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6)
2023(10563)
2022(9225)
2021(8619)
2020(7515)
2019(17509)
2018(17556)
2017(34168)
2016(18811)
2015(21735)
2014(22141)
2013(21889)
2012(20321)
2011(18434)
2010(18831)
2009(17808)
2008(18466)
2007(17026)
2006(15015)
2005(13899)
作者
(55277)
(46611)
(46338)
(44543)
(29665)
(22343)
(21387)
(17964)
(17461)
(16867)
(15759)
(15614)
(14939)
(14883)
(14718)
(14339)
(14284)
(13719)
(13646)
(13492)
(11760)
(11524)
(11297)
(10571)
(10557)
(10509)
(10440)
(10378)
(9377)
(9224)
学科
(77887)
经济(77769)
管理(66634)
(63807)
(57112)
企业(57112)
方法(35360)
数学(30595)
数学方法(30319)
(29813)
(23171)
(21033)
财务(20990)
(20983)
财务管理(20939)
企业财务(19994)
业经(19002)
中国(18488)
(15549)
(14467)
(14307)
银行(14278)
(13660)
贸易(13651)
(13424)
农业(13348)
(13268)
体制(13085)
地方(12953)
(12483)
机构
大学(278505)
学院(278435)
(114518)
经济(111958)
管理(107224)
理学(90910)
理学院(89974)
管理学(88589)
研究(88502)
管理学院(88051)
中国(71590)
(60318)
(58444)
科学(52173)
财经(46424)
(45608)
(45355)
(44934)
中心(42026)
(41778)
研究所(40324)
业大(39287)
北京(37081)
农业(35376)
(35238)
经济学(35052)
财经大学(34272)
(33568)
师范(33213)
经济学院(31630)
基金
项目(171750)
科学(134327)
研究(127461)
基金(124000)
(106585)
国家(105643)
科学基金(90706)
社会(80056)
社会科(75801)
社会科学(75775)
(67568)
基金项目(65794)
教育(59827)
自然(58092)
自然科(56672)
自然科学(56655)
(55969)
自然科学基金(55702)
编号(53107)
资助(51484)
成果(44966)
(39142)
重点(38678)
(36342)
课题(36336)
(35621)
(35389)
教育部(33938)
(33916)
创新(33348)
期刊
(132637)
经济(132637)
研究(84005)
中国(57275)
(53529)
学报(41422)
(41354)
管理(41065)
科学(37460)
大学(31734)
(30003)
金融(30003)
学学(29765)
教育(28716)
农业(26375)
技术(24800)
财经(24430)
业经(21641)
(20800)
经济研究(20002)
问题(17727)
财会(15952)
(14514)
(14297)
理论(14165)
技术经济(14130)
会计(14120)
(13703)
图书(12753)
商业(12646)
共检索到428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席  陈岱松  
实践告诉我们,没有一个科学规范的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具有职业经理人特征的、适应市场经济运作需要的优秀企业经理人就难以足量产生。中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经理人选择机制的合理取向应该是: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白默  
随着中国股市步入"全流通"时代,围绕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案例越来越多,公司管理层通过损害股东利益的方式抵制潜在收购者收购的行为也屡见不鲜。本文通过讨论公司间交叉持股,考察其对公司创始股东、经理人员和可能取得控制权的潜在接管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均衡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交叉持股的公司之间存在一个旨在保证公司不会出售其他公司股票的制裁机制,那么交叉持股会使得参与博弈的各方利益均得以提升,公司的经理人员也可以着眼于长远利益,不必为规避潜在收购者的威胁而采取损害公司价值的短视行为。研究结论为交叉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白默  
随着中国股市步入"全流通"时代,围绕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案例越来越多,公司管理层通过损害股东利益的方式抵制潜在收购者收购的行为也屡见不鲜。本文通过讨论公司间交叉持股,考察其对公司创始股东、经理人员和可能取得控制权的潜在接管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均衡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交叉持股的公司之间存在一个旨在保证公司不会出售其他公司股票的制裁机制,那么交叉持股会使得参与博弈的各方利益均得以提升,公司的经理人员也可以着眼于长远利益,不必为规避潜在收购者的威胁而采取损害公司价值的短视行为。研究结论为交叉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理论证据,即交叉持股有助于经理人员选择增加公司价值的投资项目,从而提升公司绩效和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邦坤  
上市公司控制权协议转让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一直是上市公司并购的基本形式,要约收购仅是辅助手段。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由于现行法在定价和审批等方面的限制,协议转让受到严格限制,导致股改后我国控制权市场面临空缺,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丧失,公司并购裹足不前。未来应当对现行规则进行改革,建立起以协议转让和证券商报价制度为特征的控制权协议转让制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玮婷  
文章通过2006年到2008年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大宗股权交易的数据,对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中的溢价问题进行对比,并对其中的控制权私人利益进行了度量。研究发现,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国有上市公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存在更高的控制权私人利益水平,国有控股不利于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邹晖  
目前的研究对国有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效果褒贬不一。从控制权私有收益理论出发,以1997~2006年10间发生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公司为样本,对国有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权与控制权私有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了国有股东在投资者利益保护方面的双重作用:总体而言,国有股东相对于非国有股东能够提供更好的投资者利益保护,但在相对控股的范围内,更高的持股比例将导致投资者利益保护更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强  邹高峰  
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交易中控制权交易与小额股权交易在转让价格上的差异,对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进行定量分析表明,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约为17.4%左右,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根据控制权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这种控制权价值主要来自上市公司本身具有的壳价值。非流通股股权转让的溢价水平与转让比例、流通股比例、总资产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与流通股规模、资产负债率、转让后的控股比例和每股现金量正相关;而流通股规模与控制权价值正相关,流通股比例和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与控制权价值溢价负相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腾文  
在上市公司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中,不同持股比例的投资者对公司有着不同的影响力和参与程度,同时也会在利益的实现方式上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往往出现为控制公司法人的争执。持股比例、董事制度的安排、持股结构的设计、业务方向乃至法人持股及社会公众持股的比例,都是影响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重要因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配  
在传统的公司治理中,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控制性股东。控制性股东的存在在缓解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同时,又存在着控制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情形,从而导致了控制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大量研究表明,大多数上市公司存在终极控制性股东,终极控制性股东深刻地影响着公司的财务决策行为。在民营上市公司中,金字塔股权结构,是终极控制性股东用来强化控制权的一种常用方式。在该结构下,终极控制性股东利用两权分离通过影响公司财务决策侵占上市公司及小股东利益,从而加剧了终极控制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晓峰  
以控制权为视角,通过构建统一的数理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期限条件下的债务融资和不同融资对象的股权(再)融资,得出了如下结论:在不影响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情况下,公司盈利能力越强,越偏向于股权融资;融资金额越多,越偏向于股权融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曾昭灶  李善民  
本文对2000—2004年我国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控制权转移前后的经营绩效、代理成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控制权转移后,公司的代理成本水平下降,经营绩效得到提高;卖方为地方的子样本代理成本的下降和经营绩效的改善大于卖方为中央企业的子样本;买方为民营的子样本的代理成本的下降和经营绩效的改善大于买方为国有的子样本;买方为国有的控制权转移经营绩效提高和代理成本下降主要来自最终控制人变更子样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昆玉  王跃堂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是否具有改善经营绩效的功能?本文以1997~2000年在A股市场发生控制权转移的153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总资产收益率扣减行业均值后,作为绩效衡量基准,选择控制权转移前2年至后3年共6年作为时间窗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权转移后的3年或4年里,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得到了改善;有偿转让型的控制权转移绩效优于无偿划拨型;部分转移型的控制权转移绩效与全部转移型无显著差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志鹏  宋娟娟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证券市场形成以来,其发展十分迅猛,上市公司的数量与日俱增,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也日趋活跃。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主体,但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度再融资和股权再融资偏好,已成为制约上市公司和整个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控制权私有收益视角出发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关建议,以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昌文  蒲自立  杨安华  
本文比较分析了度量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不同方法,构建了控制权发生转移的数据库,计算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有收益。除宏观因素外,公司规模、交易价格、公司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净资产也会影响控制权的私有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