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6)
- 2023(13825)
- 2022(11429)
- 2021(10370)
- 2020(8905)
- 2019(20388)
- 2018(19866)
- 2017(38277)
- 2016(20465)
- 2015(23227)
- 2014(23264)
- 2013(23650)
- 2012(22285)
- 2011(20283)
- 2010(20534)
- 2009(19735)
- 2008(19904)
- 2007(18031)
- 2006(16136)
- 2005(14929)
- 学科
- 济(118476)
- 经济(118365)
- 业(82667)
- 企(73160)
- 企业(73160)
- 管理(71105)
- 方法(47422)
- 数学(37659)
- 数学方法(37459)
- 业经(31471)
- 农(31073)
- 财(29305)
- 中国(27055)
- 地方(23176)
- 农业(22226)
- 务(20463)
- 财务(20445)
- 财务管理(20415)
- 制(19750)
- 贸(19622)
- 贸易(19612)
- 企业财务(19289)
- 易(19038)
- 和(18317)
- 技术(17707)
- 学(17329)
- 策(16445)
- 理论(16299)
- 划(15915)
- 体(15599)
- 机构
- 学院(319590)
- 大学(315439)
- 济(151675)
- 经济(149156)
- 管理(124971)
- 研究(109970)
- 理学(106552)
- 理学院(105428)
- 管理学(104199)
- 管理学院(103571)
- 中国(86946)
- 财(67505)
- 京(65915)
- 科学(62568)
- 所(55817)
- 财经(53975)
- 农(52163)
- 研究所(50133)
- 中心(48916)
- 经(48900)
- 江(48198)
- 经济学(47995)
- 经济学院(43191)
- 业大(42335)
- 北京(42314)
- 农业(40930)
- 财经大学(39503)
- 范(38712)
- 师范(38424)
- 院(38274)
- 基金
- 项目(198437)
- 科学(158335)
- 基金(147229)
- 研究(146889)
- 家(126418)
- 国家(125329)
- 科学基金(108599)
- 社会(98489)
- 社会科(93541)
- 社会科学(93518)
- 基金项目(77656)
- 省(76454)
- 自然(67121)
- 自然科(65562)
- 自然科学(65541)
- 教育(64882)
- 自然科学基金(64476)
- 划(62698)
- 资助(60833)
- 编号(57050)
- 成果(45245)
- 发(45219)
- 部(45138)
- 重点(44132)
- 创(43336)
- 国家社会(41846)
- 业(41201)
- 创新(39879)
- 教育部(39157)
- 课题(38847)
- 期刊
- 济(178080)
- 经济(178080)
- 研究(97931)
- 中国(57710)
- 财(54751)
- 管理(49482)
- 农(49089)
- 科学(43353)
- 学报(42297)
- 农业(33536)
- 大学(32589)
- 学学(31131)
- 融(30123)
- 金融(30123)
- 经济研究(28870)
- 财经(28393)
- 技术(28168)
- 业经(28158)
- 经(24700)
- 问题(23451)
- 教育(21480)
- 业(20513)
- 技术经济(20421)
- 贸(20050)
- 世界(19076)
- 国际(17492)
- 统计(16352)
- 商业(15972)
- 现代(15357)
- 经济问题(15046)
共检索到487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辉 魏翔
我国的旅行社业发育于当时特殊经济、政治环境和要求下 ,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 ,旅行社行业出现了不少现实问题 ,如核心能力流失、产品单一、组织安排缺乏经济效率、规模过小、集团化虚设等问题。结合旅游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从我国现在和今后的宏观经济走势出发 ,笔者探索和分析了未来我国旅行社业发展的各种趋势 ,主要表现在企业向产业纵深发展和产品向消费差异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爱萍
旅行社业的“五力”分析马爱萍(中国旅游学院)旅行社业的五力分析是指通过与旅行社企业有关的数据与资料的适当调整和安排,从企业的安定力、活动力、收益力、成长力、生产力这五力方面来分析、了解和评估旅行社企业过去的业绩,衡量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并预测企业来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翟向坤 黄绍梅 李连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收入不断增长,旅行社数目不断增加,市场容量与行业规模都在扩大。但与此同时,我国旅行社业的利润率却大幅度下滑,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全面分析旅行社业市场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获得了对我国旅行社业情况的一些新知,为政府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为企业采取合理的企业行为提供依据。
关键词:
市场绩效 旅行社业 影响因素 利润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波
随着中美、中欧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双边协议,中国“入世”的步伐加快。“入世”后中国的旅游业将对外开放,国外的旅行社将进入中国旅游市场。“入世”既带给中国旅行社业发展机遇,也带来压力和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旅行社业只有采取相应措施,冷静对待,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旅行社业 挑战 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利娟
旅行社业收入管理中存在着资金使用责任不明、组团社与地接社财务纠纷增多、旅行社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问题。对此,必须采取措施,完善旅行社业的收入管理。
关键词:
旅行社 收入管理 会计职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浩 丁弈
针对我国旅行社行业高投入低回报的问题,文章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对2008—2017年我国31个省份的旅行社行业的静态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度,进一步运用Luenberger指数对该行业的动态绿色TFP进行衡量和分解。研究发现,我国旅行社行业在研究期内TFP处于低水平且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区域间差异较大,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以及要素禀赋差异有密切关联。旅行社行业的绿色TFP中,效率改进部分呈现负向变化,技术进步是促进绿色TFP稳中有升的主要动力,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催生了线上旅行社等新型经营模式,使旅行社行业发生较大变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海涛 高力
旅游产业的效率提升是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旅行社业作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效率的提高与否直接关系到旅游业整体效率的变化。文章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2001~2009年中国旅行社业经营效率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度,并把经营效率分解为技术变化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两个部分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09年中国旅行社业的经营效率增长趋势明显,其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分析期间旅行社业的经营效率也因一些重大事件的影响而有所波动;安徽等26个省份的旅行社业经营效率正向增长,但资源配置效率的不同导致了增长幅度的不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浩 丁弈
针对我国旅行社行业高投入低回报的问题,文章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对2008—2017年我国31个省份的旅行社行业的静态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度,进一步运用Luenberger指数对该行业的动态绿色TFP进行衡量和分解。研究发现,我国旅行社行业在研究期内TFP处于低水平且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区域间差异较大,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以及要素禀赋差异有密切关联。旅行社行业的绿色TFP中,效率改进部分呈现负向变化,技术进步是促进绿色TFP稳中有升的主要动力,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催生了线上旅行社等新型经营模式,使旅行社行业发生较大变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志毅
随着我国旅行社数量和经营规模的不断增长,旅行社业发展效率及其区域差异值得关注。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模型,评价了中国旅行社业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特征及省际差异,通过与区域旅游化指数的对应分析,探讨了旅行社发展效率与区域旅游业整体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09年间,中国旅行社业技术效率逐步提高,主要得益于规模效率的提高。(2)其间旅行社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上升3.3%。其中技术进步年均提升2.6%,是我国旅行社业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主要驱动力。(3)东部和中部地区旅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学锋 庞世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中国旅行社业作为旅游业中的重要行业,长期被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称为"小散弱差"。文章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新结构经济学,对旅行社业"小散弱差"的原因提出了新的假说,即中国较长时期劳动力相对丰裕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旅行社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而劳动密集型产业体现出低集中度的产业组织结构,不同规模的旅行社平均成本相差不大,规模经济难以实现。随后,文章利用北京市旅行社业的微观企业数据对假说的推论进行验证。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中国旅行社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从整体规模还是单体质量来说,已经逐渐接近并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因此,文章认为,中国旅行社业不应再被称为"小散弱差"了。
关键词:
旅行社业 小散弱差 新结构经济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赵平
1995年以来,美国航空业两次大幅度降低旅行社的销售代理佣金,作为旅行社业最大收入来源的航空票务代理业务受到很大冲击。近年兴起的网络预订技术的推广普及,也对旅行社的生存产生了一定的威胁。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中,美国旅行社业1997年的销售收入仍以125...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秀娟 黄福才
区域国际旅行社业竞争力的评价涉及到多个指标,评价方法的选择对评价结果起重要作用。该文基于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基本理论及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选择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利润率、成本作为国际旅行社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以我国31个省级区域(不含港、澳、台地区)为研究对象,检验了3种评价方法:SAW法、WP法、TOPSIS法的有效性,分析了评价结果对指标权重的敏感性。最后,对我国31个省份的国际旅行社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与分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