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7)
2023(12821)
2022(11146)
2021(10455)
2020(8974)
2019(20680)
2018(20696)
2017(40033)
2016(21431)
2015(24446)
2014(24531)
2013(23952)
2012(21953)
2011(19643)
2010(19674)
2009(18145)
2008(18036)
2007(16204)
2006(13611)
2005(12254)
作者
(59929)
(50013)
(49988)
(48009)
(31818)
(24126)
(23055)
(19673)
(18896)
(18068)
(17085)
(16829)
(15681)
(15616)
(15535)
(15479)
(15406)
(14827)
(14584)
(14364)
(12284)
(12241)
(12181)
(11506)
(11296)
(11245)
(11218)
(11050)
(10068)
(10020)
学科
(85603)
经济(85509)
管理(62528)
(59461)
(49494)
企业(49494)
方法(42624)
数学(37502)
数学方法(36938)
(24894)
(24020)
中国(21429)
业经(18618)
(16747)
贸易(16738)
(16737)
(16670)
(16663)
财务(16613)
财务管理(16564)
(16279)
地方(15802)
农业(15708)
企业财务(15651)
理论(15524)
(13813)
银行(13786)
(13322)
(12963)
(12583)
机构
学院(302975)
大学(300457)
(121804)
经济(119108)
管理(117604)
理学(100991)
理学院(99933)
管理学(98094)
管理学院(97531)
研究(93771)
中国(74143)
(61871)
(58114)
科学(56854)
(46821)
(46488)
中心(46447)
财经(46341)
(46062)
业大(43287)
(41887)
研究所(41853)
(39448)
师范(39065)
北京(38530)
经济学(37576)
(37332)
农业(36629)
财经大学(34315)
经济学院(34142)
基金
项目(199279)
科学(156316)
研究(148219)
基金(143324)
(123362)
国家(122287)
科学基金(105706)
社会(92503)
社会科(87562)
社会科学(87538)
(79210)
基金项目(75969)
教育(70244)
自然(68299)
自然科(66703)
自然科学(66685)
(65964)
自然科学基金(65460)
编号(62295)
资助(59264)
成果(50337)
重点(44878)
(44366)
课题(42468)
(42380)
(41789)
创新(38907)
科研(38694)
教育部(38562)
大学(38309)
期刊
(132260)
经济(132260)
研究(86185)
中国(55464)
(48103)
学报(43556)
(41975)
管理(41436)
科学(39685)
教育(34416)
大学(33500)
学学(31357)
(30410)
金融(30410)
技术(28767)
农业(28094)
业经(23407)
财经(22836)
经济研究(21104)
(19626)
问题(17892)
图书(15237)
技术经济(14996)
财会(14938)
统计(14928)
理论(14887)
(14594)
商业(14482)
(14467)
(14266)
共检索到441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平  季永宝  孟寒  
本文从国际视角切入,对比中日两大经济体的货币发展历程,通过分析其各自对外汇率与国内CPI的变化趋势以及国内货币供应量的情况等,得出中日两国在经济发展的特定时期都出现了货币币值背离现象。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产生该问题的具体原因,最后通过日本推行日元国际化和一系列金融改革解决币值背离问题的实践经验,提出消除人民币内外价值背离现象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峰  
本文描述了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认为这种货币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国际收支持续的双顺差、人民币升值预期与过度的货币供应量。同时,笔者认为造成该货币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不均衡。因此,保持人民币内外价值一致必须从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着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平  季永宝  
2002年至今,人民币对外不断升值的同时,却出现对内贬值现象且愈发严重。本文从美元贬值、外向型发展模式和宏观经济增长效应三个角度解释了其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的不同逻辑。进而为寻求币值背离的国际经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G20国家货币发展历程发现,币值背离存在三种表现形式且是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普遍现象。在此基础上,根据汇率价格传导表现形式将货币内外价值关系归纳为内外价值一致、偏离和背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田潇  
近年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我国境内,通过外汇管制渠道提高外汇储备,一方面造成外汇市场供给增加,给人民币带来升值的压力;另一方面,央行经常被动性购入外汇,造成外汇占款增多,在外汇占款日趋成为我国基础货币供应主渠道的情况下,我国货币供应量被动增加,超额货币供应成为推动物价资产价格上涨的资金来源,人民币内外价值日趋出现背离趋势。本文认为,外汇管制使基础货币被动放大,放松管制使汇率波动和波动预期提高,二者合并产生了当前的货币现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雪燕  季永宝  
基于对"中国式矛盾"的经济学现象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本文认为中国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致使人民币出现内外价值背离现象。进而,本文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引致币值背离的机制归结为:高投资效应、高出口效应和高引资效应。为验证本文机制,首次构建币值背离度这一指标,将"三高"分别量化,并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冲击和方差分解进行分析得出:币值背离现象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我国的"三高"发展模式是致使人民币内外价值背离的根本原因,其中高投资效应较为明显,高出口效应次之,高引资效应较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炜  黄炎龙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对人民币内外价值的讨论已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和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人民币正面临着强大的升值压力。本文选取1995年1月—2006年1月的汇率、国内消费物价指数以及进出口总额的月度数据,利用SVAR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动态波动效应。结果显示,在受到结构性冲击后,汇率的波动与国内物价的波动呈现出反向变化趋势,违背了货币购买力平价规律,而与进出口之间的脉冲响应表现正常值,这表明人民币的对外价值与对内价值存在一定偏离。本文最后针对这种偏离,试图从我国汇率制度性的安排上做出解释;实证结果同时检验了“购买力平价定律”的适用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自力  
日元升值的历史回眸1985年9月,五个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的广场饭店签署协议,一致同意通过国际“协作干预”,稳步有序地推动日元、马克等非美元货币对美元升值。这次会议签署的协议,史称“广场协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霞  
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作为一种新货币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失衡的重要表现。2005年7月至2016年5月的数据实证表明,外汇储备的增加引起人民币对外汇率持续上涨,外汇储备的增加通过外汇占款形式向我国经济社会输送货币存量,从而引起物价上升;外汇占款对物价具有长期的影响效应;满足货币存量M1和外汇占款增长条件下,物价和汇率将持续偏离;货币存量M1对物价的影响存在长期的滞后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裴平  吴金鹏  
近几年来,人民币同时面临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双向压力。本文以“一价定律”为理论视角,分析了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表现及其危害,并从涉外经济政策层面探讨了内外价值偏离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纠正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中良  
货币离岸经营被认为是二战后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其根本动机是规避管制。货币离岸经营后,脱离了货币发行国的监管,金融效率和风险都相应提高。技术上实现人民币离岸经营并不复杂,但人民币离岸市场会给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带来许多挑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佳  郭万超  
目前,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但人民币国际化的成功取决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区域化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良好的国际信用, 完善的金融体系等条件。笔者在对人民币国际化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带来的利弊和人民币国际化所需的条件,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但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在现阶段的基础上创造条件、稳步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旭  
本文分别从价格水平、货币供求和国际收支出发,建立有关汇率与价格的三个关系式,认为汇率与价格的关系不是单一的、单向的、单因的,需要分析不同均衡条件、不同情况下汇率与商品、劳务、资产三个因素价格的交互影响;结合中国当前实际,提出了中国目前应稳定人民币汇率、保持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物价上涨、实行区域差别政策以稳定房地产市场、适时适量地调节资产规模以稳定资产价格等观点和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丁剑平  黄嬿  
四十年之前人民币有过"双轨制"(人民币调剂价swap rate),四十年之后人民币也存在"双轨制"(离岸人民币汇率offshore rate),但今昔不能同日而语,而是螺旋式上升,发生质的变化。一个是在官价之外兼顾企业的换汇成本,一个则是与资本完全自由流动下的汇率的波动来观察联动效应。四十年之前中国正视官价"高估"问题,四十年之后中国又开始正视货币国际化问题。目前的"中间价""参考篮子"和"逆周期因子"都还只是过渡时期的权宜措施。将特别提款权与亚洲的另一货币(日元)作为比较可知,中日两国汇率都是适应着企业竞争力来变动的:及时消除"高估"能让企业幸存下来;及时剔除"低估"能磨砺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协方差的收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将会"水到渠成",但不会"一劳永逸"。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远为  严飞  
近年来人民币在对外升值的同时,对内价值趋于下降,内外价值偏离的深层原因在于不对称的对外经济政策及不适宜的汇率政策。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化解内外价值的偏离应从消除不对称的对外经济政策和改革汇率体制入手,辅以其他政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晓芹  
2007年以来,外汇市场供求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人民币汇率总体走升。汇改以来至2007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1%,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6.12%,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14.0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4.8%,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CPI持续高位运行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引起了广泛的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