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1)
2023(10617)
2022(8889)
2021(8138)
2020(6563)
2019(15076)
2018(14743)
2017(27664)
2016(14784)
2015(16883)
2014(16773)
2013(16780)
2012(16301)
2011(15230)
2010(15482)
2009(14252)
2008(14228)
2007(12800)
2006(11831)
2005(11224)
作者
(42688)
(35540)
(35351)
(33716)
(22791)
(16914)
(16027)
(13788)
(13666)
(12810)
(12271)
(11843)
(11669)
(11453)
(11349)
(11051)
(10660)
(10214)
(10202)
(9924)
(9332)
(8668)
(8590)
(8151)
(8083)
(8068)
(7942)
(7916)
(7199)
(7131)
学科
(76980)
经济(76907)
(39605)
管理(39605)
(30331)
企业(30331)
中国(27007)
方法(24476)
地方(22490)
(21379)
数学(20984)
数学方法(20826)
业经(18274)
(16084)
贸易(16065)
(15604)
(14515)
农业(14220)
(13682)
银行(13674)
(13419)
地方经济(13214)
(13172)
(12810)
金融(12810)
(12769)
产业(12389)
环境(11903)
(11717)
技术(11265)
机构
学院(217221)
大学(216546)
(103313)
经济(101476)
研究(84725)
管理(80156)
中国(67130)
理学(66851)
理学院(66052)
管理学(65310)
管理学院(64867)
(48080)
科学(46296)
(45057)
(42362)
研究所(37915)
中心(37599)
财经(34758)
(34571)
经济学(32745)
(32407)
北京(31950)
(31550)
(30780)
师范(30543)
(30275)
经济学院(29348)
(27720)
业大(25992)
财经大学(25483)
基金
项目(134295)
科学(107486)
研究(103629)
基金(97665)
(83820)
国家(83119)
科学基金(71017)
社会(68893)
社会科(65636)
社会科学(65627)
(50823)
基金项目(49809)
教育(46414)
(42985)
自然(41231)
编号(41043)
资助(40395)
自然科(40291)
自然科学(40283)
自然科学基金(39597)
(36214)
成果(34502)
(30786)
重点(30733)
发展(30558)
课题(30144)
(30052)
国家社会(29357)
(28209)
中国(27624)
期刊
(125562)
经济(125562)
研究(76127)
中国(52314)
管理(34081)
(32187)
(32035)
科学(29292)
教育(27534)
学报(27413)
(26257)
金融(26257)
农业(22111)
大学(21797)
经济研究(20976)
业经(20746)
学学(19883)
技术(19496)
财经(17887)
问题(16833)
(15808)
(15500)
国际(14169)
世界(14028)
(12512)
技术经济(11818)
图书(11326)
(11201)
论坛(11201)
经济问题(10727)
共检索到361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国有  
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倾向,对中国而言,这是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在新能源方面具有优势和潜力,如果审时度势,科学规划,有可能进入世界领先水平。依据区域资源,以近期优势为出发点,建立远期的优势基础,建设新能源发展的先行区和样板区,激励企业的能动性,建立新能源技术基础,集成新能源产业链,促进区域发展和全国平衡。成本是新能源发展前景的关键,要降低成本,使新能源能够得到大规模使用,逐步替代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从而实现能源结构的根本转化,建立起整个国家的能源结构战略优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鲁峰  
在低碳经济时代,新能源产业是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很多国家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危机、摆脱经济衰退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举措。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发展新能源对促进能源结构的改善和保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凌申  
阐述了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驱动因子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作者对江苏沿海地区新能源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树民  
发展新能源是国家在当前环境资源约束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提出的应对之策。本文从探索发展新能源的重要作用出发,分析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借鉴国外发展新能源的经验提出了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娜   米倩玉   邓嘉纬   赵晓军  
全球新能源加速发展的时代已经来到,传统能源消费的绝对量、占比和成本将开始下降,围绕能源而开展的竞争将逐步转移到新能源领域。新能源的崛起将导致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出现利益分化和政治关系重组。中国要利用在新能源设备制造业领域的绝对优势,选择适合的产业战略,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全球碳减排,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能源自给和能源清洁化,并降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乐琴  
在全球新一轮绿色技术创新的高潮中,新能源成为亮点。由于其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巨大技术进步空间、广泛的渗透性以及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兼容的特点,新能源产业也将成为中国在后危机时代产业创新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核心技术缺乏、市场培育滞后、产业盲目扩张等矛盾。因此,新能源产业政策需要从技术创新、市场培育及产业规制等方面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条件,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闫强  王安建  王高尚  于汶加  
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最大优势是地域分布比较均衡且资源量巨大,其资源量相比人类需求来说,可谓资源无限。开发利用新能源有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能源安全。同时也是拉动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新能源大多存在能量密度低、资源分散等问题,难以在短时期内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对其开发利用需要在技术、成本、管理等诸多方面做更大努力。本文对新能源资源潜力和总体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劲松  鲁德银  
新能源产业发展将引领新时代的工业革命,是人类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新能源的可再生性、生态友好性与无限性的特征,将有利于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和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是十分契合的。鉴于人类目前的生态环境危机与能源危机,发展新能源是十分必要的,而新能源的成本特征显示发展新能源又是十分划算的。为了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新能源领域的国家和社会的资金投入,整合各种资源,结合国情和资源禀赋以最小成本、最大收益的发展新能源产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世伟 ,曹恒忠  
目前,世界上的能源状况是:常规能源储量已十分有限,新型能源正待开发。在常规能源方面,石油、天然气因大量消费,储量已经不多;煤炭情况略好,但传统使用技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水力资源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已开发到临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已开始把视线转向各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上。太阳能、风能、地热的开发利用首当其冲;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能、盐差能、温差能)和生物质能的利用新技术研究正在开展;核能的和平利用在二次大战后至今,已有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能源的需求正日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央党校课题组  曹新  
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不仅是来自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需要,也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中国加快发展新能源,既符合国际能源发展趋势,又符合中国国情,应比较借鉴世界各国新能源发展战略,构建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面对中国新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制定实施有效政策措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赶超世界新能源发展潮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伟  
本文目的是对日本新能源产业进行全面分析并与中国进行比较,以从中总结出可供中国借鉴的经验教训。文章首先比较分析日本和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起步较早的日本目前在新能源产业的生产和推广方面都在逐步丧失领先地位,2010年的发展目标将很难实现,而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展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进入新世纪以来取得了超预期增长。但是,中日两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都面临着高成本、入网难两个短期难以逾越的障碍。文章分析了问题形成的根源,并比较了中日两国为克服这些障碍所采取的补贴、税收和监管等政策措施,通过比较发现,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设计更完善,但在政策执行力方面中国与日本还存在一定差距。最后,文章提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元  孙新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是我国进一步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措施,更是着眼未来,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抉择。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我国应把节能与新能源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来抓。这是因为:一是能源问题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受到了各国的高度关注,以低碳为中心的科技经济竞争成为未来世界竞争的重要方向;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为应对气候变化又做出了重大的自主减排承诺,这些因素决定了节能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当今中国更为重要和迫切;三是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可...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吴崇伯  吴雨禾  
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的重要解决方案,在中国、美国、欧洲等主要国家及地区得到大力发展。日本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行者,虽然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果,但存在优势产品市场持续受到挤压、纯电动汽车短板明显、优势市场暂未激活、企业技术创新惯性等问题。因此,为保证日本汽车制造业领先地位,政府通过调整补贴税收政策鼓励多技术路线共存,企业将重点放在组合创新和市场发展两方面。日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调整措施对我国相关产业参与全球产业链竞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覃飞  
新能源产业的出现,饱含着人类社会对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安全问题的期待,许多发达国家因此建立了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金融政策体系,以占据新能源产业发展制高点。在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相关发展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晓波  
发展新能源产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但是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扶持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有关新能源产业的税收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