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79)
- 2023(15285)
- 2022(13312)
- 2021(12516)
- 2020(10375)
- 2019(23686)
- 2018(23616)
- 2017(44499)
- 2016(24835)
- 2015(27712)
- 2014(27850)
- 2013(27644)
- 2012(25924)
- 2011(23503)
- 2010(23734)
- 2009(21594)
- 2008(21256)
- 2007(18967)
- 2006(16674)
- 2005(14933)
- 学科
- 济(98788)
- 经济(98683)
- 管理(66528)
- 业(64517)
- 企(52409)
- 企业(52409)
- 方法(40882)
- 数学(34631)
- 数学方法(34136)
- 中国(28832)
- 农(27054)
- 学(25527)
- 地方(25267)
- 财(22739)
- 业经(22729)
- 农业(18323)
- 制(18045)
- 贸(17580)
- 贸易(17567)
- 易(16955)
- 理论(16651)
- 银(16541)
- 银行(16461)
- 和(16109)
- 技术(15997)
- 融(15947)
- 金融(15942)
- 行(15811)
- 环境(15556)
- 务(14254)
- 机构
- 大学(353146)
- 学院(352233)
- 管理(131795)
- 济(131246)
- 经济(128094)
- 研究(127798)
- 理学(113002)
- 理学院(111560)
- 管理学(109245)
- 管理学院(108631)
- 中国(93335)
- 科学(85291)
- 京(77862)
- 农(69321)
- 所(68132)
- 研究所(62367)
- 财(60466)
- 业大(59051)
- 中心(56736)
- 农业(54623)
- 江(53515)
- 北京(49749)
- 范(48464)
- 师范(47825)
- 财经(47733)
- 院(46482)
- 州(43975)
- 经(43341)
- 省(41704)
- 技术(40914)
- 基金
- 项目(240847)
- 科学(185489)
- 基金(170627)
- 研究(169319)
- 家(152691)
- 国家(151387)
- 科学基金(126590)
- 社会(102475)
- 社会科(96853)
- 社会科学(96827)
- 省(96233)
- 基金项目(90549)
- 自然(85210)
- 自然科(83211)
- 自然科学(83184)
- 自然科学基金(81652)
- 划(81415)
- 教育(77253)
- 资助(71330)
- 编号(68266)
- 成果(56313)
- 重点(54684)
- 发(54529)
- 部(51152)
- 创(49437)
- 课题(48696)
- 计划(46789)
- 科研(46725)
- 创新(46190)
- 大学(43418)
- 期刊
- 济(150921)
- 经济(150921)
- 研究(103472)
- 中国(73020)
- 学报(68377)
- 农(64055)
- 科学(59233)
- 大学(49831)
- 管理(49658)
- 学学(47059)
- 财(44845)
- 农业(44394)
- 教育(42846)
- 融(31349)
- 金融(31349)
- 技术(30113)
- 业经(25493)
- 业(23511)
- 经济研究(23346)
- 财经(22947)
- 图书(19923)
- 经(19562)
- 问题(19463)
- 科技(19010)
- 版(18560)
- 业大(18437)
- 理论(16741)
- 林业(16636)
- 技术经济(16383)
- 现代(15440)
共检索到530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丽艳 韩一凡 周银连 阮大津
研究了对云斑白条天牛有不同抗性的杨树品种中挥发物的化学成分 ,通过GC MS DS分析 ,鉴定了 6 8个成分 ,南抗 1号A 34 17杨中挥发物成分最多 ,2 71杨最少 ,Ⅰ 6 9杨与 2 97杨居中。研究发现不同抗性的杨树的烷烃含量及提取物含有的挥发物成分的数量与抗性一致。另外 ,南抗 1号A 34 17杨、2 97杨和Ⅰ 6 9杨中松柏醇的含量远远高于 2 71杨 ,具有高抗性能的南抗 1号A 34 17杨中有机酸、醛、酮、酯等成分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对总离子流较强的 2 4个成分进行了数理统计中的聚类分析 ,仅从数理统计的角度看 ,Ⅰ 6 9杨和 2 71杨首先聚为一类 ,其...
关键词:
杨树 抗性 云斑白条天牛 挥发物成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 史黎央 赵艺 徐华潮
为探索能影响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行为反应的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挥发物,采用活体植物动态顶空套袋吸附法收集不同受害状态(健康、天牛取食、天牛产卵和天牛钻蛀后)山核桃释放的挥发物,并运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测量系统(GC-EAD)及Y型嗅觉仪技术分析鉴定出对云斑天牛有电生理及行为反应的挥发物。结果表明:云斑天牛成虫对不同受害状态下山核桃挥发物中蒎烯、萜品烯、壬醛、α-萜品醇、五甲基苯、丙烯酸异辛酯、2,6-二甲基萘及正十六烷8种挥发物均产生电生理反应。嗅觉反应结果显示:萜品烯对云斑天牛雄成虫产生显著的引诱作用(P<0.05);壬醛对云斑天牛雌成虫产生极显著的引诱作用(P<0.01),对其雄成虫产生显著的引诱作用(P<0.05);而蒎烯对云斑天牛雌成虫产生极显著的驱避作用(P<0.01);α-萜品醇则对其雌成虫产生极显著的引诱作用(P<0.01),对其雄成虫产生显著的驱避作用(P<0.05)。研究结果说明:α-萜品醇和壬醛对云斑天牛雌成虫产生较强的引诱作用,而蒎烯对其雌成虫产生较好的驱避作用;萜品烯和壬醛对云斑天牛雄成虫产生较强的引诱作用,而α-萜品醇则对其雄成虫产生较好的驱避作用。图4表1参2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丽艳 韩一凡
目前已培育出的对云斑天牛有不同抗性的杨树品种中所含营养物质及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云斑天牛对杨树树干的危害与杨树中所含营养物质并无关系,而酚性化合物含量的多少是引起抗性的一个因素。另外,在硅甲基化的乙酸乙醇抽提物中,利用气质联用方法分析并确定苯酚等31个酚性化合物,其中4-羟基环己酮等化合物是首次在杨树品种中发现。同时,利用液相色谱,也分析确定了13个酚酸化合物。
关键词:
杨树,天牛,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立超 迟德富 谢兴 王广利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以收率为指标的CO2超临界萃取小叶杨树皮挥发物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萃取压力25MPa、温度50℃、时间60min为小叶杨树皮挥发物的最佳萃取条件,收率为3.56%;依此条件分别萃取白城二号杨、小黑杨、俄罗斯杨、中东杨、小青杨、小青×黑杨、大青杨、斯大林杨、银中杨和小叶杨的树皮挥发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物的化学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酯类、酸类、烃类等化合物,其中以酸类物质含量最高,其他物质含量均较低;萘、醌、、酮等大分子物质含量较少;中东杨和斯大林杨树皮中特异化合物种类较多。同时利用"Y"形嗅觉仪测定青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胜青 雷静品 胡永建 李良俊 邬江辉
为今后VOCs在林木抗虫新品种的选育、抗虫机理及森林生态恢复等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综述了树木VOCs释放的主要类型及VOCs对植食性昆虫的作用。树木挥发物(VOCs)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具有昆虫定位和自身防御双重作用,主要包括异戊二烯、单萜烯、其他活性物质等,其释放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VOCs对植食性昆虫具有吸引、趋避以及吸引天敌等方面作用;特异性VOCs的鉴定与分离比较困难,还需从分子水平发掘树木VOCs中具有防御作用的关键组分。通过VOCs这个桥梁,对新的预防和控制虫害方法以及抗虫树种选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挥发物 抗虫 引诱 趋避 树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宁 张冬勇 沈红霞 胡琴 樊建庭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寄主植物范围广泛,既危害衰弱寄主也危害健康寄主。为了寻找影响光肩星天牛产卵的植物源信息物质,并为研制绿色无公害的光肩星天牛引诱剂奠定基础,通过室内有选择和无选择产卵试验,测定了光肩星天牛对青皮垂柳Salix ohsidare,苦楝Melia azedarach和复叶槭Acer negundo等3种寄主植物的产卵偏好行为,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3种寄主植物树干挥发物成分。有选择产卵试验和无选择产卵试验结果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紫薇 徐华潮 张娓娓 王佩星
为了探寻寄主植物气体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寄主选择的影响机制,分别对健康的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垂柳sAlix bAbyloniCA,苦楝MeliA AzedArACh,意大利杨树populus eurAMeviCAnA‘i-214’枝条挥发物进行成分分析。室内"y"型嗅觉实验结果显示:5种树种对天牛引诱程度不同。与对照相比,5种树种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差异显著(p<0.05),苦楝和垂柳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平彦 亓玲美 孙绪艮 孙垒光 曲若轶
为探讨苹果绵蚜与苹果树的互作关系,用Y形嗅觉仪测试该虫对不同苹果品种枝条的嗅觉反应,顶空萃取枝条挥发物,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该虫在寄主选择时,能被不同品种苹果枝条气味吸引;对珊夏的趋向性最强,平均选择率为71.25%,其次是短枝富士、乔纳金、腾木1号,平均选择率均在60%以上;对首红的最弱,平均选择率仅为56.75%。珊夏枝条挥发物主要成分(E-3-己烯-1-醇、甲酸己酯)的相对含量(14.74%,9.52%)均多于其他品种;首红枝条挥发物主要成分(4-甲基-1,3-戊二烯、乙酸叶醇酯)的相对含量(16.37%,10.27%)均多于其他品种。初步确定,E-3-己烯-1-醇、甲酸己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卓志航 杨伟 徐丹萍 杨春平 杨桦 刘臣山
【目的】揭示云斑天牛对寄主核桃的选择机制,为筛选对云斑天牛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源引诱剂,实现对该虫的生态控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核桃树皮和树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核桃树皮和树叶共含有萜烯类、烃类、芳香族化合物、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醌类和杂环化合物9类6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核桃树皮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9类36种,分别是15种萜烯类、4种烃类、4种芳香族化合物、...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樊建庭 张冬勇 章祖平 孟俊国 王义平
研究了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对于寄主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不同部位的取食选择性,并对相应部位的挥发物进行了成分分析。室内取食试验结果显示,松墨天牛对不同年龄的寄主植物枝条有显著的取食选择性,取食量大小顺序为:1年生>3年生>2年生枝条;野外取食调查结果显示,松墨天牛对寄主植物树冠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向枝条也存在显著的取食选择性,取食量大小分别为:中层>上层>下层,南向>北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部位枝条挥发物成分差异很大,其中不同枝条挥发物中的α-蒎烯含量为:1年生>3年生>2年生枝条,上层>中层>下层,不同方向枝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建庆 梅增霞 杨忠岐
云斑白条天牛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严重危害白蜡树,本研究应用聚集指标法、Taylor幂法则、Iwao m*-m回归分析法,对危害白蜡云斑白条天牛种群卵、幼虫、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危害白蜡云斑白条天牛种群的卵、幼虫、成虫均呈聚集分布,其聚集性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运用Iwao m*-m回归中的两个参数α和β值,建立了在不同精度下以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为防治指标时的理论抽样数公式及序贯抽样数公式,计算出了抽样调查时的理论抽样数据表及序贯抽样数据表,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查询表中数据确定调查样本数。
关键词:
云斑白条天牛 空间分布 抽样技术 白蜡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新岗 刘惠霞 刘拉平 马养民
在松果梢斑螟幼虫转移危害期和成虫产卵选择期,采用XAD2的吸附法和二氯甲烷提取法以及GC-MS分析,研究了虫害诱导后油松和华山松球果或针叶挥发性萜类成分。结果表明:幼虫转移危害期,油松球果虫害后的特异性组分为α-蒎烯、β-非兰烯、β-蒎烯、β-香叶烯、D-柠檬烯、异松油烯、乙酸天竺葵酯,以及大香叶烯-D和石竹烯等9种;球果受害后,倍半萜含量显著下降;但非寄主华山松健康球果和虫害果挥发性萜类主要组分有8种,其组成和含量与油松球果显著不同。成虫产卵选择期,油松健康果和虫害果挥发性萜类成分和含量有很大差异,其中特异性组分是α-蒎烯、β-非兰烯/4-侧柏烯、β-香叶烯、D-柠檬烯,以及未知成分、石竹烯...
关键词:
松果梢斑螟 寄主选择 植物挥发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建园 秦锡祥 韩一凡
云斑天牛[Batocer horsfieldi(Hope.)]是杨树主要蛀干害虫之一。长期以来,对云斑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做了许多探索和研究,但到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控制方法。培育杨树抗云斑天牛新品种,是防治云斑天牛危害的一种经济有效的途径。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振 迟德富 宇佳 李晓灿 赵晓杰
测定青杨脊虎天牛雌、雄成虫对13种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丁香酚、2-苯乙醇、糠醛、柠檬烯、月桂烯5种挥发物在最大浓度下(1mol·L-1)均能引起雌雄成虫强烈的触角电位反应(P<0.01);行为反应测试表明:柠檬烯在高于或等于10-3mol·L-1的浓度时对雌虫均有引诱作用(P<0.01),在1和10-1mol·L-1浓度下能够引诱雄虫(P<0.01);丁香酚于10-1和10-1mol·L-1浓度下对雌、雄成虫均有引诱作用(P<0.01);2-苯乙醇在10-1和10-2mol·L-1浓度下均能引诱雌、雄成虫(P<0.01);浓度为1和10-1mol·L-1的糠醛对雌、雄成虫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凡 鲁继红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extract the volatiles and wound-induced volatiles of Ricinus communis, the volatile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by GC-MS. The main volatile from intact leaves of Ricinus communis was 3 kinds of different constitution of dibutyl phthalate...
关键词:
蓖麻 挥发物 创伤诱导挥发物 固相微萃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