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43)
- 2023(3850)
- 2022(3150)
- 2021(3132)
- 2020(2528)
- 2019(5989)
- 2018(5786)
- 2017(10659)
- 2016(5489)
- 2015(6459)
- 2014(6137)
- 2013(6310)
- 2012(6063)
- 2011(5714)
- 2010(5380)
- 2009(4998)
- 2008(4879)
- 2007(3947)
- 2006(3484)
- 2005(3269)
- 学科
- 济(28835)
- 经济(28811)
- 方法(13291)
- 管理(13111)
- 数学(12524)
- 数学方法(12496)
- 中国(11314)
- 业(11018)
- 贸(8684)
- 贸易(8679)
- 易(8598)
- 企(7617)
- 企业(7617)
- 农(6286)
- 关系(5526)
- 出(5115)
- 制(4955)
- 财(4841)
- 环境(4793)
- 银(4727)
- 银行(4727)
- 行(4674)
- 融(4499)
- 金融(4499)
- 发(4290)
- 业经(4222)
- 出口(4196)
- 出口贸易(4196)
- 口(4196)
- 学(3949)
- 机构
- 大学(84372)
- 学院(80362)
- 济(47399)
- 经济(47007)
- 研究(35746)
- 管理(29873)
- 中国(29103)
- 理学(25854)
- 理学院(25556)
- 管理学(25389)
- 管理学院(25234)
- 京(18751)
- 财(18631)
- 科学(17804)
- 所(17449)
- 经济学(16798)
- 研究所(16028)
- 财经(15460)
- 经济学院(15147)
- 中心(14720)
- 经(14560)
- 北京(12848)
- 院(12726)
- 财经大学(11841)
- 科学院(11487)
- 研究中心(10669)
- 农(10337)
- 社会(10307)
- 范(9782)
- 师范(9734)
- 基金
- 项目(54231)
- 科学(44429)
- 基金(43908)
- 研究(40281)
- 家(38814)
- 国家(38604)
- 科学基金(32642)
- 社会(29434)
- 社会科(28127)
- 社会科学(28123)
- 基金项目(22214)
- 自然(19117)
- 自然科(18734)
- 自然科学(18729)
- 自然科学基金(18466)
- 资助(18430)
- 教育(17645)
- 中国(16074)
- 省(15563)
- 划(15063)
- 部(14645)
- 国家社会(14273)
- 编号(13494)
- 教育部(12973)
- 重点(12472)
- 发(12102)
- 人文(11633)
- 重大(11386)
- 创(11189)
- 社科(11182)
共检索到124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孝纯
概述中国能源消耗量已超过世界总能耗的10%。2003年世界能源消耗结构比例如下:煤26.5%;石油37.3%;天然气23.9%;其余12.3%。2003年中国能源消耗结构比例如下:煤67.1%;石油22.7%;天然气2.8%;其余7.4%。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朱彤
由于不同能源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程度差异,我国能源工业中的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天然气工业和电力工业的阶段划分与当前所处阶段不完全相同。目前,煤炭工业进入产量稳中有降和清洁利用结构优化期,石油工业处于产量停滞的瓶颈期,天然气工业和电力工业都处于快速增长期。我国能源管理体制也伴随着能源工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从部门管理到综合管理尝试,从政监分离到政监合一的变化,在特定时期促进或抑制能源工业高效发展。但无论如何,经历七十年的曲折发展,我国能源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供应能力显著增强,能源工业技术能力与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水平明显改善,成为全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领先者之一。展望未来,我国能源工业发展应高度重视短期内以化石能源内部结构优化为主的能源转型策略对我国能源安全的不利影响,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使能源转型成为改善我国能源安全的助推器,而非恶化能源安全的加速器。
关键词:
能源工业 回顾 展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洁
美国对伊拉克战争拉开了新一轮世界能源争夺战的序幕,作为东亚领头羊的中国应该如何谋求自身利益?文章在分析近年来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能源战略走向后,着重对当前中国能源战略的发展与制定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东亚 能源 石油 安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华军 石印 郭立祥 乔列成
进入新时代,面对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能源结构转型步伐加快的国内国际背景,中国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本文深刻阐释了新时代中国能源革命的国际国内背景,全面回顾并系统梳理了能源革命的思想发展和重要举措,遵循“让事实说话、让数据说话”的原则,从能源强度、能源结构、非化石能源开发和全要素能源效率等4个维度,通过量化分析真实立体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能源革命取得的重大成就。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多措并举加快推进能源革命,推动形成了能源强度稳步下降、能源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加快开发、能源效率明显改善的能源发展新格局,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为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面对“双碳”目标对新时期推进能源革命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中国应在巩固能源革命成效的基础上,坚持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正确把握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科学有序推进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重视从全要素角度推进能源效率提升,持续向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建设能源强国的方向前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于渤 朱彬
20世纪后20多年里,中国能源系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利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21世纪前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环境保护面临能源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从某种程度上讲,比20世纪的解决能源供应问题更为复杂,能源问题将再一次成为中国发展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
能源供需 石油安全 能源环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齐陶
当前中国正呈现出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大好局面,中国的经济也正朝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转变,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呈良好的发展势头。 自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增长率已连续两年保持在10%以上。199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1380亿元,比1992年增长13.4%;工业增加值14140亿元,比1992年增长21.1%,其中,轻工业比1992年增长19.9%,重工业增长22.2%;能源生产总量10.61亿吨(标准燃料),比1992年增长2.2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凤芹 苏明 傅志华 黄运
开征能源税既是我国社会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对国际经验的有益借鉴。我国征收能源税应该遵循三个原则,即以"调控"为主,兼顾"收入";限制与鼓励并举,着力调整能源结构;循序渐进。据此,本文进一步就能源税的若干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基本结论和建议是:能源税的征税对象应定位于原煤及煤炭制品、原油及石油制品,纳税环节宜确定在生产销售环节,而计税依据应采用从量计征的方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腾 严良 易明
提高能源生态效率,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能源短缺、降低环境污染、提升社会福利,实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将环境非期望产出和社会福利要素纳入到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中,将能源、资本和劳动作为投入要素,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社会福利三个维度衡量产出,构建能源生态效率理论框架。通过搜集2000—2014年数据,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能源生态效率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同时考虑环境非期望产出和社会福利的能源生态效率均低于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中国能源生态效率整体水平偏低,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社会福利间矛盾突出,亟待改善;能源生态效率值从东部沿海向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呈"东高西低"分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巧生 王华 成金华
全球化和加入WTO ,有助于中国从更大范围内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从中国能源战略评价的角度来讲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关键是实施石油安全战略 ;能源工业作为竞争性行业 ,必将融入到开放型经济体系中 ,市场化是中国能源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未来能源政策的走向是国际化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调整能源结构 ,协调全球和本国发展与能源及环境之间的矛盾 ,恰当地处理多种社会集团和人群利益主体与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使之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运行和发展。
关键词:
能源战略评价 产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倩 姚兰 胡国松
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新一轮变革,能源供应和生产格局同时呈现"多极化"、"多元化"局面,能源权力中心分散化越明显。作为世界能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的中国,能源的安全问题面临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走高、运输安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能源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更复杂、能源外交等诸多挑战。本文从协调能源消费大国之间关系,加强能源进口供给多元化和油气进口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能源安全的区域战略布局,高效开发页岩气等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以及提升国际能源话语权等方面,提出了世界能源新格局下我国加强能源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
能源安全 社会发展 优化配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鹏 顾晓薇 刘敬智 王青
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同能源储量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能源危机时威胁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处于全面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能源使用效率低,近几年不少地区出现的不同程度的“三荒”(电荒、煤荒和油荒)正是这一矛盾的体现。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使用效率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本文运用分解模型把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化分解为经济增长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计算结果显示:1978年~2003年间能源效率年均增长率为4·76%,能源消耗总量没有随GDP的增长而同比增长,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相对脱钩;研究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效应共使能源消耗量增加约22·8×108t标准煤,而能源...
关键词:
中国 能源消费 分解 能源使用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龙全 魏晓平 张炎治
随着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高潮的启动,能源的瓶颈问题表现得日益突出。研究未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预测未来能源的长期需求与短期需求,制定使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供应战略和供需平衡策略,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腾 严良 易明
提高能源生态效率,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能源短缺、降低环境污染、提升社会福利,实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将环境非期望产出和社会福利要素纳入到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中,将能源、资本和劳动作为投入要素,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社会福利三个维度衡量产出,构建能源生态效率理论框架。通过搜集2000—2014年数据,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能源生态效率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同时考虑环境非期望产出和社会福利的能源生态效率均低于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中国能源生态效率整体水平偏低,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社会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金杰
无论出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还是从国际市场商业利益的角度,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进行资源寻求型海外直接投资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中,以石油为主的能源与资源产需关系日益呈现出严峻的态势,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又不断攀升。无论出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还是从国际市场商业利益的角度,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进行资源寻求型海外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生玲 魏晓博 张晶杰
进入2015年,中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步入全面务实阶段,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一带一路"战略本着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在亚欧各国都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动力的今天,对强化互补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中国而言,"一带一路"战略能够培育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加强能源贸易与开发合作,创造新的经济传奇,实现中国的强国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