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79)
- 2023(16674)
- 2022(13939)
- 2021(12871)
- 2020(10592)
- 2019(24169)
- 2018(23957)
- 2017(45924)
- 2016(24883)
- 2015(27895)
- 2014(27879)
- 2013(27734)
- 2012(25361)
- 2011(22816)
- 2010(22946)
- 2009(21263)
- 2008(20936)
- 2007(18645)
- 2006(16776)
- 2005(15178)
- 学科
- 济(112339)
- 经济(112214)
- 业(95478)
- 企(85027)
- 企业(85027)
- 管理(84042)
- 方法(44516)
- 农(35916)
- 业经(35707)
- 数学(34756)
- 数学方法(34432)
- 财(32544)
- 中国(31193)
- 地方(26904)
- 农业(25364)
- 务(22710)
- 财务(22642)
- 财务管理(22611)
- 企业财务(21430)
- 技术(21212)
- 制(20923)
- 和(19875)
- 理论(19270)
- 学(19236)
- 贸(18199)
- 贸易(18183)
- 易(17587)
- 划(17454)
- 策(17440)
- 发(17268)
- 机构
- 学院(358376)
- 大学(353680)
- 管理(146102)
- 济(145926)
- 经济(142819)
- 理学(124977)
- 理学院(123637)
- 管理学(121912)
- 管理学院(121245)
- 研究(118686)
- 中国(91543)
- 京(76615)
- 科学(71859)
- 财(67820)
- 所(59317)
- 农(59254)
- 江(54735)
- 中心(53642)
- 研究所(53394)
- 财经(53200)
- 业大(51903)
- 北京(48724)
- 经(48253)
- 范(46501)
- 师范(46108)
- 农业(45874)
- 州(44386)
- 院(43206)
- 经济学(42524)
- 财经大学(39125)
- 基金
- 项目(236821)
- 科学(187413)
- 研究(177363)
- 基金(170937)
- 家(147182)
- 国家(145768)
- 科学基金(126835)
- 社会(112220)
- 社会科(106279)
- 社会科学(106253)
- 省(94128)
- 基金项目(90981)
- 自然(80935)
- 教育(79653)
- 自然科(79054)
- 自然科学(79038)
- 自然科学基金(77646)
- 划(77489)
- 编号(73282)
- 资助(69254)
- 成果(58559)
- 发(54173)
- 重点(52295)
- 部(51388)
- 创(51280)
- 课题(50087)
- 创新(47152)
- 国家社会(45636)
- 业(45125)
- 项目编号(44992)
- 期刊
- 济(172367)
- 经济(172367)
- 研究(108910)
- 中国(72118)
- 管理(58490)
- 农(56874)
- 财(53886)
- 学报(51349)
- 科学(50149)
- 大学(39703)
- 教育(39570)
- 农业(39461)
- 学学(37444)
- 融(33428)
- 金融(33428)
- 技术(33197)
- 业经(31473)
- 财经(26049)
- 经济研究(26020)
- 经(22339)
- 问题(22235)
- 业(21647)
- 技术经济(19657)
- 现代(18153)
- 图书(17670)
- 科技(17407)
- 商业(17338)
- 理论(16865)
- 版(15933)
- 世界(15618)
共检索到543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展
我国农村经济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的历史时期。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农业生产开始由单一的粮食生产,走向了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农工商联合经营。并且,农村经济也开始向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发展,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农村生产结构,从而发展了农村商品生产的新局面。近几年来的实践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俊德
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以增加物化劳动,减少活劳动为特征的。马克思指出:“农业本身的进步,总是表现在不变资本部分对可变资本部分的相对增加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57页)然而,增加物化劳动,需要大量的投资,资金从何而来? 我们决不能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用剥夺本国农民和掠夺殖民地的道路,也不能走单纯依靠国家支援的道路,而只能走依靠农村自身不断扩大资金积累的道路。但是,当前我国农产品的商品率还较低,资金的积累是极有限的,只有寄希望于发展乡镇企业积累资金支援农业。因此,认真解决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穆月英 朱志宏
本文构建了评价乡镇企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对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进行的灰色评估结果: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乡镇企业发展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类型区。并对三个类型区乡镇企业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政 高贵成 刘岩
抚顺市乡镇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及对策抚顺市银行高政,高贵成,刘岩我国乡镇企业初萌于50年代,挫折于60年代,70年代再起,腾飞于80年代。抚顺市1982年乡镇工业产值首次突破了亿元大关。1985年后,全市乡镇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目前乡镇企业中普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普文 傅正伟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翻番目标,都离不开资金这个基本要素。尤其是乡镇企业,近几年来迅速发展,成为农村生产投资的一个主要方面。它的现状如何,今后发展资金的需求与可能怎样,不论是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还是研究农村信贷发展战略,都必须将其列入应有的位置。本文试就乡镇企业发展资金问题提供一些资料,并作一些初步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洪乌金
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关系研究洪乌金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建国以来走的是一条城市工业化─—企业国有化─—人口乡村化的工业化道路。这条道路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1)由于走城市工业的封闭式发展,使农民(含集体和个人)办工业的积极性受到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冬林 吴晓春
制约乡镇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深层原因是: 一、资金紧,并不是资金投人过少,其根本原因是资金结构不正常。据统计资料反映,石首市1990年比1985年仅农业银行乡镇企业贷款就增长了129%,而乡镇企业产值与销售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连仲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分析及预测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徐连仲一、1995年及1996年1-6月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回顾在紧缩的宏观经济环境中,1995年我国乡镇企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和乡镇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54500亿元和41500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骆惠宁
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安徽巢湖地区乡镇企业突飞猛进,连续多年超高速增长,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目前,乡镇企业已经支撑了全区经济的半壁江山。1997年,全区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59.04亿元,占GDP的27.1%;乡镇办工业销...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汪冰
整个80年代,中国大地上的一个巨大震荡就是乡镇企业的兴起和飞速发展。单一的农业田园诗开始让位于农业、工业的"二重唱",广大农村生长着二元化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形式,一个新的农村正在诞生,令世界为之瞩目。到1988年,全国拥有乡镇企业1888.16万个,1989年乡镇企业产值达到7530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2%,相当于1980年的全国工业总产值,10年间共向国家缴税1480亿元,占同期国家财政增长总额的50%以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后凯
中国乡镇企业发展与区域差异魏后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差异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由于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主要是依靠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来推动的,因此,农村地区发展差异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然而,至今为止,人们对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村地区差异形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骆新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林 高小斯
我国乡镇企业,在1993年国内先松后紧的宏观景气条件下,依然创造出令人振奋的成就,其增长幅度超过经济过热的1992年,突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国民经济产值与收入格局。从运动总态势上来看,我国乡镇企业已渡过了最艰难的初始创业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适应不完善市场条件造就的乡镇企业本身的若干企业经营管理特点,必然要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化而形成现代规范化、系统化的企业制度与机制。一些大型乡镇企业在这方面作出的抉择,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航星 刘欣
本文认为,以县域经济为基本单位,加快乡镇工业小区、小城镇建设和加强乡镇企业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相互合作,是进一步发展我国乡镇企业的战略选择。文章指出,以县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和依托,加快乡镇工业小区、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发挥乡镇工业小区和小城镇的“集聚、集散、接纳、辐射、消费和培育”等多种功能,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乡镇企业再上新台阶。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乡镇企业发展水平的较大差异,必须加强乡镇企业“东西合作”,才能在非均衡增长中使我国乡镇企业得以协调,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苗小玲
从乡镇企业发展的角度,给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可行性思路。乡镇企业是农村工业化和农业化的主要载体。只要加快调整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实现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乡镇企业就能在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担当重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