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82)
2023(5494)
2022(4532)
2021(4403)
2020(3674)
2019(8681)
2018(8362)
2017(16000)
2016(8528)
2015(10088)
2014(9821)
2013(9943)
2012(9314)
2011(8679)
2010(8461)
2009(7818)
2008(7832)
2007(6702)
2006(6018)
2005(5577)
作者
(24470)
(20806)
(20709)
(19790)
(13370)
(9804)
(9222)
(8133)
(8019)
(7565)
(7312)
(7025)
(6827)
(6810)
(6717)
(6482)
(6145)
(6079)
(5978)
(5609)
(5416)
(4995)
(4925)
(4813)
(4789)
(4628)
(4600)
(4327)
(4215)
(4194)
学科
(42178)
经济(42126)
方法(19059)
(18706)
管理(17759)
数学(17611)
数学方法(17499)
中国(15644)
(12788)
(11261)
企业(11261)
(10775)
(10137)
贸易(10132)
(9963)
收入(9119)
农业(8850)
(8035)
(7266)
(7233)
业经(6751)
(6652)
银行(6638)
(6490)
(6448)
金融(6446)
地方(6187)
(6126)
环境(6066)
发展(5992)
机构
大学(133266)
学院(128443)
(65837)
经济(65007)
研究(53527)
管理(45243)
中国(40923)
理学(39093)
理学院(38570)
管理学(37982)
管理学院(37750)
科学(30108)
(29205)
(28287)
(27287)
研究所(25141)
经济学(23410)
财经(23007)
中心(22039)
(21892)
(21377)
经济学院(21200)
北京(19106)
(18706)
(17819)
师范(17692)
财经大学(17333)
(17289)
农业(17143)
业大(17015)
基金
项目(86216)
科学(69299)
基金(67301)
研究(62093)
(59964)
国家(59569)
科学基金(49792)
社会(43844)
社会科(41671)
社会科学(41663)
基金项目(34505)
自然(30071)
自然科(29416)
自然科学(29403)
自然科学基金(28924)
资助(28352)
(28168)
教育(27503)
(25865)
编号(21883)
(21602)
中国(20969)
国家社会(20521)
重点(19956)
(18934)
成果(18643)
教育部(18626)
人文(16988)
(16987)
大学(16623)
期刊
(69519)
经济(69519)
研究(43836)
中国(24844)
科学(20973)
学报(20719)
(20467)
(19011)
大学(16018)
管理(15809)
学学(15118)
农业(14241)
经济研究(13142)
财经(12132)
(11666)
金融(11666)
(10634)
世界(10268)
(10239)
问题(10017)
教育(9870)
国际(9374)
业经(8401)
技术(8215)
(8180)
统计(7141)
技术经济(6474)
资源(6425)
(6040)
经济问题(5904)
共检索到194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彭兴韵  王瑞华  
作为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结果之一的居民收入分配状态,不但构成了评价改革和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体系标准,而且会反过来加速或延缓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评价关键依赖于统计信息的真实程度如何。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对城镇居民收支情况的统计方法———抽样调查法的一些不科学性和弊端,提出了如何正确测算改革以来城镇居民实际名义收入的规模及其变动———包括对货币性分配收入和实物分配收入的测算方法,从而为人们正确认识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刚  吕冰洋  
本文运用2002—2009年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不平等的构成及其联系进行研究。本文发现: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导致的;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边际贡献为正,转移性和经营性收入的边际贡献则为负;养老金和退休金是缓解收入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食品、交通通信支出是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的主要构成部分,前者的边际贡献为负,后者的边际贡献为正;收入不平等是消费不平等的主要原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贾洪波  王清河  
住房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关系到城镇化的健康推进与和谐社会建设。通过构建模型对城镇居民的保障房实际需求总量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保障房供应量能够满足城镇居民的实际需求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姚金琢   杨道杰  
为了避免以往各种方法在贫困标准上的主观性、模糊性,这里提出利用改进的ELES模型来测算城镇居民贫困线。ELES模型将人的的需求划分成基本需求和超基本需求两大部份,而基本需求能否满足,正是我们判断贫困与否的基本准则。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斌开  杨依山  许伟  
基于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最近发展起来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结合Heckman两步法,定量考察了1990—2005年间性别、教育、地区和经验等因素对中国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及其演变的贡献。研究发现:(1)选择性偏误对于研究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容忽视;(2)地区差异对劳动收入差距的贡献趋于上升;(3)教育的贡献总体上趋于增大;(4)经验的贡献持续下降。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所有制结构变迁、工资制度改革等制度性因素,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快速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是1990—2005年间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东明  丁海燕  
文章基于城镇入户调查数据(UHS)考察1999年-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原因,通过不平等分解发现:教育、地区、年龄等人口特征能解释的组间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1/3左右,其余部分的不平等由组内不平等所导致。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城镇化和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降低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国企改革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应加快城镇化步伐,降低城镇内部不平等,从而改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东明  丁海燕  
文章基于城镇入户调查数据(UHS)考察1999年-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原因,通过不平等分解发现:教育、地区、年龄等人口特征能解释的组间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1/3左右,其余部分的不平等由组内不平等所导致。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城镇化和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降低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国企改革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应加快城镇化步伐,降低城镇内部不平等,从而改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东明  丁海燕  
文章基于城镇入户调查数据(UHS)考察1999年-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原因,通过不平等分解发现:教育、地区、年龄等人口特征能解释的组间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1/3左右,其余部分的不平等由组内不平等所导致。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城镇化和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降低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国企改革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应加快城镇化步伐,降低城镇内部不平等,从而改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毅,朱发仓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邹晨  欧向军  
借鉴区域差异相关系数及其构成分解等相关数理模型,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区域差异过程、空间结构和来源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异总体呈现缩小趋势,工资性收入是影响收入差异最主要的因素,空间上表现为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间"的差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飞亮  张妍  
改革开放以后,各地区由于区位优势、国家政策、资源富集度、科技人才资源、经济基础不同等因素,收入差距呈上升趋势。文章运用泰尔熵指数分解法发现省际区间差距是造成总体差距的主要因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韩海燕  何炼成  
本文借鉴弗里德曼将收入分类的思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根据收入来源及其特征将城镇居民的收入分为稳定性收入与非稳定性收入,建立消费函数模型。通过研究发现稳定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非稳定性收入,并指出这是造成城镇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同时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消费率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