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438)
- 2022(2110)
- 2021(2085)
- 2020(1796)
- 2019(4338)
- 2018(4814)
- 2017(8400)
- 2016(4978)
- 2015(5356)
- 2014(5507)
- 2013(5312)
- 2012(5004)
- 2011(4628)
- 2010(5029)
- 2009(4918)
- 2008(4940)
- 2007(4332)
- 2006(4402)
- 2005(4396)
- 2004(4101)
- 学科
- 济(17041)
- 经济(17001)
- 管理(11328)
- 制(9330)
- 业(8910)
- 企(8198)
- 企业(8198)
- 体(6278)
- 中国(6217)
- 银(5948)
- 银行(5947)
- 财(5766)
- 行(5750)
- 体制(5513)
- 方法(5108)
- 融(4972)
- 金融(4972)
- 农(4725)
- 税(4448)
- 度(4440)
- 制度(4439)
- 业经(4373)
- 数学(4353)
- 数学方法(4252)
- 税收(4242)
- 理论(4232)
- 教育(4223)
- 收(4196)
- 地方(3529)
- 学(3310)
- 机构
- 大学(62976)
- 学院(60703)
- 济(26730)
- 经济(25976)
- 研究(25399)
- 中国(24020)
- 管理(19597)
- 财(17739)
- 理学(14580)
- 理学院(14400)
- 京(14365)
- 管理学(14139)
- 管理学院(14000)
- 所(13128)
- 江(12750)
- 科学(12697)
- 中心(12624)
- 财经(11859)
- 银(11624)
- 银行(11266)
- 研究所(11240)
- 人民(10835)
- 经(10626)
- 行(10512)
- 省(9978)
- 北京(9902)
- 州(9902)
- 范(9539)
- 师范(9468)
- 国人(9265)
共检索到125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强
针对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产生的人民币可兑换改革与开放应缓行的观点,本文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在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国际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项目开放的问题
关键词:
经常项目,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芳
一)在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反思中,资本项目开放所引致的金融风险再度引起人们关注。而这次中国能够免受大的冲击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民币资本项目没有开放,国际游资缺乏炒作空间。因此在这种情势下,有人主张中国金融开放尤其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进程应进一步放慢...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树清
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已经到了迫切需要进行根本性改革的时候了。继续拖延下去,对维护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对扩大吸引外商投资,对调整国际收支结构,都非常不利。但是,要实施改革,必须抓住问题的症结,明确相关的政策环境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强
优化资本账户子项目的开放次序,完善常规管理工具,做好外围配套改革,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中需重点考量的问题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从广义层面看,资本项目可兑换需要放在国内宏观经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晓灵
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进展——人民币实现从经常项目可兑换到资本项目可兑换吴晓灵1979年以来,我国外汇改革的稳健推进促进了改革与开放。到199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000亿元。这极大地增强了对外经济活动的实力,增强了国际国内对人民币的信心。近几年周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小川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币走向可兑换的改革问题日趋突出,外贸、价格、财税、金融体制等方面改革已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要求。实行人民币可兑换不是改革的目的,而是实现改革开放总体目标必不可少的步骤。 一、深化改革开放对货币可兑换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被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开放型市场经济,它要求更充分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并允许国际贸易伙伴进入国内市场展开竞争。这就必然要求货币在较大程度上是可兑换的。若存在货币兑换的障碍,违背市场供求平衡规律或货币兑换时手续繁杂,必然造成不能充分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局面,引入国际竞争也必然存在障碍,且不能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下烟
人民币可兑换问题研究汪下烟一、对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要求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深度后,产生了人民币可兑换的要求。首先,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各个参与对外经济交流的企业需要随时和手续简便地将其投入产出进行核算,并转换为现实的利润;其次,开放使...
[期刊] 改革
[作者]
《实现人民币可兑换》课题组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币走向可兑换的改革问题日趋突出,外贸、价格、财税、金融体制等方面改革已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要求,实行人民币可兑换不是改革的目的,而是实现改革开放总体目标必不可少的步骤。一、深化改革开放对货币可兑换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被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小川
人民币走向可兑换中国银行副行长周小川本文拟从商业银行实务的角度和经济分析的角度,观察和思考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进展,并对改革中有争议的问题谈几点个人体会。众所周知,外汇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酝酿的。进行外汇体制改革主要原因有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凤羽
资本项目开放是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的核心内容。IMF经济学家对资本项目自由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实现我国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我们应进行各项准备:在稳定的前提下,增大我国的经济规模,完善经济结构;推进国内金融的自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维持相对充足的外汇储备;完善外汇体制,维持适当的汇率水平;选择适当的开放顺序。
关键词:
资本项目 金融自由化 货币替代 资本外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轩
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几个工作问题研究农行珠海分行胡轩为了履行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间协定上签字所做出的承诺,于1996年底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兑换,我国在1994年以来外汇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绩的基础上,今年明显加快了这方面的工作步伐。从今年4...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舒年
从1996年12月1日起,我国解除了经常项目下对外支付的限制,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同时从1996年7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在保留外汇帐户的同时,也参加了外汇指定银行的结汇制与售汇制。这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要深刻理解货币可兑换必须先了解外汇管制与外汇限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明东 周如田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资本项目可兑换对于我国金融体系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着重探讨了资本项目可兑换对于我国银行业和金融市场风险产生影响的具体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金融机构的动态博弈模型和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静态博弈模型,阐释了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各参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和策略选择对于金融风险的影响,并据以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项目可兑换 金融风险 银行 博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宋矛
继1994年实行外汇体制改革的基础上,1996年7月我国将外商投资企业外汇买卖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取消了尚存的经常项目下的汇兑限制。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戴相龙做出承诺,宣布从12月1日起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款义务,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这一举措受到了国际国内社会的普遍欢迎,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时下有不少人提出疑问: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是否意味着实现了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对此问题,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但为了使关心外汇体制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