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
2023(1066)
2022(777)
2021(786)
2020(640)
2019(1445)
2018(1349)
2017(2678)
2016(1503)
2015(1668)
2014(1619)
2013(1709)
2012(1536)
2011(1364)
2010(1378)
2009(1297)
2008(1492)
2007(1402)
2006(1307)
2005(1233)
作者
(3901)
(3280)
(3262)
(3202)
(2206)
(1541)
(1523)
(1272)
(1201)
(1149)
(1116)
(1091)
(1070)
(1044)
(1036)
(992)
(979)
(977)
(950)
(889)
(870)
(814)
(801)
(795)
(743)
(729)
(708)
(682)
(649)
(635)
学科
管理(7297)
(6899)
经济(6896)
(6540)
(5839)
企业(5839)
方法(3240)
(3068)
人事(2762)
人事管理(2762)
数学(2739)
数学方法(2728)
(2603)
财务(2603)
财务管理(2601)
中国(2581)
企业财务(2561)
理论(1894)
(1759)
金融(1759)
(1715)
(1591)
(1571)
劳动(1570)
业经(1548)
(1483)
银行(1483)
农业(1442)
(1403)
(1304)
机构
大学(23366)
学院(22729)
(10453)
经济(10271)
管理(9441)
理学(8020)
理学院(7946)
管理学(7865)
管理学院(7819)
研究(6820)
中国(5834)
(5737)
(4798)
财经(4554)
(4131)
经济学(3598)
财经大学(3461)
(3279)
经济学院(3219)
科学(3155)
(3145)
北京(3092)
中心(2974)
商学(2970)
商学院(2951)
(2795)
师范(2781)
研究所(2773)
(2640)
(2627)
基金
项目(13387)
科学(11070)
研究(10506)
基金(10399)
(8569)
国家(8497)
科学基金(7619)
社会(7546)
社会科(7070)
社会科学(7070)
基金项目(5405)
教育(5160)
(4719)
自然(4382)
资助(4340)
自然科(4274)
自然科学(4274)
自然科学基金(4222)
(4063)
编号(4028)
成果(3559)
(3324)
国家社会(3254)
教育部(3141)
人文(3084)
重点(2978)
(2940)
(2876)
课题(2821)
大学(2774)
期刊
(11839)
经济(11839)
研究(7420)
中国(5034)
(4948)
管理(3774)
(3279)
金融(3279)
财经(2820)
科学(2811)
教育(2685)
学报(2567)
(2408)
大学(2276)
学学(2126)
经济研究(1916)
技术(1859)
(1796)
问题(1574)
(1526)
业经(1487)
资源(1286)
技术经济(1235)
现代(1216)
中国人(1198)
国人(1198)
财会(1196)
开发(1128)
农业(1095)
经济管理(1059)
共检索到34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永琴  
人力资本的理论研究意义日益凸现,但我国理论界对人力资本内涵的理解较为混乱,同时使用人力资本解释现实的现象出现泛化倾向,对我国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完善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从人力资本概念以及理论形成过程出发,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点,对人力资本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理解,对人力资本在价值分配中的地位进行了界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人们普遍使用的人力资本概念,实际上是对人力资源或可变资本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一种工作语言,并不是规范的政治经济学范畴的概念。人力资源、可变资本和人力资本虽然都以劳动力为载体,却是三种不同性质经济关系的理论概括。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不是理论认识和统计观念的更新,而是经济关系划时代的飞跃。人力资源向可变资本的转化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可变资本向人力资本的转化是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卓敏  
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到来,使知识、技术等智力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并逐渐替代了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而在生产中占据主要位置,而劳动力在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的特殊性,已不再纯粹是被资本雇佣的要素,其本身也具有资本的属性。对人力资源的内涵及其经营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军  刘子兰  
高校教师合理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人力资本产权及其特征分析,本文认为高校教师作为其自身人力资本产权的主体之一,有合理配置其自身资源的权利;但高校教师在行使配置和流动的权利时,不得损害高校、学生、其他教师等主体的利益,这是人力资本产权内涵应有之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国年  舒晓村  
通过对人力资源等基本概念的辨析,本文对人力资源会计的逻辑起点进行正本清源,以此为基础论证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实现过程。亦即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培训、薪酬和绩效管理等激活人力资源,使之成为能够直接投入生产的、与人相关的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传强  
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是一次思想观念的解放和认识的转变 ,促进转变突出人力资本投资先行的政策导向 ,暗含了在充分承认人力资本产权特性下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 ,明确了政府在转变中的干预内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磊  卫海英  
品牌资产的概念自产生以来,其内涵和外延就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变迁、营销环境的变化,学界和业界对品牌资产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不同的认识。本文首先简析了不同时期品牌资产概念内涵和外延理论的局限性,探讨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商品同质化、信息透明度和可获得性越来越高的背景下,重新研究品牌资产的内涵和外延的必要性;最后,作者创新性地提出了适应新的营销形势的、基于企业与消费者互动的品牌资产概念及其外延,尤其强调了情感联系在品牌价值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衣龙新  
财务治理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明确其内涵非常重要,这是财务治理学科独立发展的需要,也是引领学术研究的要求。财务治理内涵研究中各种理论观点之间并非完全对立,相互融合已成为必然。文章基于前期研究成果,提出对财务治理内涵的新认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郑传军  徐芬  成虎  
基于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关于PPP的最新定义并结合我国的PPP政策,对其定义、内涵和特征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认为公共产品及服务、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伙伴关系是PPP的核心内涵,风险分担、利益共享、长期合作、项目融资、全寿命周期成本和激励创新是PPP的突出特征,可为PPP的全面理解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良友  孔祥斌  辛芸娜  孙晓兵  
为满足当前耕地质量评价和管理需要,合理确定耕地质量的内涵,利用文献综述法和总结归纳法,从时间角度,梳理国内外耕地质量内涵的发展。结果表明:1)国内外耕地质量内涵从单一的适宜性评价阶段发展到生产力、生态、健康等多维度的综合性评价阶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2)目前,由于国家和公众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耕地健康以及景观多样性的需求,决定了当前耕地质量内涵必须从耕地生产特性、生态特性、健康特性和景观特性等角度定义。研究认为,未来的耕地质量评价工作,需综合考虑耕地的生产、生态、健康及景观等方面,在耕地质量评价单元、评价尺度、评价方法、评价指标选取等方面进行深化研究,从而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永生  陈维政  
现有理论对企业合约中人力资本个人产权与人力资本企业产权交易关系的解释值得商榷,因为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被不恰当地分解。该文在明确界定人力资本个人产权和人力资本企业产权内涵的前提下,基于合约理论,针对"资本个人产权分解论"提出了"资本产权转换论"的观点,认为投入企业的人力资本个人产权并未发生分解,而是转化为人力资本企业产权,以此为前提,人力资本个人所有者获得与其人力资本价值相当的企业权利。文章最后讨论了企业实践中人力资本个人产权与人力资本企业产权之间的主要转换形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红旗  王韧  
目前,学术界对人力资本形成理论的认识主要有两个阶段;一是个体的决策和努力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主要强调供给因素;二是经济载体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主要从"干中学"展开论述,开始强调需求因素。本文认为:仅从供给层面讨论的"人力资本"实属潜在人力资本,潜在人力资本必须在容纳竞争、激励机制的体制环境下与经济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真实人力资本;"干中学"思想开始从需求角度认识真实人力资本,但因缺乏制度分析,又遇到种种挑战与质疑。据此,论文对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对人力资本形成的认识进行了总结并回顾了这一理论面临的挑战,最终对人力资本的形成理论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看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饶年华  
本文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以非人力资本为参照对象,通过辨析当前一些相互矛盾的模糊观点,来阐述人力资本的内涵,并进一步指出人力资本的两重属性,即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具有“物”的属性,和与其载体人的不可分离性而具有的“人”的属性。在此基础上,再从形态、产权特点、生产、使用、交易5个方面,分析人力资本区别非人力资本的特点。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周金燕  
20世纪中期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指出,人们可以通过培养自身的"能力"来提高未来收入,但"能力为何"却一直成为研究的黑箱。在传统的"瓦尔拉斯模型"环境下,"能力"被假设为与生产能力紧密相关的认知能力,非认知能力被忽视,这限制了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力及其发展。本文试图总结人力资本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有价值并可投资的,在拓展传统模型的基础上,对非认知能力的经济价值和投资特征进行探索,并指出未来研究需要开展的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武军  
人力资本所有者产权激励的本质是要尽可能降低人力资本所有者产权残缺的程度,藉此实现理应由人力资本个体享有的产权收益。人力资本所有者产权激励包含人力成本激励与人力资本激励两种模式。其中,人力资本激励模式是以"自我实现人"为人性立论基点,具有制度构建上的宏观性和激励客体的主动性特征,而人力成本激励模式则是以"经济人"与"社会人"为人性立论基点,具有制度设计上的微观性和激励客体的被动性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