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5)
2023(11167)
2022(9928)
2021(9448)
2020(7742)
2019(18370)
2018(18531)
2017(35476)
2016(19528)
2015(22229)
2014(22833)
2013(22349)
2012(20307)
2011(18192)
2010(18111)
2009(16282)
2008(16049)
2007(14049)
2006(12148)
2005(10623)
作者
(55624)
(45758)
(45694)
(43374)
(29267)
(22109)
(20797)
(18145)
(17453)
(16626)
(15825)
(15266)
(14503)
(14383)
(14102)
(13993)
(13901)
(13606)
(13138)
(12982)
(11387)
(11298)
(11030)
(10549)
(10397)
(10226)
(10224)
(10122)
(9287)
(9001)
学科
(75332)
经济(75241)
管理(56082)
(52787)
(44262)
企业(44262)
方法(36054)
数学(30169)
数学方法(29781)
(22064)
(20605)
中国(19270)
(17779)
业经(17346)
理论(16303)
地方(14934)
农业(14281)
(13379)
(13004)
(12578)
(12526)
贸易(12519)
财务(12510)
财务管理(12477)
教育(12288)
(12106)
企业财务(11762)
技术(11552)
环境(11460)
(10933)
机构
大学(275251)
学院(274870)
管理(110319)
(103316)
经济(100763)
理学(95629)
理学院(94588)
管理学(92901)
管理学院(92417)
研究(85854)
中国(63127)
(58939)
科学(54812)
(48610)
(42678)
(40204)
业大(40065)
(40059)
财经(39010)
中心(38904)
研究所(38769)
(37773)
师范(37462)
北京(37268)
(35273)
(33353)
(31351)
农业(31250)
经济学(30491)
技术(30272)
基金
项目(186340)
科学(144940)
研究(140030)
基金(132195)
(113586)
国家(112561)
科学基金(96806)
社会(84856)
社会科(80123)
社会科学(80102)
(73910)
基金项目(70574)
教育(65098)
自然(62766)
(61412)
自然科(61212)
自然科学(61199)
自然科学基金(60064)
编号(59665)
资助(55053)
成果(49139)
重点(41170)
课题(41037)
(40396)
(38992)
(38466)
项目编号(36865)
创新(35667)
大学(35539)
科研(35492)
期刊
(114727)
经济(114727)
研究(81302)
中国(49730)
学报(42015)
管理(39217)
科学(38207)
(37285)
教育(36599)
(36100)
大学(31696)
学学(29234)
农业(25311)
技术(25127)
(19935)
金融(19935)
业经(19244)
图书(18364)
财经(18282)
经济研究(17706)
(15469)
理论(14779)
问题(14671)
实践(13810)
(13810)
技术经济(13166)
科技(13059)
现代(12721)
情报(12638)
(12446)
共检索到395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穆久顺  周慧秋  王积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穆久顺,周慧秋,王积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宝海,王翠琴  
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反映城乡经济发展状况和衡量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各级政府确定贫困线的依据,也是评价是否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我国城多差距越来越大,这两个经济指标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二者有哪些不一样? 1 从指标的计算来看,一个按纯收入计算;一个按可支配收入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家庭全年纯收入÷农民家庭常住人口。农民家庭全年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家庭全年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它是反映农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的综合性的主要指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用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除以家庭人口得出的。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届所余下的实际收入。 2 从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的内容看,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平均每人每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的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农民家庭成员劳动报酬,包括家庭成员中的职工工资收入;(2)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3)财产性收入,包括利息、租金等;(4)转移性收入,包括农村相互赠送的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以下4个方面:(1)家庭中就业人员从单位得到的含工资、奖金、第一职业以外获得的其他劳动收入在内的工薪收入;(2)家庭成员从事个体和私营经营获取的经营净收入;(3)居民通过出租房屋、炒股等方式获得的财产性收入;(4)家庭成员所获得的养老金、离退体金、失业保险、赡养收入等转移性收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新乾  李焕焕  
为了多维度刻画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异变化的动态情况,文章在常用的绝对量差异和相对量差异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刻画城乡人均收入差异变化快慢的一个新指标——差异速率。此外,为了避免传统建模方法造成的相关信息损失,提出了融合方法建模。并基于1978—2016年间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数据,分别构建了绝对量差异的具有三次趋势的残差ARIMA(3,2,0)模型和相对量差异的ARIMA(1,1,0)模型,而且对2017—2020年三种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城乡人均收入绝对量差异仍在扩大,年均增长的速度约为6.71%;相对量差异正逐步缓慢缩小,年均降低的速度保持在0.06%左右;差异速率也在降低,年均降低的速度约为0.1%。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健  卢向东  
蓬勃发展的百县经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率先进行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谱写了全国改革与发展大潮中的辉煌篇章。在充满希望之光的大道上,越来越多的地区由温饱迈向小康。据初步统计,199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元的县和县级市有100多个(以下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君英  
本文基于VAR模型,我国使用1978-2011年期间相关数据,对人均收入与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人均收入与服务业发展存在滞后效应,人均收入在短期内的增长不但没有拉动服务业比重的增加,反而引致服务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短期的增加没有引起人均收入的立即增长,但二者从长期来看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人均收入与服务业发展的滞后效应是导致我国人均收入与服务业发展之间弱对应关系的重要原因。因此,应突破二者动态互动的瓶颈,消除导致人均收入与服务业发展相互影响滞后的阻碍因素,促使二者良性互动关系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海平  
本文采用较为前沿的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我国29个省区2000-2008年间人均碳排放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人均碳排放和人均收入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群特征,特别是人均收入的空间依赖性表现出加强的趋势。②人均碳排放与人均收入呈"倒U"型曲线关系,拐点为人均收入16 953元。并进一步计算了我国各省区的人均碳排放拐点,发现各地区人均碳排放拐点在时间路径上存在明显差异性,东部地区的多数省区较早地到达拐点,而中西部地区则要经历较长时间。③城市化水平、就业人员比重和技术进步是导致我国人均碳排放量增长的重要因素。④对外贸易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均碳排放。因此,提出了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强  
为了从统计实证上厘清经济增长对居民幸福度的作用机制,本文使用权威的幸福度调研数据与基于购买力评价的人均GDP数据,梳理了全球居民幸福度与人均收入在区域截面之间以及不同时间序列趋势之上的典型化事实。结果表明:持续的经济增长尽管是提高居民幸福度的重要因素,但并不必然会使得后者长期持续攀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积累了许多经验。15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告诉我们,缩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是经济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我们在回顾过去的同时,应当认真地总结经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对90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田耒  韩立岩  
除了税收手段直接调整人均收入差距之外,政府可利用投资配置来影响生产过程,进而调整人均收入差距。在总量封闭经济的框架下,本文以人均收入差距最小化为目标,通过引入多地区多产业Cobb-Douglas生产函数、劳动一资本比率、资本时变率,改造最优经济增长模型。实验表明,通过权衡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重要程度,调整投资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的配置比率,政府可缩小人均收入差距。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效晨  刘渝琳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FDI的环境效应进行了整体分析,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FDI、人均收入和环境污染进行了区域分析。结果表明:FDI对环境产生了负的规模效应、负的结构效应和正的技术效应,但FDI对区域间的环境污染程度则有不同表现——东部地区污染程度加重,中部和西部则相反。而且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我国整体上环境污染程度趋于好转。对此本文提出了要提高引资质量和引资标准,调整FDI投向,加强环境管制,转变政府引资思路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史云鹏  
通过收集中国2001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4季度的有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对中国房地产价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货币政策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人均可支配收入、商品房销售总额及房地产开发非自筹资金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收入及货币政策通过需求方对房地产价格有长期正向影响;而货币政策通过供给方短期内对房地产价格影响为负,长期方向为正;对房地产价格变化贡献按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商品房销售额、人均收入、房地产开发非自筹资金。基于以上结论,政府在制定相关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时,应重视人均收入增长对房地产价格的长期影响,进一步完善民间资金投资渠道建设并合理控制房地产信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霞  陈均明  
基于我国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文章创新性地将直觉模糊数方法运用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研究:比较我国与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现状及排名情况,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提高人均收入的研究现状;探索多属性直觉模糊数集的理论用于人均收入翻番可能度的研究方法,构建我国人均收入翻番的多属性直觉模糊数模型;运用近10年城镇居民人均全年家庭总收入数据,综合多种经济发展指标确定2002年至2011年的直觉模糊数,估计2002年至2011年的10年人均收入翻番直觉模糊数可能度,证实2011年比2002年的10年人均收入翻番,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华磊  周晓波  
通过对2002—2010年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1)人均年收入大于30000元的省份,其城乡差距在低差距的水平上轻微上升,人均收入大于20000元且小于30000元的省份,其城乡差距在中等差距上轻微上升,人均收入低于20000元的省份在一个高差距的水平上,先上升后下降;(2)在城乡贫富差距拉大的同时,城乡消费差距却呈现收敛趋同的趋势,并且越发达的区域,贫富差距越小,越落后的区域,贫富差距越大;(3)城镇消费率持续走低,乡村消费率先上升后走低;(4)经济系统呈现出这样的性状:静态比较看,乡村消费率越高的省份,贫富差距越大;动态比较看,乡村消费率与城镇消费之差持续扩大的省份,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嵩  李红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人均GDP为指标,对广东省2000—2010年21个地市的人均收入增长进行收敛分析。结果表明:地市尺度的收入水平存在显著的全局正相关性及空间异质性,且空间相关性呈现整体强化的趋势,说明若以标准β-收敛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势必出现偏误与不一致,故有必要采用空间计量分析省区内收入增长的地区差异。进而,通过空间计量估计,发现空间误差模型是比较合适的模型。与标准β-收敛模型相比,收敛方向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却从不太显著的收敛趋势转变为显著的收敛趋势,且收敛速度明显上升,说明在制定省区内部区域政策时应充分重视区域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与溢出效应,从而实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