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9)
2023(6263)
2022(5193)
2021(5050)
2020(4265)
2019(9889)
2018(9520)
2017(17619)
2016(9646)
2015(11136)
2014(10771)
2013(10967)
2012(10609)
2011(9727)
2010(9537)
2009(8995)
2008(9124)
2007(7860)
2006(7051)
2005(6637)
作者
(29307)
(24391)
(24312)
(23223)
(15789)
(11783)
(10985)
(9564)
(9546)
(8692)
(8673)
(8225)
(8102)
(8055)
(7987)
(7718)
(7352)
(7133)
(7023)
(6841)
(6175)
(6089)
(6078)
(5636)
(5522)
(5510)
(5473)
(5123)
(4979)
(4979)
学科
(44099)
经济(44046)
管理(27087)
(23623)
方法(19248)
(19172)
企业(19172)
数学(17409)
数学方法(17261)
中国(15153)
(12398)
(10687)
贸易(10679)
(10536)
(9799)
(9762)
(9710)
(8121)
银行(8098)
(7795)
业经(7734)
(7607)
财务(7601)
财务管理(7581)
(7410)
金融(7410)
企业财务(7243)
(6598)
(6251)
关系(6192)
机构
大学(145744)
学院(139820)
(67846)
经济(66798)
研究(60441)
中国(48120)
管理(47792)
理学(40441)
理学院(39910)
管理学(39294)
管理学院(39049)
科学(34865)
(33540)
(31750)
(30908)
研究所(28854)
(26416)
中心(25892)
财经(24361)
经济学(23091)
(22621)
北京(22249)
(21676)
农业(21217)
经济学院(20707)
业大(20398)
(19680)
科学院(18721)
财经大学(18582)
(17372)
基金
项目(92080)
科学(72786)
基金(70920)
(64814)
国家(64387)
研究(63436)
科学基金(53102)
社会(42818)
社会科(40634)
社会科学(40624)
基金项目(35820)
自然(34522)
自然科(33751)
自然科学(33737)
自然科学基金(33186)
资助(30890)
(30535)
教育(28650)
(28519)
(22812)
重点(21863)
编号(21741)
中国(21626)
国家社会(19619)
(19568)
教育部(19337)
成果(19138)
(18281)
科研(18099)
大学(17569)
期刊
(72681)
经济(72681)
研究(48237)
中国(31503)
学报(26664)
(24318)
科学(24266)
(23339)
大学(20047)
管理(19923)
学学(18972)
农业(16251)
(15421)
金融(15421)
经济研究(13944)
财经(13481)
教育(12337)
(11809)
(11082)
世界(10653)
国际(10405)
(10197)
问题(9851)
技术(9669)
业经(7636)
(6907)
技术经济(6665)
统计(6465)
业大(6378)
会计(6087)
共检索到224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地  
中国已进入全面通胀时期,通胀现象将在小幅振荡中持续攀升。通胀的主要根源是过度投资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控制通胀必须在较长时期内坚持总量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改善和优化经济增长结构,降低各级政府投资冲动,依赖于政府职能转变,即把大部分经济职能移交给市场,由市场与政府共同分担调控责任。保证增长、控制物价,需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刺激以农民为主体的有恒产者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并以此作为未来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云喜  曾省晖  夏春雷  彭振江  杨李娟  
宏观税负代表着一个国家整体的税收负担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通过横纵对比、模型测算探讨中国宏观税负是否过高。研究结果表明,纵向看中国小、中、大口径税负增幅显著;横向对比欧美国家,发现从政府支出总量和支出结构看,中国的宏观税负都不高;在宏观调控目标基础上运用修正的尼斯坎南模型测算,结果表明20102015年中国实际宏观税负已处在合理税负区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云喜  曾省晖  夏春雷  彭振江  杨李娟  
宏观税负代表着一个国家整体的税收负担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通过横纵对比、模型测算探讨中国宏观税负是否过高。研究结果表明,纵向看中国小、中、大口径税负增幅显著;横向对比欧美国家,发现从政府支出总量和支出结构看,中国的宏观税负都不高;在宏观调控目标基础上运用修正的尼斯坎南模型测算,结果表明2010~2015年中国实际宏观税负已处在合理税负区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龙  
2012年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关键之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中经济增长持续下滑和通货膨胀已经得到一定控制的新情况,针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新变化,不同的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根据各自对宏观经济的判断,提出了不同的调控方式,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和评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童舒静  
房地产市场发展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以调控房价为主要目标的房地产宏观调控,自1988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开始,共经历了五个阶段:1988~1996年、1998~2002年、2003~2007年、2008~2010年4月、2010年4月至今。在不同的阶段,调控措施的重点和指向都有一定差别。从"价、量、投资"的角度来看,房地产业变化的趋势与历次宏观调控的目标并不同步。现阶段,在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影响下,以控制房价为主要目标的"房地产新政"面临重大考验,需预防双重泡沫的产生。房地产调控的未来效果与政策的力度及其持续性密切相关。房地产调控目标的实现将考验政府的施政智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世银  
宏观调控中普遍存在消费预期。这种预期对宏观调控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预期作用于宏观调控的效率,就是要正确地引导消费者的预期,树立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就是要使城乡居民不仅要有钱花,而且要有钱敢花。扩大消费需求需要正确地引导人们的消费预期。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哈继铭  
在流动性过剩和地方政府扩张经济的强烈冲动作用下,中国经济已明显过热且日益失衡。随着进一步紧缩政策的出台,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略有放缓但依然十分强劲。由于政府致力于区域平衡发展,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吸引外资流入,中国经济急剧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经济虽有其自身的弱点,但抵御资本外逃的能力相对较强,持续的经济过热将导致产能过剩、通缩和资产价格调整。然而,近期全球经济强劲增长的前景、中国对经济增长而不是中期稳定的偏好,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都将在近期内继续为中国资产价格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跨区域经济发展动态仿真模拟技术开发"课题组  
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的经济仍保持了较平稳的增长。进入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开始出现严重下滑苗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2009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将面临发生根本性转变的风险,经济增长将严重下滑。但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较为复杂,短期因素与长期因素交织,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交织,既要保增长,又要保发展方式转变,宏观调控具有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理好保增长与保发展方式转变这两者的关系,中国经济的严峻局面与国际经济形势相比,就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其危害性可能更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钧  
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党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指导下,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制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因素,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大政策措施;近年来的宏观调控具有鲜明的特点,既着眼于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又着眼于为长期经济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体制基础,特别是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并充分发挥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预期宏观调控目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俊鸿  黄百龙  
1996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成功地实现“软着落”,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我国金融宏观调控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采取有效对策。本文针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国光  
在直接启动民间投资和消费的措施尚未发挥足够有效作用以前,以及在出口需求不振的局面尚未扭转的情况下,为了支撑必要的增幅,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继续坚持积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是有必要的。今后进一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支出,需要考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方向,使这一政策的运用同启动社会民间投资和最终消费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德水  
文章概述了一季度全国经济运行情况,在肯定经济运行形势总体良好的同时,指出当前经济生活中仍存在几个突出问题,并从如何加强宏观调控的角度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做了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伟  
2008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偏离了高速增长的周期,进入了一个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或者说明显放慢的新周期。这个新周期导致的最尖锐的宏观矛盾是失业率持续上升,并且真实的失业率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失业率红线,因而很多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根据宏观经济供给和需求的失衡情况,政府一般是采取扩张性的或者是紧缩性的宏观政策进行调控。2010年,在总量政策上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必须关注:一是刺激总需求的方向变不变;二是如果坚持刺激总需求这个方向,那么程度上是减弱还是增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