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09)
2023(4898)
2022(4096)
2021(3988)
2020(3459)
2019(8338)
2018(8317)
2017(16112)
2016(8886)
2015(10338)
2014(10427)
2013(9949)
2012(8739)
2011(8018)
2010(8302)
2009(7434)
2008(7182)
2007(6307)
2006(5595)
2005(4970)
作者
(25156)
(20715)
(20585)
(19892)
(13381)
(10235)
(9488)
(8196)
(7945)
(7529)
(7252)
(7031)
(6710)
(6538)
(6522)
(6367)
(6143)
(6113)
(6080)
(5943)
(5289)
(5137)
(5068)
(4834)
(4666)
(4656)
(4625)
(4602)
(4305)
(4095)
学科
(37241)
经济(37211)
管理(22785)
(20680)
方法(20652)
数学(19048)
数学方法(18435)
(17951)
企业(17951)
中国(9016)
(8351)
理论(7746)
地方(7567)
(7318)
业经(7110)
教学(6455)
(6373)
(5528)
农业(5410)
教育(5343)
(5341)
(5213)
贸易(5206)
技术(5176)
(5026)
环境(5004)
(4865)
(4648)
(4071)
银行(4065)
机构
大学(121648)
学院(121304)
管理(48062)
(44982)
经济(43855)
理学(41800)
理学院(41294)
管理学(40047)
管理学院(39822)
研究(39539)
中国(28544)
(26572)
科学(25948)
(19919)
(19268)
(18896)
(18555)
业大(18462)
研究所(18344)
(18265)
师范(18100)
中心(18099)
北京(16743)
财经(15285)
技术(15217)
(14983)
(14683)
师范大学(14626)
农业(14478)
(13773)
基金
项目(83710)
科学(65732)
研究(60417)
基金(58634)
(51273)
国家(50884)
科学基金(43916)
社会(36178)
(34428)
社会科(34280)
社会科学(34269)
教育(30634)
基金项目(30097)
自然(29542)
(29191)
自然科(28927)
自然科学(28921)
自然科学基金(28359)
资助(25761)
编号(25214)
成果(20234)
重点(19502)
课题(18740)
(18209)
(17565)
(17153)
创新(16054)
科研(16023)
计划(15740)
教育部(15512)
期刊
(47132)
经济(47132)
研究(34266)
中国(26674)
教育(22359)
管理(18423)
学报(18082)
科学(17290)
(15878)
技术(15762)
(14865)
大学(14122)
学学(12885)
农业(11073)
统计(9663)
(8819)
(8095)
金融(8095)
决策(8092)
业经(7784)
经济研究(7595)
财经(7120)
技术经济(7098)
职业(7075)
(6809)
资源(6511)
(6134)
科技(6087)
图书(6075)
问题(5700)
共检索到178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群  王彬  周彬  
中职学校学业评价关系到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的多方面利益,传统的中职学校学业评价沿用普教的评价模式,难以满足中职学生面向社会发展以就业为目的的培养目标,中职学校亟待出现新的评价模式。从现行中职学生学业评价的现状入手,结合中职学校及中职学生发展的特点,以"二阶段三课堂"评价模式为例,阐明了该学业评价模式的特点,以期对中职学生学业评价的变革提供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成艾  冯晓波  朱德全  
中职学生的学业评价是影响中职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因素。在阐述学业评价相关概念、国内外评价现状及相关评价理念的基础上,认为中职学生的学业评价应包含学科学业成绩、职业道德素养、岗位适应能力等内容,而该评价体系的有效建构一定要充分体现"二阶段三课堂"的深层建构内涵以及"多元化"的浅层建构表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成艾  王辉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业评价需要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如何建构这个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建构的原则如何。以"二阶段三课堂"模式为例,从建构评价体系的特征入手,分析建构评价体系的价值取向,提出了四点建构原则。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安全  周柯  
学生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对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的基本模型做了初步的描绘,提出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五边形模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建庆  梁成艾  黄鑫  
建立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运行的保障机制,可以在"二阶段三课堂"的学业评价实施过程中起到方向指示、协调控制和质量保障的作用。为此,提出了"三边联动四位一体"的学业评价保障机制,试图通过从校外、校内和班级三个层面来为"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内在条件、核心动力以及主导力量,以此更好地保障中职学生"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的正常运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安全  陈好连  丁建庆  
在对重庆市中职学校的学业评价现状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中职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以多元智能理论和霍兰德职业选择分析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从多元化评价的视角深入探寻了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以期为今后的学业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宜佳  闫秦勤  
基于酒店行业的特点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学生"理论+素质+技能"的一体化发展"。三课堂一体化"即通过加强"第一课堂"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创新"第二课堂"形式,提高"第三课堂"职业技能培养成效,积极发挥"三个课堂"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小平  陈胜祥  张荣  
以江西省T中职学校为例,基于诊改理念对该校第二课堂实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行动研究。研究发现,目前中职学校第二课堂普遍存在育人规划缺失、学习效果差、大量实训资源闲置等问题;运用诊改理念提升实训效果,需要制定实训目标和标准,对中职学校第二课堂进行实践性改造,在诊改循环中持续提升实训质量,由此达到充分利用实训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燕  陈世文  
"校企共育—三课堂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是广州工商学院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总结与提炼出的适应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组织"三个课堂"、形成"校企共育"、建立"联动机制"。在该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必须准确定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开发系列实用教材,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晓军  
文章将把博弈论与实物期权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了简单的一个阶段的R&D的情况,接下来扩展到二个阶段的R&D的情况,利用投资类型与竞争反应这两个维度分别分析了一个阶段,两个阶段的12种情况,发现这些结论与现实中的公司R&D的决策有惊人的相似,使得这些分析的方法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旭平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发展迅猛,但失败的案例多于成功案例,而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投资者对海外投资项目风险缺乏有效评价及控制。国内学者对海外投资项目风险评价研究不够深入,多数学者只是定性分析了海外投资项目风险种类、成因及防范措施,也有学者对海外投资环境作了定性或定量预测,但海外投资风险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并不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建霞  
[目的/意义]在当前协同创新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对本机构教学科研的有力支撑,为用户提供其所需的知识型服务,将成为评价高校图书馆绩效的重要内容。[方法/过程]从信息服务和学术成果产出视角,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过程分为前后相续的两个子系统,构建二阶段评价模型,分析2010-2013年我国22个重点高校图书馆两阶段的绩效变化。[结果/结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二阶段绩效水平整体偏低;为提高图书馆绩效评价结果的现实意义,以二阶段TFP绩效变化趋势将高校图书馆分为4个类型,从而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一种可视化的绩效识别模式,突出管理决策的信息参考价值。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丛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蕴含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等学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文素养;完善大学生道德品格,促进心理健康。但是,当前一些高等学校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内容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活动,未形成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重形式、轻精神内涵,未形成浓厚育人氛围等问题。为此,高等学校要结合大学生特点及专业特色,必修课与选修课相辅相成,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实践活动课程紧密配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于行;文化比赛与文化讲坛相得益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构建"三课堂两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提高育人实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彬  黄韬  
二阶段理论:外商直接投资新的分析模型吴彬黄韬(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自FDI理论创始至今,占主流地位的理论几乎都是以发达国家的垄断性大企业为研究对象,围绕其构筑理论体系。可以说,这些理论确实很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的FDI,也为后人研究FDI奠定了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玉华  曾庆铎  
文章在传统DEA的基础上建立了二阶段网络系统的全局DEA模型,以最优的方式把中间产物的各个分量投影到生产前沿面上,并分析了二阶段全局DEA有效性及系统的资源浪费问题。最后通过商业银行的实例分析表明此模型合理可行,拓宽了网络DEA的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