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5)
2023(13213)
2022(10978)
2021(10358)
2020(8473)
2019(19260)
2018(19210)
2017(36171)
2016(20334)
2015(23272)
2014(23792)
2013(23302)
2012(21913)
2011(19965)
2010(20494)
2009(18993)
2008(19548)
2007(17802)
2006(16022)
2005(15271)
作者
(60378)
(49941)
(49887)
(48015)
(32433)
(24370)
(22779)
(19343)
(19092)
(18387)
(17394)
(17039)
(16435)
(16251)
(15977)
(15484)
(14803)
(14680)
(14659)
(14538)
(12967)
(12317)
(12211)
(11661)
(11373)
(11272)
(11265)
(11114)
(10415)
(10168)
学科
(85890)
经济(85777)
管理(55016)
(50966)
(40432)
企业(40432)
方法(32534)
中国(30121)
数学(27025)
数学方法(26596)
(23179)
(22194)
(19878)
(19519)
(18973)
贸易(18959)
业经(18582)
(18489)
地方(16949)
(16700)
银行(16675)
(16226)
金融(16224)
(15973)
理论(15535)
农业(15008)
(13496)
(12832)
财务(12778)
财务管理(12727)
机构
大学(302783)
学院(298538)
(124291)
经济(121504)
研究(110869)
管理(101765)
中国(87031)
理学(84613)
理学院(83443)
管理学(81796)
管理学院(81211)
(67054)
科学(66095)
(61554)
(57978)
研究所(51878)
中心(49266)
(48959)
财经(47779)
(47533)
北京(43593)
(43416)
(43281)
师范(43009)
经济学(40379)
业大(40048)
(39372)
(38529)
农业(38194)
经济学院(36191)
基金
项目(181985)
科学(141945)
研究(134502)
基金(131545)
(115419)
国家(114430)
科学基金(95897)
社会(85686)
社会科(81063)
社会科学(81043)
(67574)
基金项目(67396)
教育(62660)
自然(59429)
(58669)
自然科(58104)
自然科学(58091)
自然科学基金(57077)
资助(55342)
编号(53363)
成果(47288)
重点(41793)
(41289)
(39585)
课题(39362)
(36658)
国家社会(36486)
(36187)
教育部(35417)
中国(34817)
期刊
(148205)
经济(148205)
研究(101872)
中国(66591)
学报(49435)
(49267)
(45923)
科学(43994)
教育(40732)
管理(39928)
大学(37524)
学学(34567)
(33333)
金融(33333)
农业(30699)
财经(25712)
技术(24754)
经济研究(23749)
(22468)
问题(21593)
业经(21022)
(20127)
国际(19207)
(17025)
世界(16568)
图书(16528)
(14984)
技术经济(13880)
(13692)
论坛(13692)
共检索到483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熊俊  
学术界对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的判断存在很大差异和争论,其根源主要在于许多研究者对城市化水平国际比较的相关统计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文章对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用于确立中国城市化水平国际比较基准的经济指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数据转换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程度进行国际比较和测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钟水映  胡晓峰  
本文归纳总结了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同意见 ,对占主流的“滞后发展”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评价 ,指出其存在方法论的缺陷。作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相适应的 ;中国的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与其他国家有别的特征 ,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城市发展中的结构出现偏差的结果 ;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应该从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的改善着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白先春  凌亢  郭存芝  金志云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进程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由于这一指标在测算我国城市化水平时 ,未能考虑我国隐性城镇人口 ,往往导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普遍低于世界其它国家。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隐性城镇人口的基础上 ,对普遍意义上的城市化水平测算公式进行修正 ,并具体用于测算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通过与世界其它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比较 ,得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并不滞后的结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京文  吉昱华  
本 文 首 先 确立 了 进 行 国际 比 较 应 该奉 行 的 原 则,在 此 原 则 下 ,许 多 有 关 城 市 化 与 经 济 发 展 ,产 业 结 构 的 观 念必须 做 大幅 修正 。我 们 发现 ,中 国的 城市 化 仅仅 略微 滞 后于 经济 发 展;中 国 的城 市化 并 非严 重滞 后 于工 业化 进 程,长期较 高 的积 累率 导 致了 城市 化 /工业 化 比率 的居 高 不下 ;中 国应 该 更加 重视 大 城市 的作 用 。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立建  陈忠暖  
目前 ,很多人认为城乡户籍制度、重工业化战略和城市建设不力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实际上 ,这只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现象和结果 ,其根源在于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工业结构处于世界产业体系中下游 ,城市化进程缺乏强大的经济基础 ;城镇流动人口经济收入较低 ,不能跨越城市化最低门槛 ,完成城市化的彻底转变 ;作为城镇人口就业的主要渠道———服务业———达不到人口城市化起跑的经济、人口的临界点。这三点决定了中国城市化滞后现象必将长期存在 ,而合理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点是确定有希望城市化的流动人口阶层 ,让这部分人口先城市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滞后应相对其自身工业化发展水平而言,是城市化发展难以满足工业化发展要求,是城市化难以适应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与国际经验没有必然关系。通过构建测度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的新模型,对三个层次的偏差绝对数和偏差相对数的测度。结果表明,农民进城是工业化提出了城市化的要求,农民工却是城市化滞后的充分表现,因此农民工及其家属才是中国城市化的目标,没有农民工城市化将失去意义;与国家发布的城市化率逐年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更加协调的统计印象相悖,无论以偏差相对数,还是偏差绝对数来衡量,相对于工业化(非农化),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在不断加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仲常  王芳  
中国特殊的国情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本文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中空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作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化总体上处于滞后状态,但超前化和中空化趋势同时存在。对中国城市化特征的正确判定,将有利于城市规划中的科学决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仲常  王芳  
中国特殊的国情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本文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中空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作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化总体上处于滞后状态,但超前化和中空化趋势同时存在。对中国城市化特征的正确判定,将有利于城市规划中的科学决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树强  
一 现状和已有的解释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其主要表现为:1.若以制造业创造的国民生产值占GNP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1990年中国已达到工业化国家60年代的平均水平,但城市化水平比工业化国家低40多个百分点;2.若以制造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亚洲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每增加1%,城市化水平提高1.88%,而新中国40多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跃胜  
以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化数据为观测样本,分析了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和收敛状况。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化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城市化发展水平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彦光  
城市是一种没有特征尺度的现象,故其只能主观定义,而不能客观界定。城市化水平统计难题因此而生。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各地测量标准不一,二是统计上的不适当高估,三是建设中的想当然拔高。由于城市形态和城市规模分布都具有无标度性特征,一个城市的边界和一个区域的城市数目都无法客观确定。这种现象为城市化水平统计过程中的主观操作留下了理论上的漏洞。可是,国内至今没有统一、科学的城市定义,城市化水平统计各地标准参差不齐,水分明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要开展下述基础性工作:基于统计学知识规范城市定义,合理制定城市人口规模门槛,细化城市人口普查单元,在大众中普及正确的城市化概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盛和  
1990~200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已从原来的北高南低态势转变为目前东高西低的格局。这是由各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背景、人口分布与增长、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对中国各省区1990年和2000年城市化水平与自然、人口、经济发展、工业化水平等四类12个指标的因子分析表明,区域城市化水平不仅与工业化水平或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与人口密度、农业经济呈负相关,而且受工业化水平或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更为强烈。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推进,工业化因子对城市化的拉动效应在减弱,而综合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拉动效应在显著增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伟德  
本文通过对就业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关联分析 ,提出我国低人口城市化水平是导致当前城乡高失业率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认为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将从控制劳动力供给速度、刺激经济增长以增加就业需求、改善劳动力配置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等四个方面提高我国城乡就业的总体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学英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迅速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环境系统产生了影响,如产生了城市热岛效应。文章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25个省会城市和4个直辖市1990~2005年的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数据和城市气温数据进行了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和分析,定量揭示了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对于城市气温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定量分析了各种城市化因子对于城市气温变化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