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99)
2023(4363)
2022(3579)
2021(3370)
2020(2795)
2019(6381)
2018(6385)
2017(11037)
2016(6742)
2015(7944)
2014(8215)
2013(7906)
2012(7934)
2011(7339)
2010(7905)
2009(7145)
2008(7341)
2007(7025)
2006(6611)
2005(5970)
作者
(20470)
(16997)
(16885)
(16251)
(11089)
(8058)
(7737)
(6692)
(6614)
(6408)
(6011)
(5970)
(5716)
(5618)
(5517)
(5329)
(5224)
(5133)
(5050)
(4825)
(4705)
(4399)
(4320)
(4148)
(4141)
(4073)
(3961)
(3837)
(3627)
(3604)
学科
(21883)
经济(21844)
管理(18114)
(17559)
(15074)
企业(15074)
中国(9375)
(8253)
(7107)
地方(6975)
教育(6878)
(6639)
方法(6390)
理论(6389)
(6089)
业经(6021)
教学(5434)
农业(5335)
(4964)
银行(4949)
(4916)
数学(4893)
(4766)
数学方法(4636)
(4483)
乡镇(4458)
乡镇企业(4458)
中小(4409)
中小型(4409)
小型(4409)
机构
大学(96878)
学院(95554)
研究(36336)
(30746)
管理(29986)
经济(29706)
中国(26984)
理学(24075)
理学院(23631)
科学(23227)
管理学(22956)
管理学院(22743)
(22589)
(19502)
(19292)
(19000)
师范(18829)
(17614)
(17532)
研究所(17290)
中心(17232)
教育(15875)
(15263)
师范大学(15187)
北京(14731)
(13799)
农业(13584)
业大(13550)
技术(13542)
(12968)
基金
项目(56494)
研究(45124)
科学(42936)
基金(36792)
(32177)
国家(31795)
科学基金(25812)
社会(24854)
教育(23897)
(23565)
社会科(23151)
社会科学(23143)
(20381)
编号(20204)
成果(19652)
基金项目(18656)
课题(16558)
自然(16030)
自然科(15611)
自然科学(15603)
自然科学基金(15305)
资助(15290)
(13963)
重点(13743)
(12682)
(12476)
(11799)
项目编号(11672)
规划(11601)
(11242)
期刊
(43338)
经济(43338)
研究(34332)
中国(29121)
教育(28528)
(16849)
学报(16609)
科学(14374)
(14024)
大学(12598)
管理(12241)
(11549)
金融(11549)
技术(11311)
农业(11075)
学学(10794)
图书(9360)
职业(8025)
书馆(7532)
图书馆(7532)
业经(6798)
财经(6333)
(6327)
论坛(6327)
(5676)
技术教育(5554)
职业技术(5554)
职业技术教育(5554)
(5497)
(5473)
共检索到169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董辉  
本文尝试从教育社会学的概念和视角,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特色学校及其课程建设的改革进行审视与解读。在全球—本土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的脉络中,学校特色化改革的"呼之欲出"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然而这项改革自发起以来,在不少地方体现出鲜明的"政策驱动"色彩,同时又在日益勃兴的"消费主义"浪潮中,涂上了一层"商品化"的底色。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机制的作用下,特色学校及其课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多样化的同时,也显露出三个值得警惕的问题:即教育管理中"绩效表现主义"的蔓延,弱势群体子女向上流动的教育功能受到阻滞、教育物品属性上公共性价值的流失。基于此,文章最后讨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畅想了特色创建的其他可能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曾天山  
全国民办中小学观察与思考●曾天山发展民办教育,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关于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的具体表现。十多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支持下,尤其是“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景萍  
荣成市幸福街小学,始建于1989年8月,现有21个教学班,生源主要是附近居民区和11个自然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虽然学校规模不大,教学设施设备不够先进,教学环境也相对较差。但自从践行幸福教育以来,学校内涵水平却有了质的提升。1树立幸福教育办学理念,构建特色建设框架体系(1)彰显学校办学理念:幸福街小学的特色发展经历了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也走过了两个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正伟  仇建辉  
校本课程开发是特色学校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校本课程开发既是挖掘和发挥教师专长、促进学生特长与个性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塑造学校文化、实现特色学校迈向品牌化的必要途径。创建特色学校,不能简单地把特色项目等同于学校特色文化,更不能以牺牲中心文化来换取学校的发展特色。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荆孝民  
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学校信息化建设整合,就是把图书馆数字化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期达到促进教育模式转变,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整合建设主要从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等三个方面进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波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它既可以是学校对国家的预留课程空间进行开发的过程,也可以是学校"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过程,这使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学校成为可能。基于这一理解,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发展的自主性,这是构建特色学校的实质与目的;着力于学校文化的更新,这是构建特色学校的核心与灵魂;立足于学校的课程资源,这是建构特色学校的基础与条件;重视校本管理体制建立,这是构建特色学校的保障与支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陶增乐  黄国兴  陈春法  
本文在肯定我国现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对美、英、德,法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未来几年我国中小学各学段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设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龙宝新  
为更好地促进民办中小学的发展,使民办中小学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深入分析制约其发展的五大因素———政策、理念、师资、管理和资金,不断提升民办学校的成长力与竞争力。这也是地方政府不容推卸的管理职责。在此过程中,创造积极支持的政策环境、确立高远的品牌发展理念、关注师资队伍的巩固提升、构建治理型管理框架、支持学校开源融资,是促使民办中小学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欣  
针对中小学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本先  曹前贵  
学校特色建设是实现学校独特的整体风格和出众的办学成果的过程。当前,学校特色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特色表浅化、去特色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制约、学校制约和学生家庭制约等影响有关。应采取相应对策,解决学校特色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阻滞和问题,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发展,成就学校个性和特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建国  
推进教育区域性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客观诉求。当学校硬件实现相对均衡之后,通过特色学校建设,走内涵式的均衡发展之路,实现学校间的软件均衡,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必需。但总体而言,目前的特色学校建设,尚存在一些认识误区,需要对一些具体实践予以关注和思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石勰平  张倩苇  
战后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及其特色石勰平,张倩苇一战后初期,日本根据美国占领军对日方针的基本精神和广大国民关于实行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废除了战前以军国主义为中心的教育体制,进行了继明治维新以后两次大的教育改革,史称第二次、第三次教育改革。在战后一系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福庆  
特色学校建设刍议●赵福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多处提到办特色学校问题:“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醒东  
当前我国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相关概念的混用和简单化理解;对实践经验与相关理论的提升与梳理不足,不能有效指导特色学校建设实践;运动式地寻找、发展"特色",导致特色学校建设模式化等。为有效促进特色学校的发展,需做以下努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上要有实质性突破;落实广大中小学校自主发展的权利;注重学校精神内涵的提升;以实现教育性目标为学校特色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深化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特色学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