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3)
- 2023(8976)
- 2022(7656)
- 2021(6784)
- 2020(5748)
- 2019(12857)
- 2018(12964)
- 2017(23547)
- 2016(13106)
- 2015(15144)
- 2014(15470)
- 2013(15006)
- 2012(14773)
- 2011(13905)
- 2010(14316)
- 2009(13453)
- 2008(13117)
- 2007(12098)
- 2006(11428)
- 2005(10756)
- 学科
- 济(72228)
- 经济(72155)
- 管理(33251)
- 业(26010)
- 方法(21663)
- 企(20351)
- 企业(20351)
- 地方(20226)
- 贸(19835)
- 贸易(19821)
- 易(19147)
- 数学(18132)
- 数学方法(17936)
- 中国(17891)
- 学(16883)
- 农(15128)
- 制(13438)
- 业经(13220)
- 地方经济(13182)
- 财(12271)
- 体(10702)
- 融(10511)
- 金融(10503)
- 银(10349)
- 理论(10328)
- 银行(10313)
- 行(10046)
- 农业(9442)
- 环境(9171)
- 关系(8994)
- 机构
- 大学(199156)
- 学院(198701)
- 济(90417)
- 经济(88427)
- 研究(81137)
- 管理(64389)
- 中国(60693)
- 理学(52898)
- 理学院(52203)
- 管理学(51127)
- 管理学院(50783)
- 科学(48769)
- 京(44197)
- 所(43657)
- 财(40430)
- 农(39752)
- 研究所(39321)
- 中心(35706)
- 江(34276)
- 农业(31499)
- 财经(30665)
- 业大(29931)
- 院(29367)
- 经济学(28877)
- 北京(28612)
- 经(27519)
- 省(27348)
- 范(26781)
- 州(26540)
- 师范(26394)
- 基金
- 项目(121560)
- 科学(92393)
- 研究(87737)
- 基金(84772)
- 家(76177)
- 国家(75526)
- 科学基金(60904)
- 社会(54419)
- 社会科(51396)
- 社会科学(51383)
- 省(48102)
- 基金项目(42540)
- 划(40730)
- 教育(40103)
- 自然(38026)
- 自然科(37071)
- 自然科学(37054)
- 资助(36752)
- 自然科学基金(36360)
- 编号(34910)
- 成果(30707)
- 重点(28684)
- 发(28612)
- 课题(27023)
- 部(26521)
- 创(24030)
- 科研(23031)
- 发展(22921)
- 创新(22719)
- 计划(22710)
共检索到336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应振 李玉举
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贸易顺差2597.5亿美元,增长12.8%,预计列全球第二位,仅次于德国,几乎接近2008年的最高水平。贸易不平衡问题再度凸显。中国较大的贸易顺差规模,频频遭到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的指责,被认为是汇率低估的明显佐证。美国、IMF、欧盟委员会都对德国这个"欧盟模范生"的常年巨额贸易顺差提出了批评。欧盟内部甚至规定,各成员国3年内平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峰
文章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基准模型和拓展模型,利用世界主要经济体1998~2012年的经济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支出对贸易平衡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表明:财政支出扩张对贸易平衡的冲击效应十分有限,长期内财政支出对贸易平衡缺乏直接的影响机制;价格水平、利率和实际汇率等传导性因素对财政支出与贸易平衡的动态关系未能形成有效的传导机制,财政支出扩张对贸易平衡也不会产生间接的影响;剔除财政支出、区分贸易类型等形式的稳健性检验,进一步保证了PVAR模型设定的有效性和分析结论的可靠性,通过45个国家的经验证据证实了传统研究中关于"李嘉图等价"假说的适用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宏青
从国(域)别、产品分类两层面,借助贸易份额等指标,考察中国对主要东亚经济体的贸易依存关系,发现东亚地区都是中国的传统贸易伙伴,市场(贸易)依赖较大,但依存程度总体上逐年下降,且变动趋势不对称的特征。总体上说,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依存关系基本稳定,对日本依存迅速下降,与东盟有较明显的制成品出口替代初级品出口的趋势。
关键词:
贸易依存 贸易份额 贸易密集度 HM指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课题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贡献不断增强,已成为许多经济体的支柱产业之一。了解国际上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借鉴有益经验,对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及一般规律和主要特点。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玉举
一、我国贸易顺差较快增长的原因分析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离不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进行要素、产品交换。因此,贸易不平衡往往是常态,完全的贸易平衡只能是理想状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玉琴 任燕
近年来,亚太新兴经济体数字贸易发展成效显著,已成为平衡中美在亚太地区经贸博弈的关键力量,我国与亚太新兴经济体数字贸易合作将对重塑亚太乃至世界经贸格局有着深远影响。文章从我国与亚太新兴经济体数字贸易合作现状出发,分析了亚太新兴经济体数字产业发展需求和我国数字产业优势,发现我国与亚太新兴经济体在跨境电商和数字新业态领域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同时,通过对亚太新兴经济体对外签订数字贸易条款的覆盖率和法定承诺率进行测算,发现亚太新兴经济体的数字贸易协定数量以及条款质量逐渐赶超我国,给我国与其数字贸易合作带来诸多挑战。为此,从多层次增进数字贸易合作共识、以协定整合及规则对接构建数字贸易合作制度性安排、以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数字产业合作、打通数字贸易合作的数据流动通道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与亚太新兴经济体数字贸易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持续逆差开始于1976年。作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国,先是出现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后是出现于21世纪初的中国。日本作为美国以前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其在美国贸易逆差中所占比重最高曾达到70%(1981年)。2001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夏先良
本文着重围绕欧盟和美国所提出的碳关税和低碳经济概念引发的国际政治经济利益角逐以及带来的全球经济利益格局调整和对中美贸易平衡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碳关税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已经失去削减碳排放的意义,在理论上缺乏支持前提和基础,在实践上难以实现。文章最后提出,中国要积极推动和参与国际碳减排协议谈判,坚持《京都议定书》和WTO基本原则,维护自身利益,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碳关税,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强低碳技术国际合作。这对我们研究和指导低碳经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于友伟
基于中国与13个亚太主要贸易体的双边贸易数据以及最新的面板协整计量方法,本文对贸易平衡与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相对于各贸易伙伴的升值,在有限程度上能够减少我国的贸易盈余,改善伙伴国的贸易平衡状况。然而数据表明,贸易伙伴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主要还是由于其经济总量扩张导致对"中国制造"需求增长所致,汇率对于贸易平衡的影响要有限得多。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要减少其相对于中国的贸易赤字,关键是要逐步取消对华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试图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来改善其贸易平衡状况的想法忽略了问题的本质所在。
关键词:
汇率 贸易平衡 面板协整 中国 亚太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晗 杜文洁
美国主导的TPP建立与发展势必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及未来世界服务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构建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标体系,测算并对比中国与TPP主要经济体服务贸易的竞争能力,同时选取运输业和旅游业两个典型产业进行分析,指出中国与TPP主要经济体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的差距,并据此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贸易 TPP 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马常娥
自 1 992年以来 ,中韩贸易逆差与日俱增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又有明显的体制特征 ,还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解决中韩贸易逆差的对策一方面应加快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和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 ,另一方面应加强中韩政府双边磋商 ,营造一种宽松的贸易环境 ,促进我国对韩国出口贸易的增长。
关键词:
中韩贸易 逆差 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一、2017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情况2017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46991.1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增长6.8%。其中,服务出口15406.8亿元,增长10.6%;服务进口31584.3亿元,增长5.1%。2017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之和)的比重为14.5%,比2016年下降0.7个百分点。服务贸易逆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杜希江 王圆
一、概况 自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进入90年代,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十分迅速,随着转口贸易的增加,中美双边贸易统计数字差距逐年扩大,于是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中又一个新的热点问题。 1984年以前,中美两国贸易统计数字基本一致,没有大的出入。1984年以后,双边统计数字差距越来越大。按美方统计,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始于1983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宏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对外贸易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外贸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中国对外贸易量已稳居世界前三,在此局面下国际贸易大国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要稳定国际贸易中的大国地位,推动外贸向更远、更深层次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国际贸易中的平衡问题。在分析内部市场需求和进出口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处理国际贸易中的平衡问题,是保证中国外贸平衡、稳定国际贸易大国地位的关键。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大国贸易平衡 贸易结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 黄建忠
通过应用Campa和Goldberg的汇率传递模型构建用于核算汇率传递系数的计量经济模型,用该模型对我国汇率的进出口价格传递系数进行计算发现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汇率传递系数都很大。进一步地,通过建立一个比较静态国际收支模型对马歇尔-勒纳条件进行检验。其基本结论为:从长期来看,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成立,即人民币贬值将会改善我国的贸易收支状况;在短期内,净出口对于实际有效汇率贬值的反应呈现出J曲线效应。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贸易失衡 汇率传递 ML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