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3)
- 2023(7175)
- 2022(6306)
- 2021(6112)
- 2020(5138)
- 2019(11465)
- 2018(11353)
- 2017(21434)
- 2016(12233)
- 2015(13825)
- 2014(14053)
- 2013(13560)
- 2012(13181)
- 2011(11725)
- 2010(12678)
- 2009(12061)
- 2008(12427)
- 2007(11821)
- 2006(11066)
- 2005(10445)
- 学科
- 济(43023)
- 经济(42933)
- 管理(36842)
- 业(34838)
- 企(28347)
- 企业(28347)
- 农(16509)
- 中国(15340)
- 财(14561)
- 方法(13435)
- 制(13115)
- 策(10986)
- 数学(10775)
- 业经(10396)
- 银(10394)
- 银行(10374)
- 数学方法(10371)
- 农业(10222)
- 贸(9938)
- 贸易(9928)
- 学(9907)
- 行(9902)
- 易(9685)
- 地方(9396)
- 融(8872)
- 金融(8872)
- 税(8578)
- 理论(8487)
- 税收(8035)
- 教育(7986)
- 机构
- 大学(171979)
- 学院(171722)
- 济(68747)
- 经济(66799)
- 研究(63144)
- 管理(61918)
- 中国(51738)
- 理学(50209)
- 理学院(49624)
- 管理学(48576)
- 管理学院(48237)
- 财(38303)
- 京(38035)
- 科学(36397)
- 所(33015)
- 江(31442)
- 中心(30488)
- 农(29385)
- 研究所(28769)
- 财经(27557)
- 北京(25322)
- 范(24822)
- 经(24679)
- 州(24635)
- 师范(24626)
- 省(23027)
- 业大(22605)
- 农业(22490)
- 院(22355)
- 经济学(19839)
- 基金
- 项目(97966)
- 科学(75999)
- 研究(75938)
- 基金(68519)
- 家(59855)
- 国家(58836)
- 科学基金(48785)
- 社会(45815)
- 社会科(43129)
- 社会科学(43118)
- 省(37910)
- 教育(35741)
- 基金项目(33911)
- 划(32537)
- 编号(32475)
- 自然(30311)
- 成果(30286)
- 资助(30127)
- 自然科(29586)
- 自然科学(29575)
- 自然科学基金(29013)
- 课题(23851)
- 重点(22283)
- 部(22009)
- 发(21191)
- 性(20855)
- 年(19860)
- 项目编号(19597)
- 创(19258)
- 教育部(18768)
共检索到302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佛朝晖
中职国家助学金政策是推进教育公平的有力措施,是中职教育发展的里程碑。了解与分析当前中职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情况,有利于政策进一步完善。本报告通过分析东中西部调研情况,认为助学金政策中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基本实现,但是中职助学金不是影响学生选择读中职主要因素。同时,助学金政策在管理、实施效果和监管上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将助学金政策逐步过渡到中职免费政策;分区分类指导,向贫弱群体倾斜;建立多元资助体系和投入模式;实行灵活管理和有效的监督。
关键词:
中职国家助学金 政策 效果 调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剑茹 陈绵水 张伟
新国家助学金政策于2007年秋季正式实施。利用多元LOGIT模型对影响学生获取国家助学金的因素进行研究,将影响学生获取国家助学金概率的因素分为社会经济地位和其他特征两大类。社会经济地位包括学生基本情况以及在校经济表现两大因素,而在校学业表现及在校活动表现为学生的其他特征。研究发现:学生在校学业表现好及在校活动能力强,能显著提高学生获取国家助学金的概率。就申请者而言,非农村申请者较农村申请者更容易获得国家助学金。这明显有悖于政府设立国家助学金的目的。政府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目标未做出明确清晰的界定。政府向高校分配国家助学金资源时,更倾向于层次高的学校。实证结果还表明,在国家助学金申请信息和申请程序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奇
本文探讨了“免学费加人民助学金”政策 ,包括其形成、实施及作用和影响。认为“免学费加人民助学金”的政策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确立及实施的 ,并导致一些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高等教育的改革而被“收费加资助”政策所取代 ,但其影响并没有消失。其资助贫困学生的基本观点仍值得肯定并需要加以坚持
关键词:
免学费加人民助学金 大学生资助 影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郭昕 田辉玉
近年来,随着国家助学政策的陆续出台,贫困生的入学及生活困难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然而,在国家助学金的评选过程中却暴露出了一些新问题,本文在揭示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国家助学金 实施效果 资助工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顺香
本文考察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变迁历程,总结了2004年6月出台的新政策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最后从技术层面提出了贯彻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政策 国家助学贷款 变迁 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宏超 刘丽玫
接受义务教育是全体适龄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保障学生的权益和国家义务教育事业的巩固和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学生资助制度予以支撑。随着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变革,学生资助制度也随之不断演变。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助学金制度并未得到较好的落实与推行,针对已有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新的教育财政体制下设计更具适切性和包容性的资助制度。健全义务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有利于规范、促进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助学工作,与其他教育阶段的助学金形成更加完整的国家教育资助体系。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贫困生 助学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云鹏
近年来,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各种研究渐次增多,归纳起来,大致涉及到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的积极意义、政策的成效、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建议等几大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国家助学金 政策研究 述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2007年,中央和地方政府为实施新的助学政策将投入154亿元。在这之前中央财政用于助学的经费一年只有18亿元,包括国家奖学金、助学金以及中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民选
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是否应该资助、如何资助在校大学生的问题上,出现了空前激烈的辩论和大幅度的改革。我国也不例外,几度调整改革大学生资助办法,先是恢复“人民助学金制度”(1978年),接着实行“专项助学金(如师范生助学金)”与奖学金并行的办法(1983年),后又在若干院校试行“贷学金”(1987年)。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则进一步明确提出:“学生上大学原则上均应缴费,设立贷学金,对经济有困难的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晓渝 薛萍萍
近年来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 ,中央也采取了一系列包括积极财政政策在内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 ,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但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当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认为在我国经济尚未完全摆脱通货紧缩束缚之前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并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的调整充分扩大积极财政政策的正面效应。
关键词:
财政政策 问题 思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忠燕 张少杰
从国家助学贷款运作机制的视角,对2004年6月实行新的助学贷款制度以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运作机制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借鉴国际助学贷款运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思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广辉 仵晨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解决学生群体中的关键性“民生”问题,是保障教育公平,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的重要举措,对人才培养、高校稳定、银行发展和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综合文献研究,推理分析了国内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历史演进,依照学生、高校、银行、政府等主体,归纳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所涉及的运行机制、借贷偿还、贫困认定、风险担保等多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研究进行了综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解凌云 林伟连 鲁钬 程红
根据发达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践经验,并鉴于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还需要继续深化。笔者从这一立意出发,分析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的现状与问题,并从国家层面、银行与高校层面探讨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完善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问题分析 对策措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斌珍 李宏彬 孟岭生 施新政
基于2010年中国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我们考察了中国校园里的贫困现象、大学生的经济负担以及政府政策的效果。我们发现,如果以大学生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开支来设定大学"贫困线",有将近22%的大学生身处贫困之中。大学生必要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67%。贫困率高以及大学负担重的现象在来自农村和西部地区的学生中更为严重。与此同时,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而设立的助学金的标的错误率超过50%,而且只减少贫困率2.6个百分点,因此,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最后,虽然家庭支持依然是贫困生上大学的主要经济来源,贫困生非常依赖于借款和勤工俭学来支撑大学学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