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27)
- 2023(6504)
- 2022(4979)
- 2021(4684)
- 2020(3735)
- 2019(8478)
- 2018(8448)
- 2017(15869)
- 2016(8446)
- 2015(9910)
- 2014(9850)
- 2013(9643)
- 2012(8753)
- 2011(8045)
- 2010(7797)
- 2009(7265)
- 2008(7098)
- 2007(6131)
- 2006(5584)
- 2005(5410)
- 学科
- 济(42474)
- 经济(42432)
- 管理(19731)
- 业(19251)
- 中国(17221)
- 方法(15781)
- 数学(14361)
- 数学方法(14315)
- 企(13270)
- 企业(13270)
- 农(12667)
- 贸(10043)
- 贸易(10035)
- 易(9878)
- 业经(9125)
- 农业(8094)
- 发(7967)
- 制(7925)
- 财(7654)
- 地方(7289)
- 银(6860)
- 银行(6855)
- 行(6686)
- 发展(6675)
- 展(6664)
- 学(6383)
- 融(6374)
- 金融(6373)
- 关系(6157)
- 体(6151)
- 机构
- 大学(125694)
- 学院(122698)
- 济(62814)
- 经济(61978)
- 研究(50117)
- 管理(43404)
- 中国(39582)
- 理学(36876)
- 理学院(36437)
- 管理学(35970)
- 管理学院(35740)
- 京(27810)
- 科学(26967)
- 财(26486)
- 所(24778)
- 研究所(22560)
- 经济学(21874)
- 财经(21357)
- 中心(21216)
- 经(19801)
- 经济学院(19711)
- 农(19290)
- 北京(18262)
- 院(17822)
- 江(17088)
- 范(16520)
- 师范(16405)
- 财经大学(15991)
- 科学院(15546)
- 业大(15061)
- 基金
- 项目(80387)
- 科学(64708)
- 基金(61569)
- 研究(60469)
- 家(54091)
- 国家(53734)
- 科学基金(45428)
- 社会(42359)
- 社会科(40267)
- 社会科学(40260)
- 基金项目(31383)
- 省(27012)
- 教育(26815)
- 自然(26335)
- 自然科(25784)
- 自然科学(25778)
- 自然科学基金(25366)
- 资助(25210)
- 划(24086)
- 编号(22497)
- 中国(19870)
- 部(19690)
- 国家社会(19621)
- 成果(18946)
- 重点(18558)
- 发(18542)
- 教育部(17177)
- 创(16167)
- 课题(16009)
- 人文(15867)
共检索到193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辜胜阻 易善策 李华
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必然面临并需要科学引导与管理的重大问题。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具有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双重转型"背景;表现为人口城市化(异地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就地转移)"双重城镇化方向";是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双重动力驱动下的城镇化;是在制度变迁方面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和自下而上的城镇化的"双重发展模式"。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在产业转型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将人口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城镇化机制结合起来,并积极多渠道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中国特色 农民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东进
由经济日报和国务院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协办的“中国特色城镇化论坛”于2003年9月14日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以及中央有关部委领导和专家参加了论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王东进副部长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特色城镇化与劳动保障”的重要讲话。本刊全文刊登,供工作和研究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天成 施祖麟
关于城镇化的相关概念、目标与速度,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观点。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深入实施,我国城镇化进程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清晰"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等概念。我国城镇化率目标,要与基本国情相适宜,避免陷入盲目追求城镇化率的误区;城镇化速度要"量"、"质"并重,通过设置城镇化率合理增长区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引领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城镇化是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和重要标志,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王牌"力量,它能够为创造巨大的内需投资提供动力和空间并更好地改善民生。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新挑战、新任务,我们需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主要表现为新核心、新理念、新动力、新方式、新格局、新重点等六个"新"。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正确认识城镇化发展规律,结合中国城镇化的特殊性,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理念,降低城镇化门槛,建设包容性城镇,积极完善城镇化战略格局,多渠道筹措城镇化资金,积极深化制度改革。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理念 新动力 新方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成艾华 魏后凯
首先分析了中国过去传统城镇化模式下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特征,以及今后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然后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到土地、水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就业等诸多因素,按照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对2020年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情景模拟,预估各种不同城镇化模式下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并进行敏感性和政策分析,为国家有关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可持续城镇化 资源 环境 就业 情景模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经勇
中国特色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民工”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必然产物,它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把“农民工”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面对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城镇化 “农民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柏文 杨懿 李慧新
从城镇化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几乎一直在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从古代的行政型城镇化道路和市镇化道路,到近代的商业城镇化道路,再到当代的乡镇工业小城镇化道路。在1000多年城镇化历史中,中国只有约138年的时间在学习西方的传统工业城镇化道路。从城镇化动力产业的角度来看,中国推动城镇化依赖众多的产业,古代主要依赖手工业和商业,近代主要依赖商业和近代工业,现代主要依赖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中国对城镇化动力产业的选择一向比较绿色环保。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产业的视角,以第三产业作为中国城镇化的动力产业将是未来中国特色城镇化的主要道路之一。
关键词:
中国 特色城镇化 动力产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经勇 任柏强
从十六大报告关于三农问题论述的逻辑体系看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结合繁荣农村经济的内在要求提出来的。也就是说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以逐步优化城乡人口布局 ,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城镇化道路 理性思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鲁德银
中国土地城镇化道路最重要的特征是土地国有化。我国土地国有化带来诸多重大问题:私有产权保护不力损害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土地国有化与市场化的冲突;强制征收和廉价补偿妨碍和谐社会建设;导致土地过度城镇化,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完善中国特色的土地城镇化道路就是要采取"市场化+国有化"的土地城镇化道路:政府要转变观念与职能,确立科学发展观主导地位;国有与私有土地产权平等保护制度;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征收和城镇国有土地出让中利益分配作用;健全公平和谐征收法律制度;发挥土地产权自我保护耕地的机制。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国有化 中国特色 土地产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俊梁 徐敏 陈瑜
生态文明是新形势下中国实现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特征。中国走生态文明型城镇化道路应当借鉴国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中国沿海地区城镇化发育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依靠科学规划的引领,凸现以人为本的特色,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重要抓手,要注重发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导的作用,实现绿色低碳的城镇化。
关键词:
城镇化 中国特色 生态文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开杰
一是扩大公众参与,变"政府主导"的行政法治模式为"多中心治理"模式,实现善治和良法的互动。正如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的,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善治内在地包含了法治的要求,只有在法治社会中才能实现善治。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以政府为主导,追求利益至上,粗放短视,容易出现"被进城"、"被上楼"等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而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改变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作为单一主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黎明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四化"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科学推进城市群的规模和格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但在城镇化进程中,也要注意保障粮食安全,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经勇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指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这就进一步深化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新思路,深刻揭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质。这种“特色”集中表现在它是同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城镇化 协调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经勇 黄爱东
党十六大报告和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会上有一个突破 性的提法,就是要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站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全局的高度,来考虑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从而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思路。也就 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这种“特色”集中表现在它是同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城镇化 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