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9)
- 2023(9547)
- 2022(8299)
- 2021(7717)
- 2020(6718)
- 2019(15714)
- 2018(15557)
- 2017(29162)
- 2016(17000)
- 2015(19875)
- 2014(20561)
- 2013(19737)
- 2012(18489)
- 2011(16742)
- 2010(17130)
- 2009(15593)
- 2008(15672)
- 2007(14358)
- 2006(12381)
- 2005(11308)
- 学科
- 济(62548)
- 经济(62454)
- 管理(49894)
- 业(44955)
- 企(37046)
- 企业(37046)
- 方法(29218)
- 数学(25785)
- 数学方法(25488)
- 财(19643)
- 农(17851)
- 中国(17429)
- 制(17079)
- 理论(13583)
- 业经(13504)
- 学(13068)
- 体(12002)
- 务(11934)
- 财务(11903)
- 财务管理(11868)
- 贸(11859)
- 贸易(11856)
- 易(11525)
- 地方(11309)
- 农业(11279)
- 企业财务(11219)
- 银(10881)
- 银行(10846)
- 技术(10483)
- 行(10290)
- 机构
- 学院(244454)
- 大学(238599)
- 济(94736)
- 经济(92485)
- 管理(87314)
- 研究(79954)
- 理学(74388)
- 理学院(73499)
- 管理学(72142)
- 管理学院(71677)
- 中国(59210)
- 京(50451)
- 科学(48900)
- 财(47103)
- 农(42437)
- 所(41437)
- 江(39648)
- 研究所(37286)
- 中心(36977)
- 财经(36468)
- 业大(36260)
- 农业(33381)
- 经(32850)
- 技术(32760)
- 范(32688)
- 师范(32344)
- 北京(31761)
- 州(31032)
- 经济学(29401)
- 院(28553)
- 基金
- 项目(156185)
- 科学(120969)
- 研究(118541)
- 基金(108165)
- 家(93557)
- 国家(92715)
- 科学基金(78330)
- 社会(70702)
- 社会科(66694)
- 社会科学(66671)
- 省(64926)
- 教育(59876)
- 基金项目(57478)
- 划(53925)
- 编号(51614)
- 自然(49785)
- 自然科(48582)
- 自然科学(48565)
- 自然科学基金(47699)
- 资助(44718)
- 成果(42874)
- 课题(37727)
- 重点(36435)
- 部(35237)
- 发(33369)
- 创(33010)
- 制(32765)
- 性(31100)
- 年(31059)
- 创新(30743)
- 期刊
- 济(105605)
- 经济(105605)
- 研究(70954)
- 中国(55913)
- 教育(41048)
- 财(39301)
- 农(38473)
- 学报(38280)
- 科学(33457)
- 管理(31430)
- 大学(28998)
- 学学(27035)
- 技术(26486)
- 农业(25223)
- 融(21403)
- 金融(21403)
- 财经(18742)
- 业经(16822)
- 职业(16284)
- 经济研究(16165)
- 经(16063)
- 问题(14173)
- 业(13857)
- 版(12096)
- 坛(11957)
- 论坛(11957)
- 技术经济(11612)
- 贸(11409)
- 理论(11249)
- 技术教育(10716)
共检索到367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军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其独特性与创新性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制度属性,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作为制度的行动者,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由于双方地位与权力的不对等,以及信息的不完全与不对称,阻碍了教学计划的一体化设计以及课程内容的有效整合,而制度形成的"路径依赖"则加剧了这一现象的存在。为减少对学生利益的侵害,预防行动者的合谋而产生无效率的制度,政府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高职贯通 人才培养方案 制度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童宏祥
根据《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促进中高职衔接,构建中高职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的发展任务,结合上海市中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衔接的现状,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可取经验,通过对上海中高职贯通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具体的路径和对策,并从对接的形式、模块结构、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澍清
制定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中高职衔接工作的关键,在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实践中,应遵循人才系统培养规律,明确编制的基本原则,并以中高职能力差异及其"接口"分析为基础,构建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以加强通识教育为特色,以制定中高职有效对接的管理办法为保障,为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养方案 编制 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陆国民
中高职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特征。本文从社会与经济发展以及教育自身规律探讨了中高职贯通的必要性,并从生源结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市场对接四个方面剖析了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从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展现了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后续实践与研究作了展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亚玫
为优化整合中高职教学资源,改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性缺失,满足区域经济对高职层次人才需求问题,青岛市启动了政府主导下的中高职贯通培养项目,推行了中高职贯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一系列措施,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
政府 中高职贯通 现代学徒制 改革实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金燕婷 徐敏 朱颖
现代学徒制是融传统的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于一体的新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文章结合我国口腔修复工艺行业发展需求和高职教育现状及实行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对高职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益的探析,积极促成专业办学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全面提升高职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口腔修复工艺专业 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傅建东
基于上海市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试点经验,建议将现有的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一年甄别、三年转段,改为两年甄别,甄别后学籍即转为高职学籍,甄别与转段同步;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由高职院校和一所或多所中职学校签订学分认可协议,双方或多方商定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录取标准;实行高职自主招生的形式,应届或历届中职毕业生向一所或多所高职院校递交申请,高职院校对申请者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以及相关成绩证明等组织评审。
关键词:
中高职贯通 招生制度 自主招生 上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屈璐
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具有深厚的政策发展基础和价值意蕴,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呈现出诸多具有区域特点的贯通培养模式。四川省中高职贯通培养以政策制度高位统领,紧扣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分段贯通制为主、五年一贯制为辅的主体形式,呈现出试点推行、市州主责、院校主体、动态调整的主要特点。在区域实践探索中,成都市统筹城乡职业教育“3+N”集团化办学,以一、二、三产业的高职院校为龙头,开展整体托管和专业领办工作,打通了市域内中职、高职、本科衔接的绿色通道。反观区域职业教育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成效与问题,建议通过树立中高职一体化育人理念、明确省域中高职贯通一体化规划布局、建立系统化“开发—应用—评价”机制,从根本上实现区域一体化推进。
关键词:
一体化人才培养 中高职贯通 区域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雪姣 雷建龙
以湖北省中高职衔接贯通的3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案例,解读了3种模式的内涵,分析了"3+3"模式"技能导向,考试选才,普遍适用";"3+2"模式"两校协同,两段衔接,两层‘直通’",五年一贯制"一个主体,一贯五年,一体化运转"的特点与优势,在对三种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的基础上,从提升衔接贯通效率的角度,提出了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合理选择贯通模式,根据模式的不同合理设置课程,合理规划布局衔接的专业,严格论证审核衔接模式与试点专业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建柳
目前,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一种模式受到社会各界愈来愈多的关注,本文基于课程衔接视角设计了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框架,以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为试点进行了人才培养设计与实践,并进行了相关反思。
关键词:
课程衔接 中高职贯通 设计框架 实践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海燕 何正东
中高职贯通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方向。顺应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人才成长规律是中高职贯通构建农业职教体系、实现农业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践中必须要通过确立分类定位的人才培养规格、构建纵向延伸的农业类专业课程链、组建协同创新的实践育人平台、健全双线管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等具体路径,来推动江苏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
关键词:
江苏农业人才 中高职贯通 路径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2010年,上海启动了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初中生参加中考之后进入中职学校,经过中职和高职的贯通培养,以高职文凭毕业。2011年,在对原有培养方案优化基础上,上海市将进一步扩大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招生人数。上海市教委明确提出,贯通培养的试点专业,必须是行业岗位技术含量较高,专业技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滕业方
专业群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化专业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构建面向专业群特定服务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任务。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塑料产品制造专业群内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面向塑料产品制造领域塑料助剂生产核心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务,以构建"公共平台课+工程基础课程群+塑料助剂合成课程群+专业群互选模块"的课程体系为突破口,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长亮
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是我国当前解决高技能人才匮乏、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院校之间的组织形式和关系,可以分为中高职一体、行业集团化办学、区域集团化办学、自由组合等贯通培养模式,几种模式各有优缺点。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贯通 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曾冬梅 席鸿建 黄国勋
本文论述了构建一个完整的专业培养方案应该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要选择构建培养方案的主线 ,二是要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 ,选择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 ,三是选择适当的技术路线对教学计划进行具体的修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