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4)
- 2023(6045)
- 2022(5387)
- 2021(5079)
- 2020(4590)
- 2019(10746)
- 2018(10784)
- 2017(21225)
- 2016(12097)
- 2015(14003)
- 2014(14389)
- 2013(14483)
- 2012(13926)
- 2011(12492)
- 2010(12834)
- 2009(12174)
- 2008(12655)
- 2007(11820)
- 2006(10112)
- 2005(9193)
- 学科
- 济(53291)
- 经济(53234)
- 管理(32883)
- 业(32283)
- 方法(27882)
- 数学(24880)
- 企(24648)
- 企业(24648)
- 数学方法(24569)
- 农(15543)
- 中国(13824)
- 财(13217)
- 学(11768)
- 贸(10686)
- 贸易(10683)
- 易(10386)
- 农业(10297)
- 制(9480)
- 业经(9443)
- 地方(9325)
- 务(8145)
- 财务(8122)
- 财务管理(8093)
- 理论(7994)
- 和(7939)
- 银(7750)
- 银行(7719)
- 企业财务(7513)
- 融(7415)
- 金融(7413)
- 机构
- 大学(184336)
- 学院(181568)
- 济(73923)
- 经济(72241)
- 管理(66691)
- 研究(60908)
- 理学(56955)
- 理学院(56280)
- 管理学(55067)
- 管理学院(54726)
- 中国(46815)
- 京(39357)
- 科学(39054)
- 农(34884)
- 财(34038)
- 所(32659)
- 研究所(29498)
- 业大(29084)
- 中心(28798)
- 江(28434)
- 农业(27873)
- 财经(27216)
- 北京(24904)
- 经(24530)
- 范(24103)
- 师范(23829)
- 经济学(23328)
- 州(22281)
- 经济学院(21180)
- 院(21043)
- 基金
- 项目(114407)
- 科学(87875)
- 基金(81754)
- 研究(81381)
- 家(71378)
- 国家(70785)
- 科学基金(59104)
- 社会(49975)
- 社会科(47214)
- 社会科学(47194)
- 省(44575)
- 基金项目(43134)
- 自然(38592)
- 教育(38335)
- 划(37797)
- 自然科(37686)
- 自然科学(37671)
- 自然科学基金(36983)
- 资助(35136)
- 编号(33887)
- 成果(28650)
- 部(25816)
- 重点(25748)
- 发(23941)
- 课题(23027)
- 创(22630)
- 科研(22488)
- 大学(21820)
- 教育部(21772)
- 计划(21346)
共检索到271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林雪贞
《劳动合同法》自颁布以来就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和争论,这些争论表面上是因为法律规定的改进所致,但实质上是利益配置结构发生变化的结果。《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虽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此法的实施,也引起了各主体对自身问题的深思,促进了国家、企业和劳动者对自身问题的认识和改进。国家应加强社会保障职责,企业要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劳动者个人要提高技能素质。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利益配置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范围
本文认为,《劳动合同法》实施至今刚逾4年即开启修改,其立法方式、立法体例、立法立场以及立法态度等值得反思。然而,《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仅对劳务派遣的部分规定予以了修正,且修正之内容难以达到修法之目的。值此修法之际,期望立法者能够围绕法律的体系性和规范性对该法的不足予以完善。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修改反思 评议展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跃军 赵武阳
基于理论模型的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有助于知识员工和知识密集型企业达成"双赢",但是可能导致体力员工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双输"。《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备受争议,其对低端劳工市场的消极影响是主因,外界经济环境恶化带来的经营压力和就业压力是辅因,而且,主辅因的结合打乱了政府预期的经济转型之路。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解雇成本 市场分割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杰 宋登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建武 高松茂
文章通过静态模型、比较静态和动态模型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结果发现,《劳动合同法》在相当程度上有利于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维护市场公平交易,而且并不必然会导致失业率升高;它更加有利于遵纪守法的经营者、有利于促进落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工短缺"。事实上,《劳动合同法》起到了鞭策落后、鼓励先进的作用,最终维护了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工资 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世诚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应当说,这部法是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培育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一部法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6月29日表决通过了《劳动合同法》。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经历了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四次审议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姚先国
本文对《劳动合同法》实施近三年的情况作了回顾总结,认为拥护者和反对者当初的预期均未得以实现,《劳动合同法》面临与《劳动法》一样被虚化的风险。而其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劳动合同法》某些规定与现实脱节,更在于《劳动合同法》权利调整所受到的社会经济关系制约,只有从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入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公民权利均等化,才有望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性矛盾,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社会构建创造良好的宏观条件与体制基础。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者权利 和谐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大卫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试用期的规定较《劳动法》更为详尽和具体,但是部分规定在立法中没有考虑到实施过程中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同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已经比较完善的做法背道而驰,这将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有待今后修订完善。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试用期 立法 缺陷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春明
案情简介■朱某是某食品饮料企业从驻地附近招聘的农民工,自2009年10月10日起,公司与朱某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11个月,秋收秋种期间终止劳动合同1个月。合同期满终止时,公司依法出具《终止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柯凯鈇
现行《劳动合同法》自2006年立法征求意见、审议通过和2008年生效实施,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也是政、商、学各界争议不断的10年。争议的实质是劳动与资本权利义务关系,表现形式是立法选择的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关系问题。其实,引起争议的关键根源在于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还是劳动力,其背后的理论渊源是经济学范式问题。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争议 经济学范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柯凯鈇
现行《劳动合同法》自2006年立法征求意见、审议通过和2008年生效实施,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也是政、商、学各界争议不断的10年。争议的实质是劳动与资本权利义务关系,表现形式是立法选择的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关系问题。其实,引起争议的关键根源在于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还是劳动力,其背后的理论渊源是经济学范式问题。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争议 经济学范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云 金祥荣
近年来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呈现差距日益加大的"马太效应"。通过对中国30个省市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研发、技术机会及吸收能力对于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具有累积循环的影响作用,这一累积循环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轨道",从而导致创新的区域差异日益明显。实证研究还证实了研发两面性的存在,并首次证实技术机会对于技术创新的显著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爽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开始实施。新法出台前后一直伴随着激烈的争论,也引发了一些"震荡"。全面、客观地判断和分析有关现象和问题,及时、准确地把握相关动态,对当前积极推进新法实施、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