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04)
2023(12587)
2022(10974)
2021(10770)
2020(8961)
2019(20964)
2018(20559)
2017(39327)
2016(21378)
2015(24346)
2014(24385)
2013(24295)
2012(22266)
2011(19993)
2010(19740)
2009(18128)
2008(17839)
2007(15104)
2006(13068)
2005(11599)
作者
(59729)
(49559)
(49107)
(46999)
(31476)
(23472)
(22350)
(19505)
(18755)
(17632)
(16749)
(16732)
(15723)
(15456)
(15312)
(15132)
(14731)
(14523)
(14083)
(13839)
(12156)
(12151)
(11749)
(11190)
(11144)
(10917)
(10800)
(10770)
(9916)
(9737)
学科
(84542)
经济(84418)
管理(63871)
(57833)
(48319)
企业(48319)
方法(39825)
数学(34994)
数学方法(34652)
(32152)
中国(26023)
(22217)
(18520)
(17922)
业经(17478)
(17008)
贸易(16999)
(16623)
(16322)
财务(16258)
地方(16228)
财务管理(16208)
企业财务(15434)
农业(14083)
财政(13731)
(13577)
银行(13545)
(13492)
理论(13153)
环境(13074)
机构
大学(302718)
学院(297515)
(124630)
经济(122206)
管理(119061)
理学(103460)
研究(103048)
理学院(102338)
管理学(100822)
管理学院(100285)
中国(78180)
(64908)
(63195)
科学(62055)
(51358)
财经(47562)
研究所(46676)
中心(45433)
(43833)
(43420)
业大(42047)
北京(41825)
(40658)
(38576)
经济学(38422)
师范(38280)
(37359)
财经大学(35402)
经济学院(34645)
农业(34237)
基金
项目(204590)
科学(160838)
研究(151450)
基金(150314)
(130584)
国家(129550)
科学基金(110918)
社会(96358)
社会科(91273)
社会科学(91250)
基金项目(79835)
(75928)
自然(71002)
自然科(69321)
自然科学(69306)
教育(68529)
自然科学基金(68064)
(65048)
资助(62268)
编号(60837)
成果(50365)
(46695)
重点(45432)
(42691)
(42142)
课题(41451)
教育部(40411)
国家社会(40138)
创新(39380)
科研(39079)
期刊
(133202)
经济(133202)
研究(93063)
中国(56891)
(50636)
学报(45709)
科学(42885)
管理(42616)
(39449)
大学(34977)
学学(32763)
教育(30879)
农业(27921)
(24279)
金融(24279)
财经(23654)
技术(23454)
经济研究(22228)
(20088)
业经(19263)
问题(17493)
图书(15216)
(14743)
(14673)
理论(14655)
技术经济(13987)
世界(13752)
科技(13734)
实践(13158)
(13158)
共检索到437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精明  
以财政分权理论述评为基础,文章构建了支出法财政分权度衡量指标,计算并分析了中国总体和分省财政分权度。研究发现:中国总体财政分权度已接近或达到最优水平;东、西、中部财政分权度依次递减;财政分权地区差异较大,西部地区财政分权不均衡现象尤为严重;各地区财政分权度缓慢收敛。文章较客观完整地反映了我国财政分权状况,指明了我国未来财政分权化改革的方向在于局部分权程度的调整而非整体分权程度的扩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樊勇  
财政分权度是研究财政分权问题的关键性指标。本文对传统联邦主义理论中、OECD国家和中国使用的衡量财政分权度的方法和指标进行了考察,认为:1.研究目的不同,国情不同,应采用不同的分权衡量方法;2.单一财政分权指标往往不能全面客观评价一国的分权水平和发展趋势,尤其是在财政体制较为复杂的国家,如中国。3.税收自治权是政府间财政分权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以税收权的不同层次衡量财政分权度是目前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做法,也是较为系统的分权衡量方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芬  赵晓军  
本文从相关性的角度,采用了1999~2010年中国的经济数据从时间序列和横截面两个角度对财政分权指标在中国市场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财政分权指标在中国市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地方财政收入占比(RR)是财政收入分权方面最好的指标,预算内本级财政支出平均指标(DCpeR,ave)是财政支出分权方面最好的指标。财政收入分权指标和财政支出分权指标之间也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寿峰  
本文利用2001-2010年中国省级PM2.5年度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财政分权对雾霾污染及其波动的影响,揭示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行为,并验证中国环境治理"搭便车"现象的存在性。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雾霾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会显著加剧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雾霾污染,但财政分权对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代表的局部性污染物作用不明显,中国存在雾霾污染"搭便车"现象;财政分权对雾霾污染波动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间接效应显著为负,综合之下,其总效应不显著。地方政府能有效控制本地雾霾污染,但由于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寿峰  
本文利用2001-2010年中国省级PM2.5年度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财政分权对雾霾污染及其波动的影响,揭示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行为,并验证中国环境治理"搭便车"现象的存在性。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雾霾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会显著加剧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雾霾污染,但财政分权对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代表的局部性污染物作用不明显,中国存在雾霾污染"搭便车"现象;财政分权对雾霾污染波动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间接效应显著为负,综合之下,其总效应不显著。地方政府能有效控制本地雾霾污染,但由于环境"竞次"竞争,地方政府会削弱对环境的把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光  
"财政分权"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和经济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大量的经验研究考察了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和公共部门发展的影响。既有的关于中国财政分权及其影响的经验研究成果,大多数采取地方财政收支占全国或中央财政收支的比重来测量财政分权。文章对这类测量指标进行了评论,并论证了两类正确而且可行的财政分权指标:各地财政对转移支付的依赖度和地区内各级政府财政收支份额。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赵志耘  郭庆旺  
针对最近有许多国内外学者认为我国近年来出现财政集权化的趋势《,论中国财政分权程度》一文运用衡量财政分权程度的两大指标——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自主权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进行分析后,认为尽管最近有一定程度的财政集权趋势,但仍是一个高度财政分权的国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源  
政府间财政分权在现实中不断演进,财政分权思想的发展却束缚了其前景。还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财政分权是百利而无一害,公共经济学中的财政联邦主义也并非主张分权程度越高越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国祥  龙硕  李波  
财政分权的衡量一直是困扰我国财政分权实证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世界银行对财政分权的界定,本文从税权分权、收支分成和央地分离三个维度出发,选取5个指标编制出首个反映我国央地两级政府财政分权程度的指数——中国财政分权度指数(CFDI)。结果显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CFDI的均值从1995年的49.94点先降后升至2014年的48.06点,说明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作为中等财政分权度国家,中央政府先收权后放权,总体略有上收。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和GMM方法,实证发现CFDI与经济增长呈显著倒"U型"关系,当CFDI低于35.68点时,财政分权有利于经济增长,而当CFDI超过35.68点时,进一步分权将阻碍经济增长;同时,CFDI与收入差距呈显著负相关,即扩大财政分权将提高收入均等程度。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邢祖礼  邓朝春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内嵌于财政分权改革当中,财政分权给地方政府注入了经济和政治激励,并影响地方公共物品供给。论文用财政自给度衡量财政分权程度,基于1995—2003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财政分权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认为扩大分权有损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保持农村义务教育财权和事权的适度集中是必要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坤荣  付文林  
财政分权制度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理论上,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并不明确。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对中国财政分权制度演化与省际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作者认为,在深化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财政分权制度,特别是要提高向落后地区的财政分权水平,以使公共品投资的整体效率进一步提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金涛  杨君  曲晓飞  
过度集权或者过度分权都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理论上可能存在一个最优财政分权度,并与最优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本文对我国1985年至2000年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非线性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最优财政分权度为66.67%。同时指出,我国的财政分权并不是面临一个是否应进一步分权或集权的问题,而是应该朝着制度完备的分权方向发展,使得财政分权通过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透明化、公正化而发挥其积极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龚锋  雷欣  
中国式财政分权并不是严格的法律意义上的分权,而是一种"事实性分权"。选择单一维度的分权指标,无法准确衡量中国式财政分权的程度。本文以1997-2007年中国的省级数据为样本,选取财政收入自治率、财政收入占比、财政支出自决率、财政支出占比、税收管理分权度、行政管理分权度6个指标,对中国式财政分权进行全景式评估;进而,运用基于Bootstrap的Shannon-Spearman测度方法,选择信息损失最小的组合指标作为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有效衡量指标;最后,应用财政分权衡量指标,检验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省级财政分权程度在样本期间呈逐步降低的趋势;中国式财政分权整体上不利于地方经济增长,但不同维度的分权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相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业安  王曦  
一、有限财政分权和教育发展:一个分析框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事实上的分权体制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本质上得益于这种分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安  魏建  
传统分权理论通常将财政分权视为一个外生变量,未考虑政治结构对财政分权的影响。官员交流制度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不断改变着地方官员的构成。以交流制度实施后省委常委层面官员的构成情况作为衡量指标,本文考察了地方官员结构变动及其他因素对省际财政分权的影响,发现:一是官员交流对财政分权产生了方向相反的双重影响,即随着交流官员比例的提高,以财政收入衡量的分权水平在下降,以财政支出衡量的分权水平却在提高;二是与多数国家表现和研究判断相反,中国城市化降低了财政分权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