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9)
2023(11895)
2022(10518)
2021(9600)
2020(8059)
2019(18460)
2018(18505)
2017(36219)
2016(19359)
2015(21829)
2014(21968)
2013(22034)
2012(20307)
2011(18499)
2010(18627)
2009(17114)
2008(16366)
2007(14332)
2006(12773)
2005(11175)
作者
(57023)
(47389)
(47149)
(44976)
(30129)
(22553)
(21397)
(18775)
(18024)
(16951)
(16057)
(15966)
(15080)
(15056)
(14541)
(14428)
(14125)
(13753)
(13463)
(13300)
(11799)
(11715)
(11450)
(10831)
(10685)
(10478)
(10394)
(10193)
(9581)
(9163)
学科
(103376)
经济(103285)
管理(56235)
(52272)
(44061)
企业(44061)
方法(40388)
数学(34847)
数学方法(34544)
地方(24233)
中国(21435)
(21348)
业经(21145)
(20178)
(17963)
地方经济(15599)
农业(14466)
(14297)
(14103)
产业(14006)
(13908)
贸易(13901)
环境(13895)
理论(13882)
(13318)
技术(13211)
(11511)
金融(11510)
(11466)
(11180)
机构
大学(287358)
学院(285808)
(124597)
经济(122119)
管理(115895)
理学(100926)
理学院(99807)
管理学(98256)
研究(97885)
管理学院(97755)
中国(69738)
(60696)
科学(59307)
(52077)
(48760)
研究所(44526)
财经(42596)
中心(42486)
(41604)
业大(40867)
(40368)
(38567)
北京(38514)
经济学(37957)
(37025)
师范(36747)
(35290)
经济学院(33913)
(32981)
农业(32347)
基金
项目(195199)
科学(153905)
研究(143779)
基金(141854)
(122412)
国家(121432)
科学基金(104768)
社会(91982)
社会科(87249)
社会科学(87225)
基金项目(75965)
(75949)
自然(67107)
自然科(65481)
自然科学(65469)
自然科学基金(64308)
教育(64191)
(63061)
资助(58396)
编号(57861)
成果(46381)
重点(43048)
(42942)
(42802)
(40518)
课题(39528)
创新(37710)
国家社会(37513)
教育部(36971)
人文(36627)
期刊
(141961)
经济(141961)
研究(87308)
中国(48686)
管理(43643)
学报(42058)
科学(40451)
(37583)
(37382)
大学(31925)
学学(30243)
教育(26802)
农业(26458)
技术(25183)
经济研究(23485)
业经(21942)
财经(21350)
(21213)
金融(21213)
(18389)
问题(18177)
技术经济(16253)
理论(14281)
图书(13962)
科技(13816)
现代(13674)
商业(13561)
(12858)
实践(12813)
(12813)
共检索到414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小兰  
我国产业集群在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的破坏。这是由产业集群中企业相对集中、产业集群建设中治理制度滞后、循环技术缺失和很多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实行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并能促进产业集群良性、稳定地发展。但产业集群要实行循环经济,不仅要进行产业集群的循环改造,还要有制度上、科技上和政府的支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薇  
我国在资源与环境强约束下,构建具有生态化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迫在眉睫。新型产业体系是循环经济的重要依托,每一层次的产业生态系统都构成循环经济的功能载体和物质载体。产业集聚系统则更具载体优势。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资源节约等技术的开发和共享,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性吸引"分解者"进入,一个产业的废料完全可以变成另一个产业的"食粮"。产业集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针对产业集聚系统不可持续的症结,循环经济"3R"原则的实施为其提供了充足的负熵流输入,循环经济触发产业集聚系统的自主技术创新"涨落"因素,推动系统跃升使之进化成为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循环经济是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动力。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呈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超明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虚拟化的趋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成为一种常态。与此同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日益表现出两面性:在促进其增长的同时也会带来消极破坏性影响。其中缘由在于货币循环流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资金流量占比和其规模之比相等与否。为了维护经济的稳定运行,货币政策应对两面性问题有所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华茂  
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推进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涉及到各种理论基础的研究,如果不对这些理论进行研究就会造成理论上与实践上的分离和难以整合。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呼唤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对产业集群生态化具有导向作用,能够引导产业集群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带动产业结构的提升和优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翟纯红  郝家龙  
产业集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对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构建中的借鉴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在促进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中,对产业集群的构建须进行理论创新,超越传统的模式,借鉴循环经济的思想,根据区域的综合比较优势来抉择产业集群,并以被组织的模式来积极推动产业集群的理性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贺传皎  李江  
产业集聚发展是我国许多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式,能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而另一方面产业的集聚也在大量消耗资源并排放废物。产业集群和生物群有很大相似性,都是弱小的个体以群聚方式生存并形成强大生存能力,二者在资源利用方面都存在向资源循环利用演化的趋势,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集群在产业链规模、信息交流等方面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有先天的优势,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都可以通过对产业群结构的适当改造,走上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哈斯布拉托夫   庄起善  
1.对象的基本范畴世界经济是加入世界经济体系、相互作用的国别经济的总和。既然这里所指的是以各种原则为基础的经济体系,那么,它们就处于复杂的辩证统一和矛盾之中、处于复杂的在形式之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辉  
本文着重介绍资产价格变动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由于代表资产价格的变量和代表实体经济的变量都不止一个,传统的回归方法受到限制。而且代表实体经济的各个变量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传统的回归方法不得不面对比较棘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引入典型相关分析方法。针对我国国情,密切结合2017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探讨实体经济与股票价格变动、房地产住宅投资与资产价格变动以及房产价格与实体经济变动关系问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鸿阶  詹其柽  
闽澳关系历史悠久,至少可上溯到500多年前。大陆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闽澳双边经济关系发展迅速,目前已由旅游、劳务合作扩展到相互投资、金融贸易等领域,进入了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阶段。 一、闽澳双边经济关系的基本态势 八十年代,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闽澳双边经济关系呈较快的发展势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利民  沈续雷  
本文运用GIS软件(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对我国银行卡产业的空间分布和空间集聚进行研究,并运用SPSS对产业空间分布和区域经济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卡产业空间分布和经济发展程度高度同构,尤其集聚在东部经济地带和三大都市圈;银行卡产业和区域经济第三产业发展高度相关,第三产业GDP与POS交易额一次函数拟合度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建军  姚先国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上海和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中心的发展差距 ,估算了上海实现国际经济中心目标所需的时间 ,并在摒弃了传统的“极化—扩散”理论 ,而采用产业分工和空间经济学理论分析上海和浙江的经济关系以后认为:(1)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的任务将由上海和上海周边地区共同承担 ,作为全球视野中的大上海地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浙江也是建设中的上海国际经济中心的一部分;(2)浙江和上海之间的资源流动是双向的 ,浙江和上海的经济关系不是单纯的“中心—边缘”、“吸纳—扩散”的关系而是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的关系;(3)明确浙江建设制造业大省和国际制造业中心之一的发展目标 ,鼓励有条件的浙江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利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起善  
《国际经济关系》一书是莫斯科新闻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专门论述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学术著作。该著作由莫斯科国民经济学院、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等十多位学者和专家集体编著,国际问题专家哈斯布拉托夫教授任主编。该书共二卷,32章。全书阐述了国际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重点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属于国际经济关系范畴的全球性(或称世界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柏松  
深港经济关系展望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梁柏松“九七”香港回归临近,深港经济关系如何发展,成为人们殷切关心的问题。下面谈一点个人的一些看法。一、一九九七年之后,香港继续在若干方面对深圳保持优势经过16年的发展,深圳已经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深圳的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健生  
90年代,随着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以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南北关系日趋突出,并且呈现出五大特点.一、南北经济差距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缓慢,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仅为4.3%,低于70年代5.6%的水平.同期,发展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