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3)
- 2023(10019)
- 2022(8846)
- 2021(8289)
- 2020(6830)
- 2019(16013)
- 2018(16073)
- 2017(30966)
- 2016(16793)
- 2015(19175)
- 2014(19292)
- 2013(18927)
- 2012(16964)
- 2011(15222)
- 2010(15006)
- 2009(13606)
- 2008(12871)
- 2007(10942)
- 2006(9560)
- 2005(8058)
- 学科
- 济(67723)
- 经济(67646)
- 管理(46588)
- 业(44692)
- 企(37004)
- 企业(37004)
- 方法(32923)
- 数学(28548)
- 数学方法(28122)
- 农(20825)
- 中国(17583)
- 业经(16342)
- 财(16230)
- 学(15278)
- 地方(14968)
- 农业(14317)
- 理论(11372)
- 和(10884)
- 贸(10417)
- 贸易(10411)
- 环境(10329)
- 发(10233)
- 制(10153)
- 技术(10149)
- 易(10075)
- 务(9791)
- 财务(9730)
- 财务管理(9712)
- 教育(9395)
- 企业财务(9194)
- 机构
- 大学(237288)
- 学院(235661)
- 管理(98061)
- 济(88435)
- 经济(86313)
- 理学(86058)
- 理学院(85121)
- 管理学(83521)
- 管理学院(83112)
- 研究(75463)
- 中国(54026)
- 京(50453)
- 科学(48994)
- 财(38682)
- 所(37087)
- 农(37037)
- 业大(36726)
- 研究所(34152)
- 中心(34112)
- 江(32589)
- 范(32115)
- 财经(31904)
- 师范(31873)
- 北京(31694)
- 经(29011)
- 农业(28752)
- 院(27804)
- 州(26931)
- 师范大学(25849)
- 经济学(25485)
- 基金
- 项目(169426)
- 科学(132919)
- 研究(124018)
- 基金(122713)
- 家(106347)
- 国家(105444)
- 科学基金(91083)
- 社会(76891)
- 社会科(72688)
- 社会科学(72666)
- 省(66256)
- 基金项目(65936)
- 自然(60059)
- 自然科(58645)
- 自然科学(58634)
- 自然科学基金(57535)
- 教育(56308)
- 划(55679)
- 编号(51327)
- 资助(50673)
- 成果(40973)
- 重点(37136)
- 部(36786)
- 发(35579)
- 创(34814)
- 课题(34695)
- 科研(32468)
- 创新(32310)
- 项目编号(31488)
- 教育部(31423)
共检索到326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叶贵仁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从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房莉杰 Gerald·Bloom
中国的很多乡镇卫生院在社会急剧变迁的环境下,或出现经营危机,或公益职能大大削弱。大部分研究将问题归因于政府财政投入的减少,提出要么完全市场化,要么政府承担主要筹资责任。但是本文的个案研究却发现筹资并不是唯一解释途径。结合制度经济学的组织环境理论,影响乡镇卫生院绩效的不仅有技术环境,还有制度环境,以及乡镇卫生院本身的个性因素,或者说乡镇卫生院要在效益和合法性两个要求之间取得平衡。据此,除了筹资之外,应该重视给乡镇卫生院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并通过调整个性因素引导乡镇卫生院适应一定的制度环境,以此改善乡镇卫生院的绩效。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姜玉莲 姚文建
本文以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建设与示范"乡镇型典型应用学习中心——北京市平谷区镇罗营镇数字化学习港为个案,对其建设情况、实践成果、社会效益与取得的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探索,力求能为我国乡镇型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殷德生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化起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的效率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于20世纪90年代初诞生于珠三角地区的股份合作社代表了集体经济的一种新模式,它使得村集体可以通过流转农业用地获取高额地租,支持本社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乡镇企业一样,这样的高效率也符合人们对于社会主义转型期中国式道路的想象。然而,村干部的私有化阻碍了股份合作社的效率,村干部在股份合作社中不仅集中控制了土地等集体资产及其收益分配权,而且还控制了股份社的决策和管理,将普通村民排除在了参与和监督之外。在此情况下,干部私有化既背离了民众参与和利益分配平等的原则,又有可能导致股份合作社的不稳定,从而破坏其经济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其仁
大型乡镇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产生的新事物,加强这方面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是当前一项重要的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在横团集团的支持下,编辑部特邀樊纲、周其仁、马建堂等著名中青年经济学家到横店进行了实地考察。本期刊出他们的考察和研究心得,供大家参考,以进一步推进这方面的研究。编辑部还将陆续组织这方面的活动,希望得到处于改革开放第一线的实际工作者和经济理论界同行的支持和帮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瑜 李霄翔
采用实证对比和定性定量研究方法,以英语教学为依据,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可行性和实际效能。从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导向,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了教学中文理科四个不同班级的对比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升了学习效能。从教学和管理多维方法和策略角度,对高职院校教学中如何尝试翻转教学模式提出了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翻转课堂 高职院校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衷海燕
明中叶以后乡约的大量出现与当时社会所发生的剧烈变动密切相关。吉安府的士绅们都寄望于通过乡约来建立和睦、融洽的乡里制度 ,并努力在地方倡导与实施。乡约的实行为社区治理提供了一个可能 ,也成为普及儒学教化与实行社会控制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乡约 社区治理 明代中叶 吉安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沙
全面脱贫实现后,乡村振兴进入新阶段,为乡村成人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运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调研与访谈,肯定了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式学习在助力乡村发展上起到的重要作用,实现了成人教育的赋能。基于成人教育助推乡村发展的价值实现与问题反思,为使成人教育更好地为乡村发展服务,助力乡村持续发展,需要创造正规教育条件,丰富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拓宽非正规教育渠道,搭建完善技能培训体系;优化乡村治理机制,引导村民自主学习。
关键词:
成人教育 乡村经济 转型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继渊 沈正元
以苏南小城镇向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历史为背景,对梅堰中心小学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过程进行剖析,探讨了苏南小城镇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规律和途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潘苏东 白芸
本文就个案研究方法的演进、内涵、特征及抽样逐一作了简要的叙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虔
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属性,对应不同的组织结构和任务使命。美国允许各类社会组织进行属性变更,近年来私立高校变更属性引起了较多关注。美国大峡谷大学在由营利向非营利变更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复杂的利益分割和协议安排,引发了关于私立高校属性变更正当性、变更方案合规性、变更监管有效性的争议和质疑。我国推进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改革,应吸取美国的经验教训,谨慎对待民办高校组织属性及控制权的变更,禁止变更中的私人牟利和变相控制行为,并建立行之有效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监管框架。
关键词:
美国私立高校 民办高校 组织属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纲
中国的财政体制,还远不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制度的要求。这不仅反映在日益严重的中央与地方在财政收入分配中发生的冲突上,反映在财政赤字与各级政府的经费短缺上,也反映在各种“非规范收入”的急剧膨胀上。本文试图从“乡镇政府非规范公共收入”这一现象着手,对已有的一些个案调查资料做一初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就中国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向进行一些思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光明 臧俊梅
苏南模式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创新,强化了农民享有使用权物权属性,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有显著效果;让市场介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配置,不仅体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值,同时还能让农民充分享受土地增值收益;完善规划体系建设,构建新型城乡空间结构。但产权安排、市场化改革模式的选择与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密切相关。基于此,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当:强化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属性;建设城乡一体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度;改革农地收益分配机制,建立收益"返还"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模式 渭塘镇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渌 徐珊珊 何景明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乡村振兴与国家文化公园两大国家战略体系之下的一个地域性实践,是探索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新路径的物理和精神空间的叠合体。这一场域中留存的红色记忆、乡土记忆是集体身份认同的源头,也是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构建记忆之场的内生动力。因此,文章以文化记忆为切入口,以贵州省清镇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观游索桥红军渡建设项目为案例地,采用扎根理论,构建记忆视角下社区参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逻辑路径。结论如下:乡村居民是地方性知识及记忆的主体,其自身所拥有的文化记忆,经由社会纽带的作用,催生和塑造个体对集体身份的认同。这种认同感将推动社区居民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内生性参与,实现乡村内生性发展和持续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