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2)
- 2023(10866)
- 2022(9219)
- 2021(8705)
- 2020(6932)
- 2019(16037)
- 2018(15661)
- 2017(29665)
- 2016(15737)
- 2015(17947)
- 2014(17840)
- 2013(18004)
- 2012(17301)
- 2011(16090)
- 2010(16138)
- 2009(15147)
- 2008(15317)
- 2007(13662)
- 2006(12732)
- 2005(12277)
- 学科
- 济(77439)
- 经济(77353)
- 管理(44515)
- 业(43809)
- 企(34209)
- 企业(34209)
- 方法(26975)
- 中国(26837)
- 数学(24082)
- 数学方法(23941)
- 地方(21324)
- 农(21119)
- 制(20256)
- 银(20061)
- 银行(20050)
- 行(19082)
- 贸(17572)
- 贸易(17552)
- 易(17067)
- 财(16870)
- 业经(16467)
- 融(15790)
- 金融(15790)
- 农业(13876)
- 发(12362)
- 学(11846)
- 体(11659)
- 环境(11540)
- 地方经济(11468)
- 度(11204)
- 机构
- 大学(228311)
- 学院(227964)
- 济(105319)
- 经济(103412)
- 研究(86304)
- 管理(83948)
- 中国(74254)
- 理学(69484)
- 理学院(68639)
- 管理学(67768)
- 管理学院(67327)
- 京(51435)
- 财(50255)
- 科学(47188)
- 所(43302)
- 中心(40030)
- 财经(38626)
- 研究所(38444)
- 江(36385)
- 农(36134)
- 经(35210)
- 北京(34320)
- 经济学(33655)
- 范(30951)
- 师范(30702)
- 院(30640)
- 经济学院(30207)
- 州(29895)
- 财经大学(28667)
- 农业(27736)
- 基金
- 项目(138213)
- 科学(110149)
- 研究(104086)
- 基金(101860)
- 家(87521)
- 国家(86743)
- 科学基金(74610)
- 社会(69114)
- 社会科(65723)
- 社会科学(65709)
- 基金项目(52327)
- 省(50600)
- 教育(46963)
- 自然(45189)
- 自然科(44199)
- 自然科学(44188)
- 划(43792)
- 自然科学基金(43435)
- 资助(43056)
- 编号(40872)
- 发(35142)
- 成果(34162)
- 部(32173)
- 重点(31083)
- 课题(29486)
- 国家社会(29344)
- 发展(29310)
- 展(28834)
- 创(28308)
- 中国(28125)
- 期刊
- 济(127692)
- 经济(127692)
- 研究(82135)
- 中国(55310)
- 融(39367)
- 金融(39367)
- 财(38065)
- 农(35319)
- 管理(34527)
- 科学(30796)
- 学报(30325)
- 教育(25764)
- 大学(24033)
- 农业(22912)
- 学学(22197)
- 经济研究(21244)
- 业经(20549)
- 财经(20406)
- 技术(18635)
- 经(17631)
- 问题(16880)
- 贸(15801)
- 国际(15024)
- 世界(13995)
- 业(12887)
- 技术经济(11241)
- 理论(11159)
- 商业(10864)
- 图书(10523)
- 坛(10465)
共检索到386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燕 武康平
新股发行抑价一直是国内外研究关注的热点。承销商托市不仅是新股发行抑价的重要原因 ,还是使资本市场健康运作 ,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个关键。建立中国股市的收益率偏度模型 ,证实了上海股市上承销商托市的存在 ,发现了托市的行为模式、主要托市对象 ,分析了托市对股市的影响 ,为更全面、准确的了解新股抑价原因和中国股市的情况建立了基础。
关键词:
新股发行抑价 承销商托市 偏度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何剑
以我国股市开始以来到2005年底的所有IPO新股共1332家为研究样本,分四个阶段对承销商作用与IPO抑价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发现承销商的确影响了中国股市的IPO抑价,具体表现为大型券商所承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IPO新股抑价较低,券商的实力和声誉影响了上市等待期的长短,承销商和证券咨询机构对IPO新股的宣传能够对IPO抑价产生有效的影响,股市初期阶段非主流券商寻租导致的IPO抑价更高。
关键词:
IPO抑价 承销商 股市 发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鑫 沈艺峰
对于我国新股初始收益率过高的现象,很多学者仅从供求关系或对发行市盈率的人为管制的层面来看待这一问题,而较少从新股发行、上市过程中各个参与者(发行企业、承销商、以及投资者)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来看待和解释这一现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文燕 武康平
新股初始回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关注的热点。承销商托市不仅是影响新股初始回报的重要因素 ,还是使资本市场健康运作 ,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个关键。但迄今为止 ,国内对影响新股初始回报因素的讨论均未涉及承销商托市。为此 ,本文建立了中国股市的收益率分布偏度模型 ,证实了上海股市承销商托市的存在 ,发现了托市的行为模式、主要托市对象 ,分析了托市对股市的影响 ,为更全面、准确的掌握新股初始回报变化规律 ,了解中国股市的情况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新股初始回报 承销商托市 偏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哲 林启洪
我们采用2004年到2011年上市的1,025个新股样本检验了承销商声誉和新股抑价程度之间的联系。我们发现,虽然新股抑价程度和承销商声誉表面上存在负相关,但是一旦控制了和板块相关、和年份相关的固定效应以后,这一负相关的显著性明显减弱甚至消失。我们还发现,主板新股抑价程度随着承销商声誉的提高而增加,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抑价程度则随着承销商声誉的提高而降低。对于相同的承销商声誉,中小板新股抑价程度的降低幅度似乎要大于创业板新股。我们认为这些结果和承销商声誉假说是不一致的,承销商没有起到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的作用。
关键词:
新股抑价 承销商声誉 信息不对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陆瑶 赵宇烨
新股破发是目前中国股市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文基于2004年至2010年上市的A股IPO,研究合资承销商对新股破发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合资承销商所承销的新股破发率显著低于本土承销商。合资承销商的低破发率主要归功于更加有效且符合市场预期的一级市场发行定价能力,其表现为合资承销商发行的股票的短期市场价格相对发行价的偏离程度显著低于本土承销商发行的股票。另外,我们还发现合资承销商采取了一定的托市行为,该行为也减小了短期内新股跌破发行价的概率。本文的发现从新股发行的角度提供了开放金融市场对我国资本市场影响的新现象。
关键词:
IPO定价 溢价 承销商 开放金融市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记军 赵昌文
本文采用修正后的Ruud(1993)收益率分布检验法对中国A股市场上IPO股票上市后短期收益率分布进行了检验。考虑抑价极大值会使样本收益率分布明显右偏,本文运用剔除抑价极大值后的样本对不同定价机制下的IPO后市短期收益率分布进行了正态性检验。我们发现,IPO股票上市后的短期收益率分布不能拒绝正态分布的零假设。这说明中国IPO市场不存在明显的承销商托市,目前高抑价的原因不能用承销商托市行为来解释。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琦 薛爽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承销商自主配售新股的文献,这些文献分别从信息吸引观和代理问题观来研究和解释自主配售的经济后果。信息吸引观认为承销商利用自主配售权回报那些为新股定价提供有用信息的投资者以获取定价相关的信息。代理问题观认为承销商利用自主配售权和投资者进行利益交换以达到自利的目的。在对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对两类研究的关系、可能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述评。中国目前还不允许承销商自主配售新股,而给予承销商自主配售新股权利是未来新股发售机制改革的方向之一。论文就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承销商自主配售新股的政策制订有所借鉴。
关键词:
承销商 自主配售 询价制 首次公开发行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董秀良 薛丰慧
新股发行抑价问题被称之为金融学之谜,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多基于有效市场假设,很少考虑到市场非有效情况。在市场非有效条件下,导致新股发行抑价原因可以是一级市场发行价格的原因,也可以是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原因,或者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需要从实证角度给予回答。
关键词:
首次公开发行 发行抑价 定价效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建平
本文对 2 0 0 0年 1月 1日~ 2 0 0 2年 6月 2 0日中国深沪两市所有增发新股的实证分析表明 ,增发新股首日上市的平均抑价率为 15 .6 9%。抑价率小于 15 %的公司个数占总体的 6 7% ,抑价率小于 30 %的公司个数则占到总体的 81%。增发数量 ,增发前一年每股收益和增发市盈率对增发新股抑价率影响显著 ,其中 ,增发数量 ,增发前一年每股收益与增发新股抑价率呈U型的二次函数关系 ,在二次函数的拐点出现前 ,增发新股数量的信息效应大于供给效应 ,增发前一年每股收益的质量效应大于投资效应 ,拐点出现之后 ,则与此相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平安评券综合研究所课题组
国内券商应对新股发行承销风险,应当分别制能期和中长期策略,密切关注发行政策的调整和市场整体市盈率的变化,做好拟上市公司的筛选。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跃文 孙舒杨
通过建立投资者选择模型,我们对于中国新股发行冲击市场的投资者行为提供了模型化的解释。利用2000~2007年中国A股市场上的新股数据,我们发现了"新股冲击"假说的某些支持性证据,以及新股发行影响二级市场的主要途径,但这种冲击性影响明显被高估了。我们还发现,不参与二级市场的风险厌恶投资者比参与二级市场的风险中性投资者有更强的愿望参与新股申购。减少新股发行负面影响的措施应包括适当提高新股发行价或者平抑新股上市交易价格,扩大投资者参与范围,降低新股发行实际收益率,以减少一、二级市场间的大规模资金流动。
关键词:
新股冲击 IPO 股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熊维勤 孟卫东
IPO抑价来源于承销商托市的假说在成熟资本市场上得到了实证检验的支持,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在中国IPO市场上同样存在承销商托市行为。本文通过对沪市1996—2004年间发行的651只A股IPO进行收益分布检验,发现IPO上市后前6日的收益分布出现了显著负偏现象,从而否定了中国IPO市场上存在承销商托市行为。进一步对锁定和非锁定样本的对比分析表明,负偏现象是由机构投资者的抛售行为引起的,锁定期限制减轻了IPO上市之初的价格波动。
关键词:
新股发行 承销商托市 正态性检验 锁定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越 戴亦一 刘思超
学术界对于我国IPO市场是否存在承销商托市行为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搜集新股上市一年之内的分析师报告数据,系统考察了我国承销商利用分析师报告进行托市的行为特征,以及投资者对于承销商分析师具有托市性质报告的市场反应。结果发现:(1)承销商会利用乐观、但偏颇的分析师报告为市场表现不佳的新股进行托市,但这一现象在新股上市90天后消失;(2)声誉机制在新股解禁期后才能有效约束承销商利用分析师报告托市的利益冲突行为;(3)市场投资者总体上能够识别承销商的托市意图,并对承销商分析师报告的系统偏误进行自我调整。本文的研究不仅为我国承销商是否存在托市行为提供了新的直接性经验证据,而且有助于市场各方洞悉分析师报...
关键词:
承销商 托市 分析师报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玉灿 王冀宁
本文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在上海证券市场上市的33只普通股A股进行多元分析,发现在中国新股发行过程中,承销商存在保守偏差、锚定与调整的认知偏差,整体市场价格水平对承销商的锚定与调整偏差有重要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