5483)
(4070)
(4009)
(3294)
(3210)
(3125)
(3062)
(2920)
(2907)
(2830)
(2822)
(2651)
(2603)
(2578)
(2503)
(2411)
(2302)
(2185)
(2070)
(2068)
(2051)
(2005)
(1874)
(1869)
(1730)
(1728)
学科
(14502)
经济(14456)
管理(9594)
(7664)
方法(7414)
数学(6869)
数学方法(6764)
(6581)
企业(6581)
(5291)
(4201)
中国(3641)
(3515)
银行(3513)
(3381)
(3372)
金融(3372)
(3247)
(3020)
(2866)
体制(2827)
(2809)
制度(2775)
理论(2461)
业经(2388)
(2266)
贸易(2263)
(2228)
(2205)
财务(2195)
机构
大学(54249)
学院(51973)
(23492)
经济(22979)
研究(19109)
管理(18239)
中国(17700)
理学(15212)
理学院(15021)
管理学(14670)
管理学院(14564)
(13058)
(11259)
科学(10343)
财经(9960)
中心(9813)
(9644)
(9082)
研究所(8622)
经济学(8153)
(7499)
(7497)
财经大学(7456)
(7437)
金融(7366)
北京(7344)
经济学院(7316)
人民(7154)
(6786)
(6650)
基金
项目(32615)
科学(25401)
基金(24669)
研究(22995)
(21683)
国家(21540)
科学基金(18054)
社会(15422)
社会科(14580)
社会科学(14576)
基金项目(12449)
自然(11393)
自然科(11119)
自然科学(11117)
(11072)
自然科学基金(10921)
资助(10896)
教育(10526)
(10086)
编号(8592)
(7810)
成果(7731)
重点(7601)
(7173)
教育部(6838)
国家社会(6728)
大学(6425)
科研(6362)
(6342)
人文(6320)
期刊
(25889)
经济(25889)
研究(18103)
中国(11515)
(11478)
金融(11478)
(9921)
学报(8249)
科学(7514)
(6897)
管理(6680)
大学(6613)
学学(6312)
财经(5628)
(4788)
经济研究(4433)
农业(4218)
教育(3828)
统计(3456)
问题(3449)
技术(3355)
国际(3229)
(3059)
理论(2990)
业经(2956)
决策(2887)
(2883)
世界(2740)
实践(2636)
(2636)
共检索到84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曦  才国伟  
本文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评论,这有助于正确理解实际汇率概念及均衡汇率研究方法。我们发现,应用现有的均衡汇率方法来研究人民币定价问题,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鉴于此,本文以汇率错位下的均衡汇率回复机制作为理论基础,通过理性预期技术以利用远期外汇市场包含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判断和计算汇率错位的新算法。作为新算法的应用,我们还构造出人民币外向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利用NDF远期人民币汇率数据,计算了人民币汇率错位水平。结果表明,要恢复到均衡汇率水平,人民币在2005年6月末应升值4.39%,达到7.91人民币/美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肖武标  
自去年春天以来,中国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比价不断上升,致使海内外人士对人民币汇率走势颇多猜测,广泛传谣人民币将大幅度贬值。虽然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曾否认了中国会在近期内大幅度调整人民币汇率的传闻。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汇率作为经济杠杆被用作调节外贸经济的工具似乎已经形成一种气候,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汇率只有下调的可能,基本上没有人提出向上调整的意见。人民币贬值似乎是必然趋势了。1980年是人民币对美元兑换值最高的年份,自此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武标  杜富  
自去年春天以来,中国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比价不断上升,人民币贬值似乎是必然趋势了。笔者希望对此能提出一些初步分析,供广大读者参考、讨论。一、人民币贬值的积极作用 1.深化改革开放的方向是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参与国际分工。所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中很主要的一个步骤是让外汇资源的分配从计划分配为主逐步转到使市场对配置外汇资源起基础作用的轨道上来。理论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鄂志寰  
美元汇率大幅度升值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影响鄂志寰美元和人民币汇率的基本走势进入1997年以来,美元对西方主要货币汇率急剧上升。近一个时期,美元汇率收市价超过126日元,最高则触及127日元,创出56个月以来的最高点,此价位较1995年3月的1美元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正生  张璐  
2019年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促进实际利率水平明显下降",同时推出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此后,降低贷款利率水平成为货币政策一项重要目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促使中央银行降息力度明显加大,自此到2020年3月底,作为LPR定价锚的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下调15个基点,LPR利率下降26个基点,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了46个基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伟  左杨  
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从各主要贸易国家或地区进口金额的季度数据,自行编制了省际实际有效汇率指数,首次研究了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省际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各省进口贸易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从全国层面来看,省际实际有效汇率对当期进口贸易存在负向影响,而滞后一期的汇率升值对进口贸易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从东、中、西三个区域来看,省际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东部地区进口贸易影响最大、西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最弱。此外,本文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了汇率波动幅度对进口贸易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公告,决定扩大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公告指出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发育趋于成熟,交易主体自主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日渐增强,为顺应市场发展的要求,促进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发现,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范建军  
货币政策的"升降息"制度特指央行针对银行间市场基础货币的均衡借贷价格进行调整,而非针对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行调整。从2015年1~9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加权平均利率的走势看,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操作总体处于"无序"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广义货币M2和通胀指数CPI在统计量设计上均存在重大缺陷,前者将大量非货币属性的定期存款包含在内,而后者并不适合作为衡量我国通胀水平的价格指标,两者都在"误导"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建议央行对国内货币政策的调控框架尤其是"升降息"制度作出调整:放弃M2增速目标,转而采用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或隔夜回购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并把后者确立为我国的市场基准利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旭  危玮肖  
面对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降息有利于激发出更多的融资需求。人民银行指导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不仅能起到引导存款利率下行的作用,下行的作用,也更接近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媛媛  
我国目前尚未完全扭转通货紧缩。自1996年5月1日以来,人民币利率连续数次降低,名义利率进入了近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降息是政府采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手段之一,有观点认为利率政策失灵,我国已陷入“流动性陷阱”之中。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尚未陷入“流动性陷阱”之中的结论。但是,鉴于我国目前的利率水平已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继续下调的空间非常有限,我国的货币政策应该结合财政政策和其他诸如利率市场化改革等配套改革措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美国量化政策的退出引发全球"资金池"水位下降,日本、欧洲央行的"放水"行为无法弥补并抬升"资金水位"。美联储即将加息,美元全面升值时代正在来临。历史经验表明,美元周期与金融危机如影随形。尽管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会降低进口成本,但是我国也面临热钱流出、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外债较多企业负担加重、通缩压力加大等问题。本文分析了美联储结束第三轮量化货币政策和欧盟、日本近期的货币政策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这一变化的策略,人民银行的不对称降息表明政府迈出应对变化的第一步。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宇  
2007年9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下调联邦基准利率50个基点,美联储此次降息是应对次级债危机的救急之举,还是新一轮降息周期的开始?此次降息是否成为美国货币政策的拐点?该文通过分析认为目前还很难说此次降息是否是美国货币政策的拐点。由于不确定因素空前增加,短期内,以下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一是美联储继续降低美元利率;二是维持4.75%的利率水平不变;三是停止降息、再次加息。相比之下,第一种情况的概率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