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3)
- 2023(9671)
- 2022(8008)
- 2021(7428)
- 2020(5954)
- 2019(13703)
- 2018(12973)
- 2017(23344)
- 2016(12689)
- 2015(14204)
- 2014(13905)
- 2013(13790)
- 2012(12883)
- 2011(12040)
- 2010(11776)
- 2009(10832)
- 2008(10639)
- 2007(9136)
- 2006(8247)
- 2005(7566)
- 学科
- 济(61542)
- 经济(61498)
- 管理(36867)
- 业(28909)
- 方法(24841)
- 企(22699)
- 企业(22699)
- 数学(22051)
- 数学方法(21830)
- 中国(19170)
- 环境(17503)
- 地方(14967)
- 农(14768)
- 学(12983)
- 贸(12008)
- 贸易(11994)
- 业经(11902)
- 易(11719)
- 财(11702)
- 划(11066)
- 和(10083)
- 农业(10004)
- 发(9706)
- 制(9212)
- 地方经济(9173)
- 资源(8701)
- 融(8318)
- 金融(8317)
- 银(8060)
- 银行(8049)
- 机构
- 大学(187853)
- 学院(185241)
- 济(84675)
- 经济(83277)
- 研究(72911)
- 管理(69597)
- 理学(60139)
- 理学院(59412)
- 管理学(58504)
- 管理学院(58172)
- 中国(55321)
- 科学(44095)
- 京(41508)
- 所(36702)
- 财(35368)
- 研究所(33859)
- 中心(31721)
- 农(29829)
- 财经(28611)
- 经济学(27162)
- 院(27008)
- 北京(26852)
- 经(26255)
- 业大(25954)
- 江(25796)
- 范(25741)
- 师范(25532)
- 经济学院(24478)
- 农业(23182)
- 科学院(22710)
- 基金
- 项目(130613)
- 科学(104373)
- 基金(96932)
- 研究(95130)
- 家(86190)
- 国家(85620)
- 科学基金(72609)
- 社会(63501)
- 社会科(60440)
- 社会科学(60423)
- 基金项目(50614)
- 省(48469)
- 自然(45109)
- 自然科(43914)
- 自然科学(43902)
- 自然科学基金(43082)
- 划(42229)
- 教育(42149)
- 资助(39457)
- 编号(35568)
- 重点(30762)
- 发(30113)
- 部(29890)
- 国家社会(28312)
- 成果(28260)
- 创(26795)
- 中国(26651)
- 课题(25443)
- 创新(25311)
- 教育部(25194)
共检索到277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沈新强 晁敏
根据2002~2003年5、8月对我国沿海的莱州湾、长江口和珠江口渔业水域的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的监测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这3个重要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研究结果显示,莱州湾水域生态环境综合质量相对较好,处于“一般”状态,但随时间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正朝不良方向发展;珠江口水域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次之,也处于“一般”状态;长江口水域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最差,处于“差”状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夏季劣于春季。从3个水域的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指标对总得分的贡献率来看,莱州湾水域沉积物指标的贡献率最高,其中沉积物镉是影响莱州湾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指标;长江口水域水质指标的贡献率最高,其中铜、...
关键词:
渔业水域 生态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马绍赛 赵俊 陈碧鹃 陈聚法 崔毅 曲克明 曲世科
应用多项指数综合评价公式、生物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公式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莱州湾2002年5月和8月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质环境和生物环境处于良好水平;表层沉积环境处于污染水平,有的站达到严重污染水平,其中重金属镉的贡献率最大。
关键词:
莱州湾 生态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束加稳 杨文培
在国家生态省、市、县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杭州市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和国内外城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文献,将杭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进而选择SO2年均浓度、PM2.5浓度、NOx削减率等43个具体指标;运用IAHP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作为本论文指标最终的权重值;运用AHP对2005—2015年杭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从而为杭州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艳芳 周虹宏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对于城市质量管理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上海市的环境特征,提出了包含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环境质量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及综合指数法对上海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上海市城市生态环境2010—2017年逐年改善,自然生态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社会发展环境稳中有升,贡献度最大;经济发展环境贡献度较小,有待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的趋势发展。社会发展指数所占权重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为0.389 1,表明上海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主要取决于社会发展指数的变化,验证了生态保护政策的有效性,证明地方政府积极的环境保护政策极大地改善了地方生态环境质量。
关键词:
城市生态环境 环境质量评价 熵值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艳芳 周虹宏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对于城市质量管理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上海市的环境特征,提出了包含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环境质量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及综合指数法对上海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上海市城市生态环境2010—2017年逐年改善,自然生态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社会发展环境稳中有升,贡献度最大;经济发展环境贡献度较小,有待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的趋势发展。社会发展指数所占权重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为0.389 1,表明上海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主要取决于社会发展指数的变化,验证了生态保护政策的有效性,证明地方政府积极的环境保护政策极大地改善了地方生态环境质量。
关键词:
城市生态环境 环境质量评价 熵值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华 曹月 武晶 孙才志
基于研究区2000年土地利用图形数据、土地沙漠化监测数据、环境状况公报数据以及统计年鉴数据,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规定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从旗、县尺度上对科尔沁沙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科尔沁沙地各旗县的生物丰度指数为22.01~37.96,植被覆盖指数为25.20~45.86,水网密度指数为22.51~30.97,土地退化指数为1.47~21.06,环境质量指数为57.98~59.84,综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25.28~33.25。根据国家生态环境状况分级标准判断,该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沈新强 袁骐 王云龙 蒋玫
根据2000年-2002年5月、8月在长江口、杭州湾附近渔业水域进行的水质、表层沉积物和浮游生物的监测结果,采用单项和多项综合评价法,着重分析、评价该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动趋势。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质综合评价处于重污染水平,2002年水质污染比前二年更严重;表层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处于微污染水平,年际变动幅度较小;浮游生物生态环境质量均处于中污染水平,年际变动幅度较小;由于水体污染严重,长江口、杭州湾附近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处于重污染水平,2002年总体质量比前二年进一步下降。
关键词:
长江口 渔业水域 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勇 曲克明 赵俊 崔正国 夏斌
基于2012年夏季渤海中部海域21个站点的调查数据,采用内梅罗(Nemerow)指数、富营养指数(EI)和潜在富营养化法对渤海中部海域水体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对参与评价的酸碱度、溶解氧、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耗氧量、石油类、重金属(Cu、Zn、Pb、Cd、Hg和As)等12项指标而言,表层、10 m层、底层受污染站位比例分别为57.1%、33.3%、23.8%。表层海水石油类浓度超标率为57.1%,10 m层水体超标率为42.9%,底层水体超标率为14.3%,石油类是主要污染
关键词:
渤海中部 水质 环境质量评价 富营养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旭彬 王玲杰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此高原区域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推动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深入研究高原区域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原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以西藏林芝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应用结果表明,研究建立的高原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均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目标适应性。
关键词:
高原 生态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西藏林芝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庄 谢志仁 沈渭寿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涉及众多要素,同时又需要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格局。层次分析法在多要素综合评价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GIS技术拥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将GI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应用于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首先,根据江苏省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确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基本评价单元,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每个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分指数;然后运用GIS技术,根据每个评价单元的质量指数和分指数,自动生成江苏省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等级图;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生态环境整体及各不同侧面质量状况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关键词:
江苏省 生态环境评价 GIS层次分析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纪安 刘玉华 师江澜 杨改河 王得祥
在青海省土地资源详查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分区图的基础上,借助G IS技术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度、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污染负荷5个方面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偏差,综合评价指数处于差和较差的区域面积占江河源区总面积的83.3%;在空间分布上,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从东南部到中西部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行政区县(乡)主要集中于江河源区的中西部,而江河源区东南部部分行政区县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
关键词:
江河源区 生态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GIS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绿叶 刘培廷 陈玉生 汤建华
应用系列综合评价法对吕四渔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试探性分析评价研究。NQI值法分析结果表明,吕四渔场持续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或中营养化状态下。A值法分析结果表明,渔场有机污染处于轻度和中度污染状态;重金属评价结果表明,部分站位Cu、Zn和Hg处于污染状态,Pb、Cd和As在自然本底值范围内;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吕四渔场环境质量状况大部分时间处于较差状态。因此,其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改善。
关键词:
综合评价法 生态环境质量 吕四渔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阳柏苏 何平
利用因子分析法,并经专家咨询评定,最终确定了31项指标评价雪峰山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其中自然环境由5个次一级系统组成,共包含15项指标;地质环境由2个次一级系统组成,5项指标;社会环境由3个次一级系统组成,8项指标;经济环境有3项指标.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雪峰山周边地区的6个生态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3个生态区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以上,另外3个生态区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中下水平.针对雪峰山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特点以及现状,提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萍 张延飞 刘星星 丁木华 虞俊
为有效处理综合评价组合赋权过程中的随机性与模糊性,引入定性定量转换的正态云组合赋权模型方法。该方法利用逆向云发生器算法将多个主客观权重进行信息融合,生成不确定正态云组合权重,再兼顾形状与距离正态云相似度测算,按相似度大小进行等级与排序综合评价。以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为例,用该方法对其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相对标准评价云的“良”等级,准则层中资源利用偏离最远、生态健康相距最近,并通过交互验证说明评价模型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2)27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均分别处于“一般”与“良”两个等级,其中杭州、舟山、宁波、湖州和台州都在良好的级别中,其余都在一般的级别中。基于此方法,不仅可以给出各评价对象在评价属性中的排序,而且将评价对象与实际标准云之间的关系给出判别,可为决策者对评价区域横向比较和评价单元自身状态纵向判别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山 汤君友
伴随着城镇用地空间范围的迅速扩展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人口增长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复杂 ,城市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 ,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保护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 ,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发展的目标 ,即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和长远的时间量度内 ,保证城镇在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和功能演进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 ,本文在研究城镇用地空间增长和演变过程的基础上 ,就城市空间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空间扩展 生态环境 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