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1)
- 2023(10683)
- 2022(9151)
- 2021(8919)
- 2020(7461)
- 2019(17344)
- 2018(16792)
- 2017(31578)
- 2016(16533)
- 2015(18682)
- 2014(17934)
- 2013(17745)
- 2012(16092)
- 2011(14425)
- 2010(13719)
- 2009(12577)
- 2008(11742)
- 2007(9688)
- 2006(8057)
- 2005(7025)
- 学科
- 济(69888)
- 经济(69815)
- 业(43735)
- 管理(43021)
- 方法(35834)
- 企(32781)
- 企业(32781)
- 数学(32670)
- 数学方法(32191)
- 中国(20334)
- 农(20231)
- 财(16559)
- 贸(15323)
- 贸易(15317)
- 易(15061)
- 农业(14049)
- 业经(13213)
- 学(12125)
- 制(11212)
- 环境(10229)
- 融(10061)
- 金融(10059)
- 地方(10034)
- 务(9991)
- 银(9959)
- 银行(9948)
- 财务(9946)
- 财务管理(9921)
- 和(9767)
- 技术(9599)
- 机构
- 大学(228240)
- 学院(225612)
- 济(102281)
- 经济(100709)
- 管理(89685)
- 理学(78612)
- 研究(78540)
- 理学院(77786)
- 管理学(76432)
- 管理学院(76001)
- 中国(60674)
- 京(47457)
- 科学(45485)
- 财(43258)
- 所(37689)
- 中心(36672)
- 财经(35951)
- 研究所(34840)
- 农(34593)
- 经济学(33263)
- 经(33246)
- 业大(32086)
- 经济学院(30169)
- 北京(29777)
- 江(29332)
- 院(28792)
- 范(28439)
- 师范(28173)
- 财经大学(27245)
- 农业(27140)
- 基金
- 项目(162493)
- 科学(129940)
- 基金(122468)
- 研究(118504)
- 家(107394)
- 国家(106572)
- 科学基金(92102)
- 社会(78641)
- 社会科(74765)
- 社会科学(74751)
- 基金项目(63599)
- 省(59163)
- 自然(58624)
- 自然科(57378)
- 自然科学(57363)
- 自然科学基金(56358)
- 教育(54537)
- 划(51408)
- 资助(50848)
- 编号(45556)
- 部(37902)
- 重点(36712)
- 成果(35844)
- 发(34756)
- 国家社会(34719)
- 创(34057)
- 教育部(32955)
- 创新(32028)
- 科研(31660)
- 人文(31503)
共检索到319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怡琳 邸建亮
世界各国公认贫困是一个多维度社会现象,并采用各种方法测算比较多维贫困状况。本文首次利用全国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使用国际上运用较广泛的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方法初步测算了我国多维贫困状况。测算结果与我国已发布的贫困人口数据大体相当,较客观地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的减贫实践,可供下一步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和相关国际比较时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龙莹 解浩
利用CHNS1999—2010年调查数据,采取A-F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对中国多维贫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多维贫困指数进行动态分解。实证结果表明:第一,近年来,除就业维度和教育维度贫困发生率有所上升之外,其他维度贫困发生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医疗保险和收入维度最为明显。第二,多维贫困在1999—2003年间有所恶化,此时返贫人口比重高于脱贫人口比重,2003—2010年间有所改善,此时脱贫人口比重高于返贫人口比重。长期贫困人口比重在1999—2010年间出现显著的下降。第三,早期多维贫困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是返贫效应大于脱贫效应,近年来多维贫困状况改善的主要原因是脱贫效应大于返贫效应,而长期贫困效应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较小。
关键词:
贫困发生率 多维贫困指数 返贫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怡琳
城镇的多维贫困现象虽已得到关注,但对我国城镇地区整体多维贫困现状、人群特征的探讨仍显不足。本文基于全国性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使用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方法构建中国的多维贫困指数体系,测量了2014年和2016年中国城镇地区的多维贫困现状,并使用Logit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中国城镇多维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1%,但东北地区、城乡结合区多维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城镇多维贫困人群呈现"低就业、高负担"特点,以老年户为主。Logit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提高户主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有养老保险、社区基础设施改善均能显著减少多维贫困发生风险。建议构建城镇多维贫困的统筹治理模式,重点关注老年贫困户和外来户,加大对民生领域的财政资金投入并改进多维贫困的统计监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迎风
本文认为,用单一的收入标准来了解贫困会低估个体真实的贫困状况,很难全面反映个体贫困的复杂性、脆弱性和持久性。本文基于Sen的能力方法,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数据,利用模糊集方法测度中国的多维贫困状况。结论显示,相对于收入贫困,个体的教育、健康和医疗保险等贫困状况更为严重;多维贫困关于测度方法、权重较敏感,等权重下的AF多维贫困被其它方法与权重下的多维贫困严格占优,而在Betti&Verma权重下的AF多维贫困中,则住房、卫生设施和健康对多维贫困的贡献更大;多维贫困在西部、农村及女性中依然更严重。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能力方法 完全模糊及相对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若晨 陈基平 赵楠
文章对我国农村居民的重要群体——外出务工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进行了统计测度,对农村多维贫困的内生动力机制进行了劳动力外出动力视角的解读,对2016年我国农村地区的多维贫困发生情况进行了统计测度,进而对多维贫困与劳动力外出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模型分析。结果发现,相较于非外出户,我国农村的劳动力外出户更不易于陷入多维贫困之中,这一结果是农村家庭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体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明 唐丽霞
本文使用修正的FGT多维贫困测量方法测算了贫困村庄建档立卡户与非贫困户的多维贫困指数。研究发现,对贫困地区总体而言,卫生设施、生活用主要燃料和生产性资产是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指标。分指标和农户类型的测度表明,非建档立卡户的多维贫困强度与建档立卡户接近,两种类型农户的多维贫困差异并不明显。与非贫困户相比,建档立卡户在家庭人均纯收入、健康状况、住房以及耐用品拥有量等指标上的贫困程度更深。分区域测度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与多维贫困指数并不存在必然联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也存在深度多维贫困群体。进而,本文比较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群峰 徐文雪
文章将综合模糊集相对方法用于多维深度贫困识别与指标的权重系数确定,并引入贫困持续时间因素构建了一个具有维度和子群可分解性的多维深度贫困指数。该方法以贫困指标的分布函数为基础构造隶属函数,将多维一般性贫困测量A-F方法拓展到多维深度贫困测度。根据2015—2017年河南省深度贫困县入户调查数据,计算多维深度贫困指数并在不同区域和维度上进行分解,较为精确地测度了多维深度贫困的动态特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全红 李博 周强
贫困的多维福利剥夺程度高低和持续时间长短是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制定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文章综合Alkire和Foster(2011)提出的多维贫困测算方法和Foster(2009)提出的长期贫困测算方法,构建了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和暂时多维贫困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的贫困状况,并进行了城乡分解、指标分解和区域分解。结果发现:第一,样本家庭在多维视角下的长期贫困比例要高于暂时贫困,这与单一地从收入角度来分析长期贫困和暂时贫困的结论恰好相反;第二,对于所有类型的贫困而言,教育年限、医疗保险和健康的贡献度都排在前三位,但健康对于长期贫困人口的贡献度要明显高于暂时贫困;第三,总体看来,农村的多维贫困程度不仅高于城市,而且很多指标的贫困持续时间也要高于城市;第四,从四大区域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长期多维贫困程度要高于东部和东北部地区。
关键词:
多维贫困 结构分解 精准扶贫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全红 李博 周强
贫困的多维福利剥夺程度高低和持续时间长短是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制定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文章综合Alkire和Foster(2011)提出的多维贫困测算方法和Foster(2009)提出的长期贫困测算方法,构建了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和暂时多维贫困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的贫困状况,并进行了城乡分解、指标分解和区域分解。结果发现:第一,样本家庭在多维视角下的长期贫困比例要高于暂时贫困,这与单一地从收入角度来分析长期贫困和暂时贫困的结论恰好相反;第二,对于所有类型的贫困而言,教育年限、医疗保险和健康
关键词:
多维贫困 结构分解 精准扶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祁晓慧 高博 乔光华
文章在内蒙古自治区330户牧户调研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多维贫困理论,将多维贫困测量方法用于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多维贫困测量方法的关键在于维度的选取与权重的确定;该方法与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标准进行的贫困测算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多维贫困测算方法的应用有利于获取不同区域、不同群体致贫原因的差异,促进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多维贫困 方法应用 调查数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尚卫平 姚智谋
贫困应该表现为福利的缺乏,而不仅仅表现为收入或消费的不足。福利是一个多维概念。将贫困视为多维概念,要求在其程度的测度上对每个选中的福利变量均确定其阈值,即贫困表现为一个人有某个福利特征值小于相应的阈值。据此,文章讨论总结了多维贫困程度测度指标的性质,论证了该指标的可分解性,指出了该指标优于人文发展指数等指标的特点。最后,给出了该指标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并利用该形式进行了国家间贫困程度的比较分析。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沈扬扬 Sabina Alkire 詹鹏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调查数据(CFPS),依据全球MPI标准,测算并分析了中国的多维贫困状况。研究发现,中国的多维贫困程度并不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多维贫困有着显著的影响;贫困人群普遍在健康、教育等方面遭受了剥夺,但细化到各群组,指标贡献度各有差异;经济贫困与多维贫困的交叠程度呈跨期递减趋势。总体而言,中国以发展为中心的扶贫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是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同时也预示了中国在2020年前全面奔向小康社会、实现减贫目标的良好前景。
关键词:
多维贫困 经济贫困 分解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侯卉 王娜 王丹青
应用多维贫困测量方法,选取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西南地区的九个省份,从收入贫困、能力贫困、社会排斥贫困和参与性不足贫困四个方面确定七个维度,进行多维贫困测度。结果显示,健康保险和卫生设施对多维贫困的影响最大,而且随着维度的增加,住房和教育对贫困的影响逐渐加大,多维贫困者的贫困深度加深。维度分解结果显示,地区差距仍比较明显,多维贫困最严重的是贵州省。
关键词:
多维贫困 测度 城镇贫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于涛
通过对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测度和比较,研究了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创新性地从收入、教育、健康和生活条件四个维度,测度中国城市多维贫困,并进行相应分解。通过梳理当前的城市扶贫政策和总结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特色,认为多维治理才是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最终归宿。针对多维贫困的"内卷化"问题,提出在多维贫困测度的维度上应从收入、教育和生活条件四个维度进行测度和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文奇 周云波 平萍
本文运用"Alkire-Foster"多维贫困测量法,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对2010—2014年我国多维贫困状况进行定量测度、指数分解与国际比较,并对其权重进行稳健性检验及贫困临界值占优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多维贫困发生率较低,但贫困人口被剥夺强度较深;从全国来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多维贫困贡献度较大;从子群分解来看,农村与西部地区应首要扶持教育;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正处于多维贫困与收入贫困共存的阶段。总体来讲,我国多维贫困程度逐渐减弱,但仍将长期存在。
关键词:
多维贫困 MPI指数分解 比较静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