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2)
- 2023(7529)
- 2022(5913)
- 2021(5463)
- 2020(4513)
- 2019(10530)
- 2018(10254)
- 2017(19414)
- 2016(10173)
- 2015(11670)
- 2014(11262)
- 2013(11210)
- 2012(10284)
- 2011(9432)
- 2010(9296)
- 2009(8676)
- 2008(8518)
- 2007(7392)
- 2006(6845)
- 2005(6598)
- 学科
- 济(49943)
- 经济(49893)
- 管理(23791)
- 业(22924)
- 中国(19034)
- 方法(18374)
- 数学(16417)
- 企(16381)
- 企业(16381)
- 数学方法(16291)
- 农(14271)
- 贸(11192)
- 贸易(11181)
- 易(10983)
- 业经(10336)
- 财(9390)
- 制(9361)
- 农业(9115)
- 发(8550)
- 学(8517)
- 地方(8410)
- 银(7955)
- 银行(7944)
- 关系(7925)
- 行(7742)
- 融(7572)
- 金融(7571)
- 体(7194)
- 发展(7138)
- 展(7122)
- 机构
- 大学(149006)
- 学院(144256)
- 济(72054)
- 经济(71033)
- 研究(59747)
- 管理(51197)
- 中国(46754)
- 理学(43271)
- 理学院(42745)
- 管理学(42064)
- 管理学院(41784)
- 京(33334)
- 科学(32393)
- 财(31469)
- 所(29822)
- 研究所(27018)
- 中心(25333)
- 财经(24908)
- 经济学(24666)
- 农(23731)
- 经(23039)
- 经济学院(22129)
- 北京(21900)
- 院(21297)
- 江(20987)
- 范(19783)
- 师范(19639)
- 财经大学(18615)
- 业大(18377)
- 农业(18246)
- 基金
- 项目(94165)
- 科学(75486)
- 基金(71852)
- 研究(70199)
- 家(63514)
- 国家(63066)
- 科学基金(53103)
- 社会(48566)
- 社会科(46134)
- 社会科学(46124)
- 基金项目(36448)
- 省(31962)
- 教育(31317)
- 自然(31309)
- 自然科(30667)
- 自然科学(30660)
- 自然科学基金(30149)
- 资助(29578)
- 划(28491)
- 编号(26020)
- 部(22820)
- 国家社会(22377)
- 中国(22264)
- 成果(22229)
- 重点(21778)
- 发(21263)
- 教育部(19856)
- 创(18971)
- 课题(18679)
- 大学(18300)
共检索到233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剑 贺明之
本文基于我国城镇化的历史进程,结合世界上其他国家城镇化情况,建立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着重以定量的方式来对我国建国60多年来城镇化进程进行解读。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因素决定的是自然城镇化率,而非经济因素决定的是实际城镇化率对自然城镇化率的偏离。当前,城镇化作为我国的政策工具的政策空间的大小在六个百分点到七个百分点之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钟荣桂 吕萍 于璐源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大量流动人口由农村往城市迁移是城镇化最重要的特征,而人口迁移伴随的住房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住房在城乡融合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从城镇化,城乡住房产权、市场与制度,城乡要素流动三个方面研究城镇化演进中城乡住房融合问题。文献研究发现学者们对城镇化、城乡住房和城乡要素流动方面的问题都做了较多的研究,但对城乡住房融合研究比较欠缺。本文研究认为城乡住房融合是城乡融合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钟荣桂 吕萍 于璐源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大量流动人口由农村往城市迁移是城镇化最重要的特征,而人口迁移伴随的住房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住房在城乡融合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从城镇化,城乡住房产权、市场与制度,城乡要素流动三个方面研究城镇化演进中城乡住房融合问题。文献研究发现学者们对城镇化、城乡住房和城乡要素流动方面的问题都做了较多的研究,但对城乡住房融合研究比较欠缺。本文研究认为城乡住房融合是城乡融合的重要内容,在城镇化演进中的城乡住房融合研究,需以系统思维为指导,剖析城镇化演进中的城乡住房融合机理,搭建城乡住房产权均等、住房市场统一和住房制度一体化三个层面的分析框架,从城乡劳动力要素流动和城乡资本要素流动两个渠道,探索城乡住房融合的实现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进军
我国在"九五"和"十五"期间,特别是"十五"期间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加快城镇化的发展",使本来已处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一步地加速,导致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冒进的态势。城镇化的冒进带来以下危害:城市建成区的急剧扩张与耕地减少;引发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致使城乡之间发展不够协调。因此,我国城镇化必须根据我国国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和产业发展及就业岗位增加相适应;走健康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道路;突破基于经济理性城镇化的局限性;城镇化发展要实现三个统一,即必须注重表征和内涵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关键词:
中国 城镇化进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波
扩大消费增长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及面对传统经济增长动力减缓实现经济再平衡的共识性政策,而城镇化被视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应从理论和经验证据关联的角度认识城镇化和扩大消费增长,以期为经济再平衡的政策工具提供行动指南。基于一个库兹涅茨结构分析和锲入城镇化的消费模型,并结合中国数据综合分析中国城镇化和扩大消费增长,分析表明两者间存在显著结构关联。
关键词:
城镇化 扩大消费 结构分析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吴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新发展理念"。城镇化的"新发展"也应从这一角度入手进行创新,但要素、体制、各类利益主体的生产关系构成城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模型化了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后备军和土地后备军分别主导的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并着重探讨了农村土地产权性质变更带来的生产关系调整对城镇化的影响,以及土地后备军对产业后备军替代的可持续性。文章指出,需要把这些发展的力量和新发展理念下中国城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找到一条成本代价更低、发展模式更多元、利益关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吴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新发展理念”。城镇化的“新发展”也应从这一角度入手进行创新,但要素、体制、各类利益主体的生产关系构成城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模型化了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后备军和土地后备军分别主导的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并着重探讨了农村土地产权性质变更带来的生产关系调整对城镇化的影响,以及土地后备军对产业后备军替代的可持续性。文章指出,需要把这些发展的力量和新发展理念下中国城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找到一条成本代价更低、发展模式更多元、利益关切更倾向广大劳动人民的城镇化道路,让城镇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永动机”,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段学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病"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已有的研究凤毛麟角。通过对目前关于"农村病"研究的概念、表现、原因、对策以及"农村病"与"城市病"关系的梳理和综合分析、评价,本文提出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病"的后续研究应首先回答"农村病"是否具有必然性,其次要加强对"农村病"的概念和类型、表现和原因的系统化、动态化和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揭示"农村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病 城市病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伟同
中国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容易让人做出城镇化进程会提高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逻辑判断。但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居民公共服务水平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而城镇化进程本身并没有带来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相反甚至出现了阻碍居民福利改善的现象。这一结论表明,与民生福利相脱节的城镇化道路,固化了原有的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制下的差异化福利分配结构,无益于甚至阻碍了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因而不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协调发展,需要对现有城镇化道路加以反思。
关键词:
城镇化 公共服务 二元结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跃胜
运用锡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中国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区域间的差距对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的形成贡献最大,区域内的差距的对此的贡献较小;对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基础设施、居民生活质量、信息服务、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等要素。基于此建议: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进程中,须注重内涵式发展,通过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等要素,逐步缩小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区域差异 锡尔指数 基尼系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跃胜
运用锡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中国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区域间的差距对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的形成贡献最大,区域内的差距的对此的贡献较小;对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基础设施、居民生活质量、信息服务、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等要素。基于此建议: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进程中,须注重内涵式发展,通过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等要素,逐步缩小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区域差异 锡尔指数 基尼系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冀福俊
本文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演进轨迹寻找制度系统的解释。制度安排不仅直接通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发展政策影响城镇化,还会通过产业结构转换和生产要素流动等制度安排发挥对城镇化的推阻功能。系统制度的配置和变迁而非工业化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作为一个经济系统运行核心特征的产权制度安排决定了经济主体的不同关系,使城镇的功能和定位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会对城镇化的发展和区域格局产生不同影响。为此,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我国的城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制度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城镇化 制度配置 制度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冰 王科
区别于发展经济学理论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国形成了特有的三元经济结构。与之对应,社会学界提出包括农民、市民和乡镇企业农民工(城市农民工)在内的新(旧)三元社会结构。在传统城镇化下,三元经济结构得到改善,但三元社会却存续并以新面貌出现,其根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新型城镇化有望加速三元社会的转型。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三元社会结构 城镇化 转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严翔 成长春 贾亦真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空间与人口的交互发展对能源消费的融合传导机制,并基于向量形式的Kaya拓展模型与"多项连乘和加总"的LMDI改进形式,对中国1998—2015年间的能耗总量变化进行因素分解。研究显示:城镇化对生产端能耗的拉动效应远大于生活端;传统能源驱动型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技术进步缓解了能源压力;近些年除消费支出以外的其他经济单元,因粗放型"三高"发展模式的改善,较居民消费具有能耗比较优势;居民消费效应仍是间接能耗提升的主导因素,城乡居民消费行为趋同对生活能耗波动的正向贡献日趋增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壮雄 张明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偏向中小城市"到"城市自由竞争"再回归到"偏向中小城市"的振荡调整,有关城市发展战略的效率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序贯增长的"接力赛"机制,揭示了城市发展优势随着城镇化进程从最大城市不断向规模次之的城市序贯转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003—2013年"城市自由竞争"时期的城市数据对城市序贯增长的假说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样本的后推,城镇化效率与城市规模的关系从早期左低右高的"U型"结构不断扁平化,并趋于向"倒U型"结构反转;特大城市的城镇化优势正在不断向大城市甚至中大型...
关键词:
序贯增长 城镇化 城市发展 最优城市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