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61)
- 2023(4691)
- 2022(3873)
- 2021(4056)
- 2020(3288)
- 2019(7766)
- 2018(7291)
- 2017(13207)
- 2016(6821)
- 2015(7686)
- 2014(7240)
- 2013(7420)
- 2012(6836)
- 2011(6430)
- 2010(6132)
- 2009(5768)
- 2008(5631)
- 2007(4756)
- 2006(4251)
- 2005(3995)
- 学科
- 济(32403)
- 经济(32356)
- 业(16621)
- 方法(14713)
- 管理(14638)
- 中国(14249)
- 数学(13942)
- 数学方法(13861)
- 农(11688)
- 贸(8997)
- 贸易(8992)
- 企(8917)
- 企业(8917)
- 易(8911)
- 农业(8647)
- 财(6548)
- 收入(6192)
- 制(5930)
- 关系(5572)
- 出(5286)
- 银(5218)
- 银行(5217)
- 人口(5181)
- 行(5129)
- 发(5040)
- 业经(5029)
- 融(5003)
- 金融(5003)
- 学(5001)
- 环境(4889)
- 机构
- 大学(101605)
- 学院(97234)
- 济(53050)
- 经济(52458)
- 研究(42131)
- 管理(34974)
- 中国(33580)
- 理学(30230)
- 理学院(29857)
- 管理学(29406)
- 管理学院(29220)
- 京(22288)
- 财(22051)
- 科学(21727)
- 所(20900)
- 研究所(19089)
- 经济学(19040)
- 财经(18140)
- 中心(17890)
- 经济学院(17246)
- 经(16919)
- 北京(15106)
- 院(14987)
- 农(13789)
- 财经大学(13773)
- 科学院(13142)
- 范(13092)
- 师范(13020)
- 研究中心(12527)
- 社会(12494)
- 基金
- 项目(65914)
- 科学(53516)
- 基金(52114)
- 研究(49610)
- 家(45974)
- 国家(45645)
- 科学基金(38379)
- 社会(35530)
- 社会科(33758)
- 社会科学(33755)
- 基金项目(26034)
- 资助(22058)
- 自然(22002)
- 教育(21924)
- 自然科(21530)
- 自然科学(21525)
- 自然科学基金(21198)
- 省(20210)
- 划(19064)
- 中国(17897)
- 编号(17560)
- 国家社会(17037)
- 部(16926)
- 重点(15179)
- 成果(14996)
- 教育部(14921)
- 发(14680)
- 人文(13498)
- 社科(13362)
- 重大(13263)
共检索到149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乔晓春,张恺悌,孙陆军,张玲
利用中国老龄科研中心 2 0 0 0年 1 2月组织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 ,经过加权处理后对中国 ,中国的城市和农村 ,以及调查到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贫困老年人口的比例和规模进行了估计。结果发现 ,调查的 2 0个地区中 ,老年人贫困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云南、陕西、山东、安徽和湖北 ,情况比较好的除了上海、北京和天津 3个直辖市以外 ,还有浙江、福建、黑龙江等地区。 2 0 0 0年 1 1月 1日全国贫困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比例为 1 7 5 % ,全国贫困老年人口总量为 2 2 74 8万人
关键词:
老年人 贫困 收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骆祚炎
本文通过线性支出系统分析得出,我国城镇2000~2004年的贫困人口呈增加的趋势,分别为2295万人、2883万人、3766万人、3912万人、4071万人。其主要是城镇人口的基数上升、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赶不上基本消费需求额的增长等原因所致。作者指出:中国不仅要重视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而且要重视城镇贫困问题的解决;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解决城镇人口相对贫困的有效措施;应该加大对城镇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和救济力度。
关键词:
城镇贫困 线性支出系统 贫困人口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蒋南平 蒋若凡
中国贫困人口的消费与贫困标准及消费标准密切相关。政府可以根据消费标准制定及实施中国贫困人口的消费政策。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应优先解决贫困人口的消费问题。我们应正确地引导中国贫困人口的消费。
关键词:
中国国情 贫困人口 消费问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万钧
脱贫与贫困人口的消费周万钧一我国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消费关系上提出了新的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198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之比为1:2.37,1984年缩小至1:1.71,1994年又扩大到1:2.6。如果把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德文,张恺悌
文章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和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资料,对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生活状况和贫困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近1.3亿的老年人口中,就业比例为33%,不工作比例为67%。全国老年贫困人口数量为921万~1168万。贫困发生率为7.1%~9.0%。从政策角度看,防治老年贫困的政策应该对目前已陷入贫困或处于贫困边缘的老年人口提供收入扶持,同时防止未来产生新的老年贫困人口。
关键词:
老年人口 生活状况 贫困发生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骆祚炎
本文通过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分析认为,城镇2000—2004年的贫困人口分别为:2295万人、2883万人、3766万人、3912万人、4071万人,城镇贫困人口有增加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城镇人口的基数上升、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赶不上基本消费需求额的增长等原因造成的。除最低收入组构成贫困人口的主体外,低收入组居民有“渗透”进入贫困人口的趋势。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解决城镇相对贫困的有效措施。同时要注意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城镇贫困问题。
关键词:
城镇贫困 线性支出系统 贫困人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变革的时代往往也是“多事之秋”。市场导向的经济社会变革所取得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旧的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社会关系被重新构造,人们的社会角色和经济地位也在随时发生变化,由此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当不在意料之外。如所周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路线是自乡村而城镇展开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功突出地表现在绝对贫困人口的减少上——从改革开放前夜的2.5亿降至目前的6500万。与此同时,随着城镇经济体制改革攻坚战的打响,昔日的保障就业制度开始瓦解,不少国有企业面临极为严峻的生存问题,在“低工资、多就业”模式下存在多年的“隐性失业”现象开始公开化,大量冗员被推向社会,相当一部分下岗人员因为收入的突然减少而陷入了贫困的境地;问题的另一端是,大量的离退休职工也因为所在单位不尽人意的经济效益不得不去面对离退休金得不到保障的窘境,本来这些老职工的收入就十分有限,如此一来,自然是“雪上加霜”。新贫困阶层的出现和脆弱人群的扩大以及由此引发的系列性社会问题业已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新话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盛朗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市贫困人口数量呈现日益增加的态势。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对估测城市贫困人口数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文章介绍了贫困线标准及贫困人口分母指标的选用,对1997年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区城市贫困人口数量作了估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朝明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新变化 ,针对我国城镇出现的新贫困人口现象 ,提出了新贫困人口的界定 ,剖析了新贫困人口生成背景和特征。作者根据近年来城市扶贫的现状 ,指出其不足 ,提出了构建城市反贫困战略系统的设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全红
本文运用"马丁法"测算了近年来中国农村的贫困线标准,结合中国官方贫困线标准,分别测算了1980年以来的农村贫困状况,结果表明,农村实际贫困线要比官方公布的低收入线还要高出1倍,贫困人口也要大得多。面对两种相差悬殊的贫困状况,我国的农村反贫困政策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
贫困线 低收入线 反贫困政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郭劲光
在贫困脆弱性和贫困动态理论的逻辑归纳与阐述基础上,利用辽宁省重点贫困县调查样本数据,采用聚类分析、脆弱度分析以及敏感度分析等方法实际测度了贫困县贫困状态的分布情况和脆弱程度;从贫困动态的角度,对贫困户1997—2006年间的贫困发生频次、深度及持续时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各个贫困县的贫困脆弱性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受多重致贫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类型分布特征;贫困动态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贫困脆弱度的结果;贫困时段分析与以往研究发现略有不同,呈现出"暂时贫困"和"长期贫困"二者"并重"的特征,而非"单一分布"的"偏态",真正有效率的扶贫救济制度应当准确地锁定在持续贫困的家庭上,政策相应地要具有差异性和弹性,这样才有可能快速及时地解决攻坚阶段的贫困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尹海洁,关士续
Using data from a survey conducted on the poor in Harbin,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ituation of young and middle aged poor with that of their parents, and the situation of middle aged and elderly poor with their children. Results show that among the parents of young and middle aged poor, 55 6% are also poor; and that among the children of middle aged and elderly poor, 65% are also poor, which means there is significant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overty among the urban poor.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overty is that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young and middle aged poor and that of their parents are homogeneous to a large degree, as are the occupations of middle aged and elderly poor and those of their children.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homogeneity in educational level and occupation of the urban poor and their parents and childre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overty.
关键词:
贫困 代际比较 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青
相对贫困是收入相当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一个较低比例的社会生活状态,相对贫困人口比率是指相对贫困人数占全体人口的比率。由洛伦兹曲线可以求出相对贫困人口比率,通过消除相对贫困可以有效降低基尼系数。
关键词:
贫困 相对贫困 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振忠
中国是一个拥有12.65亿(2000年)人口的大国,其中农民占63.78%(8.07亿人)。尽管政府在农村扶贫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即使是在经济较富裕的农村地区,绝对贫困问题也仍然存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尧 王雪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将保障贫困人口的生活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放在政府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依据社会背景与保障举措的不同,可以将这70年的历程分为:恢复经济过程中对贫困人口的临时紧急救助、平均主义大锅饭与依托集体经济的特殊救助、"文化大革命"与救助体系的停滞、市场化改革中社会救助体系的转型与探索、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初步建立、精准扶贫与社会救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等6个阶段。70年来贫困人口生活保障经历了模式、重心、途径、理念、方式等方面的系列变化。综合而言,中国的贫困人口保障经验可以概括为:在主体动力上,既要挖掘和充分利用市场最大程度创造财富的活力,又要用好能够有效整合和再分配各类资源的公共权力;在战略布局上,既要将重点放在通过发展来使绝大部分人从根本上脱离贫困,又要完善各类救助制度,给没有脱贫的人口"兜好底儿";在政策举措上,既保证整体政策宗旨的一贯性,又要确保各类政策措施足够灵活和务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