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65)
- 2023(3356)
- 2022(2858)
- 2021(2796)
- 2020(2405)
- 2019(5181)
- 2018(5056)
- 2017(9433)
- 2016(5404)
- 2015(6191)
- 2014(6226)
- 2013(6231)
- 2012(5790)
- 2011(4898)
- 2010(5279)
- 2009(5075)
- 2008(5425)
- 2007(4959)
- 2006(4543)
- 2005(4106)
- 学科
- 财(21279)
- 管理(20751)
- 济(18058)
- 经济(17920)
- 业(17058)
- 企(16331)
- 企业(16331)
- 财政(11968)
- 政(9608)
- 务(8691)
- 财务(8682)
- 财务管理(8641)
- 中国(8352)
- 企业财务(8269)
- 制(8123)
- 方法(7275)
- 农(7028)
- 理论(6136)
- 业经(6043)
- 地方(5480)
- 制度(5437)
- 度(5437)
- 体(5306)
- 和(5231)
- 策(4764)
- 教育(4717)
- 体制(4528)
- 学(4514)
- 银(4181)
- 银行(4178)
- 机构
- 大学(70095)
- 学院(69024)
- 济(26468)
- 经济(25755)
- 管理(25112)
- 财(24834)
- 研究(22902)
- 理学(20540)
- 理学院(20328)
- 管理学(20045)
- 管理学院(19903)
- 中国(19457)
- 京(14828)
- 财经(14788)
- 江(13364)
- 经(13096)
- 科学(12470)
- 所(11473)
- 中心(11412)
- 财经大学(10373)
- 省(10326)
- 州(9880)
- 范(9807)
- 师范(9751)
- 北京(9676)
- 研究所(9428)
- 财政(9061)
- 农(8918)
- 政(8100)
- 经济学(8004)
- 基金
- 项目(38087)
- 研究(31120)
- 科学(29644)
- 基金(27049)
- 家(21997)
- 国家(21708)
- 社会(21578)
- 社会科(19065)
- 社会科学(19054)
- 科学基金(19007)
- 教育(14956)
- 省(14823)
- 基金项目(13730)
- 编号(13461)
- 成果(13269)
- 划(11834)
- 资助(11146)
- 自然(10463)
- 自然科(10244)
- 自然科学(10242)
- 自然科学基金(10062)
- 课题(9566)
- 性(9364)
- 部(8868)
- 项目编号(8801)
- 重点(8355)
- 年(8186)
- 国家社会(8129)
- 阶(8063)
- 教育部(8046)
共检索到128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隗易
本文对传统社会中大量存在的非正式财政收入进行了分析,说明了非正式财政的表现形式与财权配置特点,并通过一个委托代理模型阐释了非正式财政收入产生的原因。旨在说明,中央政府从自身收入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推动了非正式财政收入的形成。当前,非正式财政收入仍以各种形式大量存在,因此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以史为鉴,切不可忽略非正式财政收入与正式财政收入之间的相互影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安 侯昭瑞 林子琪
在研究土地财政内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土地财政模式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土地财政的具体形式或类型。土地财政模式是在一定经济和社会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以财政社会学为视角,把土地财政模式划分为贡纳型土地财政、租金型土地财政、利润型土地财政和税收型土地财政。中国现行土地财政模式为租金型土地财政,应转型为税收型土地财政。同时认为,土地财政模式转型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制度变迁过程。
关键词:
土地财政模式 转型 财政社会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严 郭家鑫
由于预算松弛可能会对组织的利益带来损害,导致组织人员能力不匹配、绩效标准不明确、资源分配不均匀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如何控制和治理预算松弛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旨在找出有效治理预算松弛的方式。大部分学者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在预算管理机制层面对预算松弛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基于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对预算松弛的成因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控制预算松弛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成文的、基于明面规章制度的正式控制,另一种是不成文的、基于内在影响内涵的非正式控制,而现有关于预算松弛的研究中对非正式控制阐述得较少,因而本文基于非正式控制中的文化、信任、道德以及团队控制对预算松弛的影响进行阐述,揭示非正式控制在治理预算松弛方面的作用,扩展了预算松弛治理相关文献,并从非正式控制内涵角度出发为预算松弛的控制和治理提出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玉平
问题的提出非正式金融(informal finance)也称非正规金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遇到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尽管金融监管当局不断采取强制性的取缔政策,但是,许多研究表明,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非正式金融与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匡凯
土地征收制度会受到财政政策影响。1959-1982年,财政权力下放、重工业优先支出,致使农村通货膨胀、地方征地权力增大,所以征地审批机关级别提高、权力回收,补偿标准上调。1982-1998年,分税制促使政府通过城市扩张提高GDP,加之通货膨胀使得征地程序更严格,补偿标准提高。新世纪公共财政下,法律细化了"公共利益"范围、提高了征地透明度,农民参与土地分红。财政从家财型向税收型转变,应当要严格征地程序,加强社会保障,处理好"央-地"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燕 胡宏伟
本文对政府干预、财政支持全民医保的理论基础以及世界各国实现全民医保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一国的财力是其建立、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接着,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多个国家财政支持医疗保障的规律进行了考察。认为,与世界一般水平相比,中国卫生支出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人均卫生总费用太少,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过低;而中国与全民医保国家的差距更大。最后,提出了两个层次的财政支持医疗保障发展建议。
关键词:
政府财政 全民医保 国际比较 中国考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援成
汇率变动对财政收支的关系相当复杂。作者从分析进口、出口、对外债务、外汇储备、税收以及市值变动六大因素与财政收支的一般关系入手,考察了弹性分析方法,提出了测算汇率影响财政收支的简易计算公式,并对1994年的各项影响作了粗略估测。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外汇储备风险对财政收支潜在影响最大,而如何规避外汇风险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汇率,弹性分析,财政收入,外汇储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家新
政府储蓄是一定时期政府的财政收入减消费性财政支出后的结余。政府储蓄的形成及其规模 ,不仅取决于一定时期政府财政收入的状况 ,也取决于财政支出的结构安排。基于这一认识 ,本文分别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对政府储蓄形成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汉屏 刘锡田
本文结合我国现实状况 ,扫描基层财政短收、欠发工资、教育投入不足等现象 ,立足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法治建设等较高层面 ,分析了基层财政能力弱化的一个制度性问题 ,即预算完整性正遭到侵蚀 ,以警醒世人关注地方财政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近期建设的目标和措施 ,并把长远建设目标定位于法治化进程的加快上。
关键词:
地方财政 预算 完整性 法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庆瑜 吕庆明
行为经济学与财政幻觉共同的基础是认知偏差,在此基础上财政幻觉具有乐观和悲观两种不同的类型。相较于乐观的财政幻觉而言,悲观的财政幻觉是实现财政民主的更优选择。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禀赋效应、现状偏见、锚定效应、心理账户理论可以解释财政幻觉产生机理,并深化对财政幻觉现象的认知。通过对上述行为经济学原理的正向或逆向应用,财税制度安排可以产生乐观或悲观不同的财政幻觉。在财政民主的背景下,制度选择过程中可以借助财税制度产生的悲观的财政幻觉来觉醒纳税人的民主观念和权利意识,为财政民主的实现奠定观念内核。
关键词:
财政幻觉 行为经济学 原理应用 制度选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蔡琛
中国财政学对公共预算问题的研究,未能融合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也未实现必要的"市场细分"。近期的研究取向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谋划:组建"中国公共预算研究会";尽快完成中国近代预算史的抢救性研究与实现预算术语统一化;按照正确的顺序继续推进"三部曲"的预算规范化进程。
关键词:
公共预算 主流化 “三部曲”进程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清彬
财政分权程度多少为适宜,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国的财政分权程度受到该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来讲,实施联邦制、民主程度较高、政府规模较小(以及地方政府规模相对较大)、地方政府层级较多的国家分权程度较高;经济更发达、城市化程度较低、收支结构更偏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受中央政府控制较小的国家分权程度更高;群体异质性越大(再分配偏好越强)、用于维持社会稳定的支出越低的国家财政分权程度越高;疆域面积越大、人口规模越大的国家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另外,财政分权程度还受到宗主国制度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中应特别注意数据和相关指标的构建问题,并考虑内生性问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国良
建国以来,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阶段,其主要特征为中央统一财政、分级管理,同时,也逐步采用了中央与地方结合、以地方为主的体制;1985年至1993年为第二阶段,该阶段以中国全面展开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教育改革开始了中央宏观指导、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新体制;1993年以后,随着中国财政体制实行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教育财政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波动与改革,并逐步地走上了正规发展的道路。本文重点从宏观教育财政政策、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多渠道筹措基础教育经费等三大方面,考察我国15年来基础教育财政政策的变迁与发展,对提高我国基础教育投资整体水平问题开展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意大利、西班牙财政监督考察报告财政部监督司赴意大利、西班牙考察团一、两国财税机构设置概况意大利国库部的职能类似我国财政部的职能,主要负责政府预算支出及与支出有关的预算分配、预算执行和拨款监督,同时还负责债务还本付息。国库部共有1万名职员,其中在部机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1998年10月8日至11月6日,财政部“中级财政管理培训班”在德国进行了培训考察。所到之处,考察团除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外,还同有关专家、学者和官员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管理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一、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次大战后,德国实行的是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