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8)
2023(4392)
2022(3704)
2021(3665)
2020(2918)
2019(6653)
2018(6339)
2017(12400)
2016(7023)
2015(7793)
2014(7845)
2013(7655)
2012(7336)
2011(6285)
2010(6707)
2009(6279)
2008(6528)
2007(5893)
2006(5431)
2005(4905)
作者
(18486)
(15318)
(15080)
(14877)
(9972)
(7066)
(6982)
(5942)
(5785)
(5740)
(5127)
(5123)
(4980)
(4945)
(4924)
(4582)
(4564)
(4521)
(4441)
(4341)
(3920)
(3773)
(3617)
(3570)
(3566)
(3487)
(3462)
(3411)
(3082)
(3075)
学科
管理(27420)
(23755)
(23222)
(23019)
经济(22990)
(20010)
企业(20010)
财政(12486)
(10114)
(10104)
财务(10092)
财务管理(10052)
企业财务(9586)
(9047)
中国(8936)
(8871)
方法(7911)
(7820)
数学(6897)
数学方法(6743)
地方(6487)
(6222)
制度(6220)
及其(5793)
(5686)
银行(5685)
(5681)
政策(5678)
(5660)
税收(5487)
机构
学院(93590)
大学(90920)
(40233)
经济(39274)
管理(35822)
研究(32029)
(30305)
理学(29698)
理学院(29429)
管理学(29038)
管理学院(28848)
中国(26954)
财经(18911)
(18878)
科学(17291)
(16894)
(16693)
(16237)
中心(14950)
研究所(13754)
财经大学(13356)
(13094)
(12347)
(12335)
北京(12316)
经济学(11777)
(11643)
(11464)
师范(11409)
业大(10513)
基金
项目(53228)
研究(42901)
科学(41870)
基金(37756)
(31229)
国家(30911)
科学基金(26910)
社会(26367)
社会科(25000)
社会科学(24995)
(20890)
教育(19889)
基金项目(18731)
编号(18650)
(17052)
成果(16799)
资助(16390)
自然(16270)
自然科(15871)
自然科学(15868)
自然科学基金(15569)
课题(13320)
(12445)
(12248)
重点(11757)
(11678)
项目编号(11558)
(11347)
(11083)
(10862)
期刊
(50839)
经济(50839)
研究(35352)
(28436)
中国(22322)
管理(13852)
(13536)
金融(13536)
(12069)
教育(11374)
学报(10188)
财经(9778)
科学(9762)
大学(8431)
经济研究(8398)
(8299)
业经(7912)
农业(7869)
学学(7835)
技术(7756)
(7602)
财政(7602)
会计(7213)
财会(6493)
(6312)
(6218)
问题(6144)
国际(4895)
理论(4557)
现代(4478)
共检索到162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培勇  
从2004年5月27日财政部长金人庆宣布财政政策将由“积极”转向“中性”之后,中性财政政策一词不胫而走,有关它的讨论异常热烈。由于这不仅是1998年以来在财政政策称谓上的重大变化,而且涉及财政政策内容及其实施方式的重大调整,因而,很有必要对中性财政政策的有关问题给出明晰的论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寿生  刘南昌  杨正位  
(一)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抑制经济下滑局面和通货紧缩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做出了扩大内需的重大决策,持续四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使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机。随着经济增长形势的好转,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呼声也高了起来。淡出的理由可大致归纳为: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已经实现、潜在财政风险增大、政府投资效果不理想等方面。我们认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德明  
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方面,1998年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以扩大内需为要旨的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明显地属于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也是在经济低迷时期,中国政府有意识地运用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刺激有效需求、促使经济走向复苏的首次重大尝试,无疑将在我国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运作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当前亟待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近期的财政政策应该如何作恰当的选择?这个问题非常复杂,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红  
当前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是受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外商投资和出口形势较好的影响,这些因素对经济运行而言外部的色彩较多,而经济运行的自然机制中需求拉动反而有比较明显的减弱,我国就业和消费需求状况没有改善,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依然存在。从这个方面看,当前通货紧缩趋势一直在发展,并且相当明朗,一旦外部性的拉动因素减弱,通货紧缩趋势将更加显性化。学术界提出了积极财政政策适时淡出的观点。尽管连续多年的大规模的国债投资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但适时淡出是有条件的,最终要实现以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苗迎春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了 4年 ,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但也导致了巨额赤字和巨额债务 ,作为经济政策 ,其使命不是永久性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虹  王延杰  杨占书  吴鸾  
为了促进节能减排,河北省以实施"双三十"行动、"双百"企业节能工程、推进设区市节能为重点,以淘汰落后产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在明确任务、强化责任的同时,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蒋虹  
财政赤字是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在短期内,赤字财政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消极作用不应忽视。赤字财政政策不宜长期使用,目前应适度从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天义  
积极财政政策迟早要淡出,但在淡出前,对政策的认识和操作也要适当调整。要充分认识积极财政政策的负面影响,不能过分乐观;要认识到政策的淡出是迟早的事情,但目前不宜淡出;要及时调整国债资金使用方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扩大内需时,要注意刺激消费;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可忽视财政风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天义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应关注挤出效应、递减效应、稀释效应等负效应 ,依据谈出条件 ,目前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尚早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应适当调整国债的使用方向和重视刺激消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峰  
河北省张家口市作为经济后发地区,尽管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还处于中下等水平。从地理上看,张家口市是涵养京津水源的重要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限制了如化工、造纸、制药等多种项目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同时,张家口也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禁牧舍饲、风沙源治理的重点地区,每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艳  李晓冬  
加大高校财政投入量。一是设计切实可行的高校财政投入方案,将资金使用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运用在校生、教师质量、科研成果、社会生产力转化程度等相关指标,重新核定高校财政投入公式,规范高校财政资金投入。二是通过提高高校财政资金投入比例,加大政府对重点学科、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强化对高校人才的引入及培育机制,提升高校师资力量;完善对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